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Frame
稱讚部屬「很棒、做得好」,只會削弱他的努力!關於讚美,太多主管搞錯了
2021-06-11
整理‧撰文
吳美欣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你在某次專案中做出完美成績,主管稱讚你「這次產品賣得很好,我很期待你下次表現。」身為下屬,你會因為主管注意到你而覺得受到激勵,還是覺得下個月又要做出一樣的好成績,備感壓力?
日本亞馬遜獲上百位讀者 5 星評價的《給主管的教科書》,作者篠原信表示,主管常常為了提升員工的工作績效,主動為員工設定目標,並在員工績效達標時大加讚賞。 不過主管只稱讚部屬的成績表現,員工有可能會因為擔心自己達不到標準,因此提不起勁 。
如同開頭案例,主管雖然想激勵員工,但在部屬耳裡,可能被解讀為「主管要求我每次都要有一樣完美的表現」,反而讓員工心生畏懼。篠原信表示,多數人都喜歡自己的努力被看見,想要養成自動自發的人才,主管應該從關注員工的付出開始。
別說「好厲害」,要稱讚態度、工作方法
想像你是一個畫家,你喜歡被人稱讚繪畫售價 100 萬元「好厲害」,還是喜歡被人稱讚畫圖技巧高超?後者應該會讓你更有成就感。
如果主管能傳達對結果背後、努力故事的興趣,例如「這次專案動員到很多人,想必你一定在跨部門溝通下了不少苦功吧?」並給予適當的正面回饋,「沒想到還有這段故事,你能堅持下來真不容易。」員工知道你關心他付出努力的過程,而非只想要求成果。
詢問部屬「你怎麼做到的?」
部屬跟你回報完成任務時,主管要盡可能詢問員工做好、做對的方法。即使部屬說不出來,也可以透過回答,引導出他下次努力的目標。
比如部屬說「只是剛好有大客戶下單」,主管可以詢問有沒有觀察到大客戶為什麼感興趣,鼓勵他把技巧運用在下次專案中,並和同事交流好的做法和經驗;如果獲得「這是熬夜3天的結果」,可以跟他一起討論工作流程哪裡需要改善,以縮短下次作業時間為目標。
(本文取材自《給主管的教科書》,商周出版。)
繼續閱讀
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