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訓練師 胡雅茹

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

想換工作,但怕自己太衝動?畫 2 張心智圖,釐清轉職的利弊得失


會出現想轉職的念頭,肯定是現狀不滿意。面對轉職,大家都希望能得到「零風險」的選項,但每個人的「零風險」都不一樣。
多數人在意識到需要改變時,往往會「為了冒險而冒險」,但在缺乏明確目標下,這種冒險很難獲得個人成功;另外在需要改變時,維持不變看似是「零風險」的選擇,卻也無法讓我們達到個人目標而成功。
如何確認自己對目前的工作有多滿意/不滿意?或是,知道這份工作能讓自己達到個人目標呢?
密西根大學教授布蘭特.盧梭(Brent Russo)與耶魯大學教授艾美.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ski)在 2010 年找出 7 個心理機制有助於塑造出工作有意義的感覺:
- 真實性─工作和本人的想法有一致性
- 自我效能─覺得自己有足夠條件推動事情進展
- 自尊
- 終點(目的) ─自己認同此工作的意義
- 歸屬感
- 超越─能超越過去的自己
- 社會文化結構─接受他人賦予的工作意義
年過四十的宜心在目前公司中滿三年了,工作得心應手,只是工作量很大,需要常加班,自己的體力肯定是隨年齡增加而衰退,不希望自己老是常常在加班,不僅跟家人或朋友的相處時間少,給自己的進修與獨處時間也很少,有點憂心自己的工作情況會一直這樣延續下去,不想讓自己未來 20 年繼續犧牲個人生活時間下去。
人性對於避凶的重視度大於趨吉,換句話說,面對缺點帶來的不舒服遠大於優點帶來的快樂。那麼我們就先從不滿之處下手吧!
第一步:列出對公司的不滿與滿意之處
用前述七點來分析製作「我對現在的工作有何不滿」與「我對現在的工作哪裡很滿意」的心智圖,宜心很快速地完成自己對公司不滿之處的心智圖。
第一張心智圖:列出對公司的不滿
第二張心智圖:列出對公司的滿意之處
宜心對於公司滿意之處,其實比較多是在跟同事的相處上,對於工作任務很少著墨,對於人事方面,也僅對能直接拿到錢的公司福利感到滿意。繪製此張心智圖時,宜心是帶著笑容的。
心智圖的「聚焦思考」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在思考時不斷地專注在眼前的主題上,減少念頭來來去去,或是失焦的想法。
第二步:為自己的工作打分數
依照個人的重視程度,重新整理這兩張心智圖,重視度最高的放在第一條脈,依序遞減下去,最不重視的放在最後一條脈。
若工作越吻合我們看重的價值觀,我們對於該工作就會越滿意。所以,我們也可以想想自己較看重的價值觀跟不看重的價值觀,一一核對目前的工作,在哪一張心智圖上的吻合條件最多。
我們在整理時,可以這樣分類,第一條脈是十級分的重視程度,第二條脈是九級分的重視程度,以此類推下去,不過我們不太可能會畫出十條脈的心智圖。
重畫第一張心智圖:對公司不滿的排序
重畫第二張心智圖:對公司滿意之處的排序
宜心將上面的兩張心智圖並陳於桌上,從重視程度的視角切入,自己對於工作做來得心應手是十分滿意的,因為得心應手,所以覺得手上的工作都很輕鬆簡單,自己也不打算再去挑戰更有難度的工作任務。接著重新繪製出下面這兩張心智圖。
用心智的照妖鏡來進行「整理大腦」時,可以協助我們「找出盲點」與「洞悉慣性」。
第三步:比較兩張心智圖,理智做決定
將兩張心智圖並列,先一起閱讀,再理性下決定!
宜心看著這兩張心智圖後,決定未來這一年內不換工作了,因為轉職的賭注太大,現在工作任務輕鬆簡單,同事們的個性與彼此的地雷也已經都摸清楚了,面對自己討厭的主管與同事 A、B 相處起來已經有固定的模式,雖然很討厭這三人,但是跟自己相處愉快的同事可是超過十人以上呢,何必為了這三個討厭鬼而放棄已經上手的工作!
至於加班時間與加薪部分,經過這樣一步步自我分析下來,其實自己還是比較在乎加薪的,如果薪水較高,但要繼續加班的話,自己是能接受的。考慮到現在世界並非處於景氣擴張期,宜心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先去找找外面的工作,如果能找到同樣要大量加班但薪水比現在高 3 成的工作,就向主管提出加薪要求,如果公司仍不願意同意加薪,那就立刻轉職。假設一年下來都找不到薪水高3 成的工作,那就放棄轉職的念頭。
(本文轉自《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采實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