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研究揭企業 AI 導入新悖論:高層狂推狂用,卻怕員工「技能萎縮」
分享
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Human-AI Research)與顧問公司 GBK Collective 發布最新的生成式 AI 導入報告《負責任的加速》(暫譯,原文為 Accountable Acceleration),研究指出企業採用生成式 AI 已從 2023 年的「探索期」(Exploration)與 2024 年的「實驗期」(Experimentation),在 2025 年正式邁入第 3 階段:負責任的加速。
「負責任的加速」有雙重意涵:首先,「加速」代表生成式 AI 已成為主流,不再只是新奇玩具。報告顯示,高達 82% 的企業領導者至少每周使用生成式 AI,更有 46% 的人達到「每日使用」的程度。其次,「負責任」意味著企業導入 AI 的驅動力從「害怕錯過」(FOMO,Fear of Missing Out),轉變為對「成效問責」(Accountability)的強烈要求。
AI 主流化!46% 企業高層每天使用生成式 AI
報告證實生成式 AI 已經「主流化」,在企業決策者中,每日的 AI 使用率比 2024 年增加 17%,達到 46%;至少每周使用的人則高達 82%。在工具方面,ChatGPT(67%)和 Copilot(58%)仍是企業決策者中使用最廣泛的 2 大平台。
從應用場景來看,企業最常使用生成式 AI 的任務是「數據分析」(73%)、「文件/會議摘要」(70%)以及「文件編輯/撰寫」(68%)。反映生成式 AI 已不再只是噱頭,企業正透過將 AI 融入現有工作流程中,獲取實質的生產力效益。
AI 會取代初階職位嗎?高階主管看法分歧
那麼生成式 AI 的便利性,是否會影響人力的價值,尤其是初階工作職位?在被問及未來 2~5 年的招聘計畫時,高階主管們的看法出現分歧。
以「實習生」為例,雖然 17% 的主管預計將減少招聘,但有高達 49% 的主管表示他們將「增聘」實習生;另有 32% 認為不會有變化。在「入門/初階」職位上,也出現類似趨勢:18% 的主管預計減少招聘,但 40% 卻預計「增加」。
從以上數據可以推論出,儘管 AI 自動化部分的初階任務,但似乎也同時創造新的工作需求,或是強化現有角色的價值。
AI 導入新悖論:領導者肯定 AI 增強員工技能,卻也憂心「能力萎縮」
報告指出,隨著生成式 AI 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企業導入 AI 的瓶頸已不再是「工具」本身,而是「人與流程」。
一方面,領導者對生成式 AI 抱持高度樂觀,高達 89% 的領導者同意生成式 AI 能夠「增強」員工在某些任務上的技能。但也有 43% 的領導者也提出警告,他們擔心過度依賴 AI,恐將導致員工的「專業能力下降」,就是所謂的「技能萎縮」(skill atrophy)風險,特別是對於專業技能仍在在發展中的初階員工 。
這種矛盾也延伸到組織策略,高層正全面接管 AI 策略。67% 的企業表示「高階主管」採用生成式 AI 的比例大幅增加 16%,且高達 6 成的企業已設有「AI 長」(CAIO)或類似職位。
儘管高層握有主導權,但在「如何建立 AI 能力」這點上,企業卻陷入混亂。儘管近半數企業坦承團隊的技術能力有待加強,但對於「培訓」能作為主要解決方案的信心卻顯著下降(-14%);實際的培訓投資也已放緩(-8%)。企業目前面臨最大挑戰是「招聘具備領先生成式 AI 技能的人才」(49%)以及「提供有效的培訓」(46%)。
資料來源:Accountable Acceleration;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