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xFrame

一年賺到多少錢,最容易感到幸福?研究來解答

2021-05-19 新銳科普作家 鈴木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經濟學的領域,曾多次針對金錢帶來的幸福,以及從人生中其他生活事件獲得的幸福進行比較。比方說,收入增加和結婚,哪一個讓我們比較幸福?

以下提供幾個具體的研究結果給大家看看。

  • 跟感情良好的伴侶結婚的幸福度上升率,比收入增加所得到的幸福度多 767%(與年收入從平均值增加到前 10% 的情況相比)。
  • 健康狀況從普通改善為良好時的幸福度上升率,比收入增加所得到的幸福度多 6531%(與年收入從平均值增加到前 1% 的情況相比)。
  • 離婚或失業導致幸福度下降的比率,跟年收入減少 2/3 時幸福度降低的程度差不多。

也就是說, 即使努力讓年收入成長到金字塔的頂端,所帶來的幸福度,也遠不及與伴侶結為連理以及健康改善所帶來的喜悅。 如果你的目標是從賺錢獲得幸福的話,不如先把資源投注在改善人際關係和健康,因為那樣帶來的效果比較好。

年收入要多少才幸福?

應該不少人都聽過,年收入 7.5 萬美元(約台幣 215 萬元)是幸福度最高極限的說法吧。

此事實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研究而廣為人知,研究調查了各種不同職務的年收入及其心理變化,發現 當年收入達到台幣 215 萬到 240 萬元左右時,幸福度就不再成長 ,呈現持平。這是世界各地都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可獲得幸福的年收入金額上限並無太大差異。

延伸閱讀:「賺到更多錢,我就會更快樂?」別傻了!一張表,解密幸福人生的「選 3 哲學」

這個數字呈現的意思是,賺超過這個水準,幸福度也不會再往上增加,也就是增加年收入可提升的幸福度最大值。但實際情況則是,幸福度應該在更早階段就無法再往上提升了。

比方說,2019 年日本內政部發表的「滿意度與生活品質之相關調查」,就以 1 萬人為對象,比較家庭收入與主觀滿意度的變化。

收入 主觀滿意度
未滿 100 萬 5.01 分
100~300 萬日圓 5.20 分
300~500 萬日圓 5.68 分
500~700 萬日圓 5.91 分
700~1000 萬日圓 6.24 分
1000~2000 萬日圓 6.52分
2000~3000 萬日圓 6.84 分
3000~5000 萬日圓 6.60 分
5000~1 億日圓 6.50 分
1 億日圓以上 6.03 分

家庭年收入從 300 萬到 500 萬日圓(台幣約 80 萬到 130 萬元)左右開始,滿意度上升的幅度就變得緩慢;當年收入到達 1 億日圓(台幣約 2700 萬元)時,數值就不再有明顯變化了。雖然此調查的指標與康納曼的研究不同,無法直接進行比較,但由此可知,家庭年收入過了 300 萬到 500 萬日圓的水準之後,滿意度增加的幅度就突然緩慢下來。

延伸閱讀: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寄生上流》7 句話,道盡底層無奈與掙扎

此外,針對包含日本等 140 個國家,計算收入與幸福度的相關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結論。

年收入超過台幣 100 到 115 萬元者,如果想讓幸福度提高 5%,就必須增加一倍的年收入。

換句話說,如果你一年已經可以賺到 100 萬元,就算年收入再增加一倍,可能也只能讓幸福度增加一點點而已。

現在台灣人平均年收入的中位數約為 50 萬元(根據 2019 年主計處公布的數據),還有成長空間,但各國的賦稅負擔率和通膨率不同,因此這些數值未必一定是正確的。而且嚴格來說,地區不同,生活費用也有所不同,都市和鄉下的成長上限值也會不太一樣。

即使如此,從廣義的角度來說,當年收入達到台幣 100 到 130 萬元左右之後,我們的幸福度就很難再往上成長了。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

此外,拿年收入來說,加薪帶來的幸福度上升效果,平均只能維持一年。

依據瑞士巴塞爾大學分析 3 萬 3500 筆年收入資料的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加薪之後,幸福度會大幅提升,幸福感會持續上升約一年。然而,加薪可得到的效果只能維持一年,一年後幸福度便開始急速下降,過了三年後幸福度又會回到原本的水準。從薪資可以得到的喜悅真的很短命。

而且從金錢獲得幸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那個幸福是相對的。年收入增加帶來的喜悅,不是由薪資單上的絕對金額來決定,而是跟別人的薪水比較之後所決定。

比方說,如果你是百萬富翁,但周邊的人都是億萬富翁的話,幸福度就不會增加;假如你辛苦存錢買了一只高級手錶,如果朋友戴著更高級的手錶,你能夠從手錶得到的幸福感就會降低。這個現象在心理學稱為「所得排名理論」,超過 8 萬筆的觀察研究都出現這個現象。雖然我們經常聽到「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這樣的忠告,但忍不住跟周遭的人比較,似乎是人的本性。

提出這些,並非叫大家不要看薪水找工作。如果條件完全相同,當然是選擇收入較高的工作。年收入在達到台幣 215 到 240 萬元之前,幸福度都還可以勉強不斷往上增加,把資源投注在增加收入上,也是一種人生選擇。

但可能就像蕭伯納所說的, 「要找到比 20 多歲時有錢 10 倍的 60 歲人很簡單,但是卻沒有人說,自己比 20 歲的時候幸福了 10 倍。」 只追求年收入增加的人生,邊際效益很快就會降低。

既然如此,就不要再為了那幾個百分比的幸福度做得要死要活,不如滿足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把空閒的時間花在興趣上,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

(本文出自《換個工作,更好嗎?》,方智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換個工作,更好嗎?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