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尤韻蓉
網紅不說的祕密:一場直播的成敗,開播前幾周就定了!帶貨流程完整拆解
分享
談起要做直播,不少品牌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要找誰開播?腳本怎麼寫?優惠要多吸引?
然而,決定直播成敗的關鍵,不只在鏡頭前那一小時,而是更早。「直播成效要好,前面鋪陳很重要。」提供直播解決方案的數位行銷公司 AnyMind Group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李佳倩指出,直播其實是銷售漏斗的「最後收網」階段,一場完整的直播,從開播前幾周就要開始醞釀。
前期宣傳就像「邀請函」,短影音、貼文預熱吸引觀眾
李佳倩舉例,有家美妝客戶希望透過直播推廣氣墊粉餅。團隊建議合作的網紅事先鋪陳:先在登山時使用產品,拍下滿頭大汗、底妝仍完好的畫面,並在限時動態中分享過程,隨著粉絲好奇留言詢問,她再貼出截圖回覆「很多人問」的橋段,接著發布貼文,詳細說明產品功效與使用心得,最後再宣布爭取到粉絲專屬優惠,邀請觀眾進直播間。
這種「前期鋪陳、情境見證、直播收網」的節奏,讓觀眾在直播前就被故事說服,這場直播後來有將近 90 萬總觀看數。
李佳倩指出,直播要有成效,前提是有足夠的觀眾在看,品牌與網紅應該同步進行預熱,在開播前就動員所有宣傳管道,讓觀眾知道有直播。這包括品牌在社群平台發布直播預告、優惠亮點等;同時,網紅也要透過自己的帳號鋪梗,例如拍短影音、開問答、與粉絲互動。
《直播變現關鍵三力》一書指出,直播預告的重點是「創造期待」。品牌不僅要告訴觀眾直播時間,更要挑起好奇心。例如透露明星代言、限量新品、或直播限定優惠,創造「只有這場直播才有」的稀缺感,促使觀眾準時進場。
例如有品牌在預告文案中強調:「今晚抽 iPhone,但這不是最大福利,XX 彩妝套組將下殺歷史低價,7 點開播等你來拿。」不僅能提升關注度,也能在直播前建立明確的價值預期。
另外可以針對忠實觀眾設計邀請獎勵機制,讓他們邀請新觀眾進入直播間可以獲得獎勵,藉此帶進更多人流。而在直播前,也應該透過多管道提升直播曝光度,這包含官網、社群平台。
會造訪官網的消費者,往往對產品已有興趣,透過直播預告與限定優惠,有機會將主力客群導入直播間。社群平台則能發揮擴散力,像是製作短影音介紹亮點、請粉絲留言標註朋友、或發起「邀好友看直播拿小禮」的活動,放大觸及。
如果前期宣傳是吸引觀眾進場的「邀請函」,那直播間的設計,就是讓他們願意留下來的關鍵。從背景布置到燈光設備,都是影響觀眾停留時間與信任感的重要元素。
畫面影響消費者觀感,不同產業要做更細緻調整
銷售直播設備的正成集團副總經理丘紘豪表示,不同產業對直播間的需求有所差異,例如美妝品牌注重膚色與氛圍,需要柔光、溫暖色調的打光設計;3C 與家電品牌重視產品細節與專業感,背景要乾淨、鏡頭要高解析;電競產業則講究臨場感與節奏,常用多機拍攝創造沉浸效果。
AnyMind 也曾為了提升高單價保養品的質感,特別安排網紅在飯店開播,以場景烘托品牌。
《爆紅直播主的經營密碼》提醒,直播本身就是一種商品,觀眾在意的不只是內容,也在意畫面好不好看。因此,即使只是一面白牆,也應該掛幅畫、裝上窗簾,讓畫面更有層次感,塑造專業印象。
除了布景,設備品質更是讓觀眾留下來的基本門檻。「設備不是唯一,但它是關鍵之一。」丘紘豪指出,聲音與畫面的穩定度會直接影響停留率,因此,對剛進入直播市場的人來說,最基礎的投資應該是聲音與燈光。入門者只要一支手機,搭配外接麥克風與 LED 補光燈,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若預算更高,可以使用相機拍攝、或多機位切換,畫面會更有層次與專業感。
設備檢查是基礎,減少播出事故避免觀眾流失
關於如何把燈打得好,《直播主不能說的秘密》建議基本上要有一架環形燈(俗稱網美燈),讓直播主眼睛更炯炯有神,再依照直播現場加入其他燈光。
《爆紅直播主的經營密碼》則建議至少準備 2 大 2 小的攝影燈,根據空間調整角度,2 盞大燈放在房間兩側角落,從下往上照亮直播主臉部的左右下方;另外 2 盞小燈則置於比坐姿略高的位置,從上方補光。這樣能讓臉部陰影消失,整體畫面更立體乾淨。
至於收音設備,固定位置的直播主可以選擇電容式麥克風,若需要走動或在戶外直播,則可使用鵝頸麥克風或是無線麥克風,更方便收音。
然而,即使前期設計再完善,直播現場仍充滿不可控的變數。AnyMind 曾遇過直播時有大量觀眾、反應也很好,但是購買連結卻無法使用,只好趕快跟直播主聯繫,更換連結,考驗直播主的圓場能力。為了控管風險,AnyMind 內部有一份詳細的直播檢查清單,從網路、音訊、燈光,到道具擺放、手拿板鏡像呈現等都要事先確認。
從前期預熱、設備設計到現場控管,直播早已不是即興表演,而是一場整合行銷的工程。當觀眾進直播間的那一刻,真正的決勝點,其實早在幾周前的鋪陳、預告與技術準備中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