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毓茹
68%企業發年終、但有 6% 一毛不給!2025 年終獎金排行榜揭曉:五大高薪業、三大慘業
分享
又到了年底,你期待今年的年終獎金嗎?104 人力銀行今(18)日發布調查,有 68% 企業預期發放年終獎金,平均 1.56 個月,其中半導體業最高,預計1.98 個月。104 人資學院資深專任顧問羅悅華分析,今年受到景氣影響,年終比去年的1.62個月微幅縮水,相當約員工減少 1.8 天薪資,甚至有6%的企業不會發年終。
2025 年終獎金揭曉:半導體稱霸,出版業最慘
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的《2025企業年終及2026薪酬趨勢大調查》,年終最高的前三名是半導體(1.98 個月)、營建業(1.73個月)、倉儲或運輸輔助業(1.67個月)。
另一方面,年終最低的前三個產業分別是出版及藝文相關業(0.78個月)、住宿服務業(0.97個月)和餐飲服務業(1.07個月)。其中餐飲業已連續2年榜上有名,主要是人力密集的內需型服務業特別容易受到景氣影響。
今年5大高新產業:科技和金融業
回顧2025年台灣整體薪酬表現,整體年薪總額(包含固定年薪、固定獎金、變動獎金)中位數是 67.3 萬元,前 5 名是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89.7萬元)、半導體業(84.8萬元)、投資理財業(79.2萬)、軟體及網路相關業(79.2萬)和金融機構及相關業(79.2萬)。
羅悅華表示,從台灣整體產業來看,由於台灣在半導體和電子製造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AI 應用、雲端運算人才搶手,帶動薪資成長。另一方面,金融服務升級,包含金融投資理財、資金運作等,也讓獎金和績效獎酬大幅提升。
展望2026年,6成企業預計調薪
104 人力銀行調查發現,多數企業對明年景氣展望持保守態度,有 4 成企業認為明年景氣跟今年持平,約 3 成認為會明年景氣會比今年還要差,只有半導體業看好明年產業發展。企業認為,對 2026 年景氣保守的主因是,關稅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加上原物料和物價影響成本上升,加上中美關係等地緣政治變化。
雖然大環境動盪,仍有 64% 企業預期明年會調薪,主要考量的因素包含公司營運狀況、缺工和想提升市場競爭力。平均調幅是 4.5%。如果以 2025 年月薪中月數 4 萬換算,明年平均每月可望加薪 1780 元。
其中,調薪幅度最高的是軟體及網路相關業,受到AI轉型和數位服務需求帶動,預期7.1%為台灣產業之冠。羅悅華表示,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該產業需要跟外商和新創公司搶才,因此願意加碼調薪。
當AI成為工作者的必備技能,超過 75% 企業願意加碼吸引 AI 人才,尤其是台灣最核心的製造業,「受到人力成本上升,很多人積極導入 AI 自動化技術,對 AI 和跨領域人才的需求更急迫。」羅悅華指出,尤其是金屬機械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對於 AI 人才需求最迫切。
羅悅華表示,綜觀台灣整體薪酬狀況,薪資呈現 M 型化趨勢加劇,人才持續往高薪的高科技業集中,對於其他產業的徵才壓力更大。「要吸引好人才,除了薪水以外,僱主品牌、其他福利也很重要。」
核稿編輯:陳書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