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Pixabay via Pexels

為什麼現金比獲利更重要?ROE 怎麼看?主管們該懂的財務數字!

2020-05-08 整理‧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電影《華爾街之狼》中,業務員喬登.貝爾福(Jordan Belfort)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把跌到 1 美元(約 30 元台幣)以下的雞蛋水餃股,當作潛力股來賣;另一部電影《大賣空》裡,經紀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提早「放空」次級房貸證券,大發災難財。

外行人看金融圈,多半感覺霧裡看花,不知道實際如何運作,也不清楚這些金融業者賣弄的專有名詞是什麼意思。但如果你有志成為公司的高階主管,「財務」絕對是繞不過去的檻,你需要知道這些專業名詞和公司經營概況的關係。

幸運的是,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米希爾.德賽(Mihir Desai)指出,你不需學會複雜的試算表、詳細了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訂價細節,只要讀懂人性和數字,就能做出好決策。

在德賽的新書《為什麼現金比獲利更重要?》,以充滿趣味的方式,講解一位專業經理人必須要懂的財務數字。例如,書中列舉了 16 張產業龍頭的財務報表,但財報不署名,要讀者從不同產業的關鍵數字,把報表和公司連連看,進一步解釋為什麼一家公司的獲利、資產、應收帳款數字是這樣,和這家公司所屬的產業特性、產品性質有何關聯。

(推薦閱讀:張忠謀的財報管理學:優秀的公司不只利潤高,還要看這 3 大財務指標

了解各方玩家的互動,避免被資訊不對稱愚弄

財金市場第一個複雜點,在於資訊不對稱,以及圈內玩家的動機各不相同,但本質是「資訊」與「誘因」。當你知道各方利益關係人的角度,你就能判斷哪些數字有疑慮,以及數字代表的意義。

以負責預測、評估公司價值的證券分析師為例,他們的工作是訪問執行長、財務長等高階主管,以產業內最新資訊,交換公司內部資訊(像是什麼時候推出新產品、內部營收預測等)。得到第一手消息之後,才能更正確地為一家公司評價,最後告訴投資人(或稱買方),買或不買。

決定分析師薪水高低的標準,主要來自買方採用的評分排名。分析師的預測和建議愈精準,排名愈高。這樣看來,分析師只要給出愈正確的建議,薪水愈高。但事實上,即使某一家企業表現很差,也很少分析師會向投資人提出「賣」的建議。

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身為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公司股票卻被建議趕快脫手,多半會非常不愉快。之後,給出負評的分析師再上門拜訪,企業主即使不嚴厲拒絕,也多半不會向對方說真話;分析師擔心得罪人,拿不到第一手消息,所以不會輕易喊「賣」

(推薦閱讀:為什麼公司會有「內外帳」?管好貨物流、發票流、金流,三流一致才能「稅稅平安」

看對關鍵數字,判斷公司營運好壞

另一個導致金融市場複雜的原因,在於數字容易被誤讀。股東權益報酬率(ROE,Return On Equity)是最多財務分析師看的數字,它代表公司擁有者可獲得的報酬。而 ROE 可透過 3 個項目計算:

  • 獲利能力(每一塊錢營收,有多少是淨利)、
  • 生產力(每一塊錢資產,能創造多少收入)與
  • 槓桿度(公司借多少錢來賺錢)。

以戶外鞋製造商天柏嵐(Timberland)為例,在 1994 年,如果你是天柏嵐的執行長,大概會強調 ROE 是 11.9%,與產業中位數 12.3% 相差不遠,代表公司狀況還不錯。

但進一步分析,會發現天柏嵐 ROE 會高,是被槓桿度推高的,其獲利能力和生產力都遠低於整體產業。換言之,天柏嵐為了讓 ROE 好看,借了更多錢來投資,反而讓業主承擔更高的風險。

再舉一個例子,亞馬遜(Amazon)近年表現不錯,2019 年淨利約為 115 億美元,但在 2014 年,淨虧損為 2 億 4100 萬美元。如果觀察亞馬遜的營業現金流(支持日常營運的資金),會發現存貨周轉天數(多久存貨會賣掉)平均是 46 天,賣掉之後平均要 21 天後才能拿到錢。換句話說,亞馬遜一個商品從買進到收款,需要 67 天。

但因為亞馬遜是市場龍頭,可以向供應商施壓,要求延後付款,所以平均 91 天才會付錢給供應商。當收款日早於付款日,換句話說,他的現金轉換周期是負 24 天,這讓他不必隨時手上有現金,也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風險。

不論客觀的數字或主觀的人性,都告訴你金融市場的複雜,並且還會繼續複雜下去。德賽總結,要衡量一家公司的表現,獲利能力的概念相對不完整,因為獲利忽略了現金的概念。比如說,「淨利」有其優點,尤其適合用在判斷股東能賺多少錢時;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像是無法區分費用是因為借錢要付利息,還是屬於員工認股的薪資費用。

而觀察營業現金流,就能知道企業資金上的運作是否靈活。比如說,供應商希望亞馬遜早點給錢,就給了一些折扣。管理者可能就要比較,相比跟銀行借錢來償還這筆支出,利息比折扣哪一個便宜?

當然,觀察現金的方法很多,除了營業現金流,還有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與自由現金流。針對不同情況,觀察正確數字,才能有好決策

(本文整理、摘錄自《為什麼現金比獲利更重要?》,商周出版)

相關文章

為什麼現金比獲利更重要?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VIVISPA

讓每一間加盟店都像直營店一樣穩賺:VIVISPA 的成功經營學

2025-11-03 經理人 X VIVISPA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瞬息萬變的美容SPA產業裡,「穩賺」早已不只是財務報表上的數字,而是一種被信任的價值與可延續的幸福。以「成為女人嚮往的時尚生活」為品牌信念的 VIVISPA,以直營店的嚴謹標準經營每一家加盟店,確保服務品質與顧客體驗的一致性,讓每位合作夥伴在堅實的品牌引領下,不僅事業穩健成長,更在過程中賺到志同道合的夥伴、顧客的笑容、家人的信任與支持。對VIVISPA而言,「穩賺」是一種全方位的豐收——不僅是財富的累積,更是心靈的安定與生活的從容有餘。這份信念引領、由人心連結的經營哲學,使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依然能以優雅的節奏,展現長久穩健的成長力量。

直營標準守護加盟,穩賺一致體驗與逆勢成長

在生活步調愈趨緊湊的當代,SPA不再只是偶爾犒賞自己的享受,而是現代女性維持身心平衡、展現自信光采的生活日常。這股以SPA療癒自我的風潮,推升美容市場需求持續攀升,也讓產業競爭愈發白熱化。在這樣的環境中,VIVISPA依然穩居領先地位——甫於今(2025)年9 月推出的外泌體系列商品,上架1小時即創下千萬銷售佳績,全台門店數更是年年攀升,甚至在COVID-19疫情期間,多數業者陷入營運低潮時,VIVISPA仍持續逆勢展店,至今全台已有72家門店,展現品牌堅韌的成長力與市場領導力。對於想加盟或開美容店的創業者而言,這不只是品牌聲量,更是一套可複製、可驗證的穩定經營方法。

在亮眼數字背後,更令人好奇的是,VIVISPA究竟憑藉什麼樣的經營心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健成長?

「品牌要能長久經營,優質服務與商品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讓顧客無論走進哪一間門市,都能享有一致的專業體驗,這樣品牌的信任感才能真正建立。」VIVISPA總經理王芮慈笑著分享。她指出,VIVISPA始終以「成為女人嚮往的時尚生活」為品牌信念,並透過創新的課程設計與商品來實踐這份理念,讓每一次體驗都成為顧客自我療癒的時刻。對加盟主而言,「一致的體驗」意味著更可預期的營收結構與較短的學習曲線。

VIVISPA
VIVISPA

此外,為了維持高品質的一致性,VIVISPA以直營店標準管理所有加盟店,從美療師培訓到服務流程皆有明確規範,確保全台各門市、每位美療師都能提供同樣專業且溫度十足的服務體驗。並以「顧問陪跑+數據檢核」機制,協助門店持續優化回流率與轉換率,讓經營更穩、更有把握。這份對品質與顧客體驗的堅持,正是VIVISPA得以在市場中持續成長、屹立不搖的根本力量。

創新課程設計與商品,打造女人的時尚生活

對VIVISPA而言,SPA不僅存在於門店體驗,更應延伸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顧客不必出門,在家中的浴室或梳妝台就能享受專屬的放鬆時光。這樣的品牌信念,推動VIVISPA不斷追求商品多元化發展,目前已推出超過300項商品,涵蓋從頭到腳的全方位保養,讓「在家做SPA」成為現代女性最自然、也最愜意的生活儀式。商品與服務節奏的標準化,也讓加盟店更容易形成可複製的銷售流程。

除了商品多元化,VIVISPA也持續追求創新和自我突破。王芮慈認為,時尚風潮瞬息萬變,唯有不斷創新,品牌才能走在市場前端。因此,VIVISPA在課程設計和商品開發上,不僅積極回應客戶需求,更持續挑戰自我,每年訂定全新的年度主題,集結公司同仁的專業與創意,提出突破性的市場方案,進而實踐時尚生活的品牌理念,讓品牌能夠持續貼近消費者的生活脈動,穩固業界領航地位。這些「年度主題 × 行銷檔期」也同步提供予加盟店採用,形成一致的引流與活動腳本。

以2025年的市場戰略「療癒經濟」為例,團隊思考如何透過SPA課程和商品為顧客創造情緒價值,因此推出舒眠課程、舒眠噴霧等商品,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失眠問題提供解方;同時,香氛系列商品與課程亦成為另一種身心療癒的途徑,讓顧客在芬芳香息中重拾平靜與能量。對門店而言,這代表有步驟的主打品策略與回購節奏,更容易把新客轉為回流客。

以直營店來看待每一家加盟店,提供全方位的資源與支持

要讓品牌理念真正落地,關鍵不只在商品與課程創新,更在於全台門市服務品質的一致性,VIVISPA因此堅持把每一家加盟店都當成直營店在經營,確保每位顧客無論走進哪一家門市,都能享有同樣專業且愉悅的體驗。

在這樣的思維下,VIVISPA投入大量資源成為加盟主最堅實的後盾。每一家門店皆配置一位專屬顧問,這些顧問皆為業界資深專家,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能即時協助店家處理從營運籌備、開店前訓練到開業後管理的各項需求。對新手創業者來說,這等於從第一天起就有完整的經營路徑與KPI 範本可依循。

更重要的是,顧問並非單打獨鬥,而是代表總部整合支援系統的關鍵樞紐。王芮慈形容,顧問就像是總部與加盟店之間的橋樑,負責協調並整合公司資源,包括行銷、教育訓練、商品開發等,協助加盟主在開店前做好萬全準備,並在營運過程中確實落實SOP,確保消費者都能獲得最好的服務體驗。同時透過營運節奏建議與重點檢核表,降低試錯成本、加速穩定營收。

也因為這樣的高度投入與責任感,VIVISPA在選擇加盟夥伴時更顯謹慎,不僅嚴格評估加盟主的背景,也設定全台加盟上限與門店的區域距離限制。「正因為這些堅持,我們拒絕過許多加盟申請,」王芮慈分享,「即使申請者提出的店址位於熱門商圈或都市蛋黃區,我們仍有所取捨,寧可放棄機會,也要確保每一家店都能穩健經營、維持品牌品質。」這不只是品牌節制,更是對既有加盟主獲利空間的承諾。

而VIVISPA在加盟店篩選與培育上的用心,使其與加盟主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係。「許多加盟主常跟我們說,跟VIVISPA並肩作戰後,才真正感受到品牌後盾的強大,」王芮慈笑著說。「我們也很感謝加盟主在第一線全心服務顧客,這是彼此成就、共同維護品牌的最好證明。」這份互信,正是VIVISPA能把時尚生活轉化為長期現金流的關鍵。

建立標準化培訓機制,讓美療師服務品質全台一致

對VIVISPA而言,品牌的靈魂不只在產品,更在於第一線的美療師。因此,從招募、訓練到回訓,公司都建立了嚴謹的SOP機制。此外,每家門店還配有技術指導老師與講師團隊,從手技到商品知識皆進行標準化培訓,確保美療師服務品質的一致性和專業度。標準化帶來的是服務可預期與顧客口碑的一致放大,也讓管理更有效率。

王芮慈坦言,商品容易標準化,但「人」的服務最難複製,因此VIVISPA特別設計了系統性的回訓課程,不但藉此強化美療師的專業技能,更在課程中深度融入品牌的服務理念,持續培養美療師熱情又專業的服務態度。

VIVISPA
VIVISPA

「唯有不斷灌溉與學習,才能讓每位美療師把『身心療癒』的理念,化為讓顧客真切感受的溫度。」王芮慈說。

迎向2026年,VIVISPA將以「AI智能美業」作為市場戰略,持續推動科技與服務的融合。王芮慈表示,AI並非取代美療師,而是讓顧客體驗更便捷、服務更貼心。未來的預約、客服與會員經營,也將在智慧化工具的輔助下更即時、更有效率,把前台人力釋放到更需要溫度的地方。同時,VIVISPA亦將持續深化「時尚生活」與「身心療癒」的品牌核心,從服務體驗、商品研發到教育培訓,全方位提升專業能量,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美業生態。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VIVISPA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