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NVIDIA

你維生的工作,會被 AI 顛覆成怎樣?黃仁勳、馬斯克激烈論辯:忙到爆炸後,或將迎來轉機

2025-11-20 撰文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們的未來,會變 AI 顛覆成什麼樣子?是會更焦慮,還是更自由?

在近期的「美沙投資論壇」(The U.S.-Saudi Arabia investment forum)上,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人類的未來」這個題目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與論辯。

馬斯克:AI 與機器人帶我們走向烏托邦,工作將「可有可無」、更像是興趣

馬斯克的視角,一如既往地宏大且帶有強烈的科幻色彩。他將時間軸拉長至「長期」(Long term),約莫是 10~20 年後的未來。

「AI 和人形機器人將『真正』消除貧困,這是讓每個人都變得富有的唯一途徑。」

馬斯克的邏輯建立在物理極限的突破上。他認為,當人形機器人的數量超越人類,且生產成本極低時,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將趨近於零。屆時,我們熟知的經濟學法則將不再適用。

馬斯克甚至進一步推論,當生產力無限大,貨幣作為資源分配的工具,存在的必要性將備受質疑。「如果時間拉得夠長,假設 AI 和機器人持續改進⋯⋯未來的某個時刻,金錢將不再具有相關性。」

在馬斯克眼中,人類正處於一個從「生存」跨越到「生活」的臨界點。AI 是那艘帶領我們逃離貧困引力的火箭,而一旦進入軌道,我們將擁有絕對的自由。

「工作將變成可選的(optional)。這就像是運動或打電動,你可以去商店買蔬菜,或者你也可以在後院自己種菜。在後院種菜難多了,但有些人還是會做,因為他們喜歡。未來的『工作』就會是這樣。」

黃仁勳:AI 讓人更有生產力,史上「最忙碌」時代來了!

然而,黃仁勳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更具「工程師務實主義」的預測。

不同於馬斯克展望 20 年後的社會結構改變,黃仁勳關注的是「近期」(Near term)的產業變革。他同意 AI 會帶來劇變,但相反地,他認為我們即將迎來史上「最忙碌」的時代。

而這,包括了他以及馬斯克,「我猜伊隆會因為 AI 變得更忙,我也會因為 AI 變得更忙。」

背後原因,與企業經營的痛點,也就是「積壓的創意」(Backlog of ideas)有關。

「我們有太多的想法想要追求,公司內部還有太多積壓的項目。如果我們更有生產力,我們就能更快地去執行那些事⋯⋯所以短期內,所有證據都顯示我們將更有生產力,但也因此會更忙碌。」

這就像是「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的現代版:當技術進步提高了資源(時間與算力)的使用效率,我們反而會增加對該資源的消耗,而不是減少。

為了佐證這一點,黃仁勳舉了放射科醫生為例。

幾年前,AI 專家曾大膽預測放射科醫生將是第一批被 AI 取代的職業。但事實,恰恰相反。「因為 AI,現在僱用了更多的放射科醫生。」

黃仁勳解釋,AI 讓判讀影像變得極度高效,這並沒有讓醫生失業,反而讓他們能處理更多模態的檢查、花更多時間與病患溝通,甚至讓醫療服務觸及更多原本無法被服務到的病人。

生產力的釋放,創造了新的需求,而非消滅了供給。

對於馬斯克「貨幣無用論」的激進觀點,黃仁勳則展現了他一貫的幽默與務實,開玩笑地回應,「我們走著瞧......當貨幣不再重要的時候,記得在它發生前發個簡訊通知我一下。」

AI 時代下,最重要的是:你到底想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

觀點的交鋒,聽起來有點激烈。這兩位科技巨頭的分歧,更像是站在不同時間維度上的對話。

試想,如果將 AI 視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洪水:

  • 黃仁勳看見的是「水漲船高」:
    洪水讓現有的河道流速變快,船隻(個人與企業)可以更快到達目的地。但正 因為速度變快了,我們想去的地方更多了,於是我們會在航道上更加繁忙,拼命地探索那些過去因為「太慢、太難」而放棄的航線。

  • 馬斯克看見的是「淹沒陸地」:
    洪水終將漫過所有的河道與陸地,屆時 航行不再是為了運輸貨幣或物資(因為物資隨處可得),航行本身變成了一種在水上漂浮的休閒遊戲。

這場對話,也揭示了我們即將面臨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黃仁勳的戰場。也就是現在。所有的工作都將被「重定義」。我們會從繁瑣的重複勞動中解脫,轉而被要求投入更多創造性、決策性的工作。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那種「有很多想法但苦無時間執行」的人,你的黃金時代來了;但如果你是習慣「聽命行事、按部就班」的人,未來的「忙碌」可能會讓你感到更加焦慮。

第二階段是馬斯克的願景:生產力邊際成本降為零的奇點。那是一個社會契約需要被重寫的時代,屆時我們不再問「你做什麼工作來賺錢?」,而是問「你想要創造什麼來定義你自己?」。

工作邏輯一直變!或許經歷「最忙碌」時代後,我們都能享受「工作可選」的自由

這場對談,能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不要用靜態的眼光看待 AI 的衝擊。

正如黃仁勳所強調,電腦科學正從「檢索式計算」(Retrieval-based)轉向「生成式計算」(Generative computing)。不僅是技術轉變,跟我們一樣,也是「工作邏輯」的轉變。

未來的你,是會像馬斯克說的那樣,悠閒地在後院種著「數據蔬菜」;還是像黃仁勳預測的那樣,興奮地在辦公室裡指揮著 AI 代理人(Agents)大軍,去實現你那張長長的「夢想清單」?

答案或許取決於一點:你是否擁有那些「積壓已久的創意」?

如果你的腦中有無數想做的事,卻受限於雙手,AI 將讓你忙得不可開交,並從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如果你只期待 AI 替你做完手邊的事然後休息,那麼在馬斯克的「長遠未來」到來之前,你可能得先經歷一段黃仁勳口中「生產力暴增」的劇烈適應期。

身處變革洪流中的我們,最好準備好迎接那個「更忙碌」的明天,才能有資格在那遙遠的未來,享受「工作可選」的自由。

資料來源:CNBC、The U.S.-Saudi Arabia investment forum;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AI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一張圖學會「思考斷捨離」!把大目標拆成小步驟,2026 願望不再空談

2025-11-17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我們踏入新的一年時,總是充滿希望與期待。許多人都會在年初為自己設立新年目標,例如要提升健康、獲得晉升、學習一門新技能、甚至開啟新事業。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在過去的某個時刻,發現這些目標在年中或年底時,被拋在腦後。

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答案很簡單:方向和方法錯了。許多時候,我們不是缺乏上進心,而是用錯了策略,導致目標無法落地,成為「空談」。

《經理人》商管 LAB 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借助「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重新審視並強化我們設定目標的能力,讓大方向更明確、路徑更清晰,真正落實標管理,在新的一年達成你的願望!

延伸閱讀:80% 新年目標撐不過兩月!專家:掌握9招打破年年立志、年年放棄的循環

什麼是曼陀羅思考法?九宮格思考法怎麼用?

「曼陀羅思考法」是一種幫助我們設定和細化目標的視覺化方法。這個方法最早源自佛教中的「曼陀羅圖譜」,它是一種幫助修行者專注和冥想的工具。在現代,曼陀羅被發展成一種系統化的思考框架,特別受到日本商業界、體育界的歡迎,被用來幫助人們釐清思路和制定計劃。

這種方法的基礎結構是一個 3x3 的九宮格。最中心的一格是「核心目標」,而外圍的 8 個格子,則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 8 個關鍵要素。

一流運動員都在用!揭密大谷翔平的曼陀羅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這個方法,「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成功案例 —— 日本棒球選手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是職棒大聯盟知名的「二刀流」選手,同時擔任投手和打者,成就斐然。但你知道嗎?早在他高中時期,他就已經利用「曼陀羅思考法」為自己設定目標。

new balance 大谷翔平 logo
圖片來源/Shohei Ohtani | 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的中心目標是「成為 8 大球團第一指名的新人」。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大谷翔平在九宮格的外圍填入了 8 個小目標,包括:控球、球速、變化球、體能訓練、心理素質、品德、戰術理解以及運氣等元素。他深信,這些環節的共同提升,才能讓他成為一名全方位的棒球選手。

大谷翔平的九宮格.jpg
經理人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以大谷翔平、楊勇緯的蔓陀蘿九宮格為例,搭配 AI 目標規劃師,帶領讀者撰寫自己的夢想九宮格。
經理人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將以大谷翔平、台灣金牌柔道國手楊勇緯為例,帶你一步步深入解析一流運動員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幫助他們達成目標,做出非凡的成就。

經理人

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兩種展開方式

曼陀羅思考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思維模式,可以用兩種主要方式來進行:

放射型九宮格思考法:想到什麼寫什麼

這是一種水平發散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設定長遠的職涯目標或人生規劃。它的原則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設順序,從多角度來豐富你的計劃。例如,你可以從技能提升、時間管理、人脈拓展等多個面向同時思考,讓計劃的每個部分更全面。

螺旋型九宮格思考法:從單一問題點下手改善

垂直深入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針對一個問題進行細化」。你可以從最中間的核心目標出發,依次探討實現它的每個步驟。例如,在「準備工作面試」這個目標下,可以展開「研究公司背景」、「撰寫簡歷」、「練習面試問答」等行動細節,讓你清楚看到每一步驟之間的邏輯關聯,避免遺漏。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帶你繪製自己的曼陀羅九宮格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將帶領你繪製專屬於自己的夢想九宮格,並透過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三大核心功能,與 AI 目標規劃師,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的行動計畫,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逐漸累積成可見的成果。

在設定九宮格時,如果發現自己的目標還是過於籠統,或是很難找到具體的執行方案,那麼我們可以借助「未來 4 象限」這個工具來幫助你。這個方法將目標區分為 4 個象限,透過這 4 個象限,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檢視並完善目標,讓它更全面、更有意義。

  • 有形・自己:如收入、職位、健康數據等。
  • 無形・自己:如自信心、學習成就感、心理韌性等。
  • 有形・社會及他人:如公司業績提升、捐款額度等。
  • 無形・社會及他人:如帶給團隊的啟發、對家人的支持與陪伴等。
大谷翔平曼陀羅思考法4 (1)
陳姿伶製圖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一部分,將透過曼陀羅思考法,帶你初步學會了如何將一個抽象的夢想,拆解成具體可行的行動計劃。設定目標的第一步就是釐清方向,而第二步則是確保這個方向能夠被細化和執行。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接下來,「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將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並透過原子習慣的科學化系統養成方式,幫你建立可持續的行動習慣,發揮好習慣的複利效應。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跟著《經理人》的「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AI 筆記工具,一天進步 1%,一年強大 37 倍!成就更好的自己,真正迎來充滿改變與契機的 2026!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