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製圖 / 陳姿伶

無為而治=什麼都不做?領導者,別錯解老子《道德經》給的提醒

2021-07-30 羅大倫

「取天下也,恆無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說「取天下也」,意思是你如果想要獲得天下人的支持,成為天下人的領導者,就要「恆無事」,保持一種無事的狀態。

有的人看到老子說「恆無事」,覺得真好玩,當了領導者就不用做事了。他覺得「無事」就是沒有什麼事做。不做事,你就能當領導者?這是對老子的一種誤解。

延伸閱讀:老子眼中的「強者」長什麼樣?我從道德經領悟的人生智慧

領導者,不該為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做事

這裡的「無事」,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指不要為自己的利益去做事。比如,老子在《道德經》的 57 章講:「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在這裡把「無為」、「好靜」、「無事」、「無欲」放在一起,講的都是同一個意思:要把自己的欲望、利益降下來。

「無為」是要你別為了自己撈取利益;「好靜」是要你把自己的心靜下來;「無事」是要你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事;「無欲」是要你把自己的欲望清空。

「取天下也,恆無事」的意思是, 你要想當好天下人的領導者,就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任何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的意思是,當你想為自己做事時,你就不能做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了,你會失去帶著大家往前走的機會。

老子的這句話非常重要,他告訴領導者要放下自己的欲望,盡量為所帶領的人做事,但對自己要無為。

如果你的行為有德,上天就會加持你;如果你的行為失德,不關愛他人,只一味地為自己撈取利益,你就會失去上天的加持。

《尚書》的理念,就是把天命和眾人的利益結合在一起。 作為領導者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和利益,為你管理的人去做事,這是領導者法則 。這個領導者法則到今天為止從未改變過。

延伸閱讀:什麼樣的主管最討人喜歡?老子:有「道」的君主

利己是一種動物性,利他是一種神性

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就會發現公雞會在每天凌晨開始啼叫,這也算是天亮以後必不可少的風景。有時天還沒亮,你就能聽到公雞開始扯著脖子叫。一開始我很不適應,但後來我就很好奇,公雞到底為什麼會叫?通常,公雞會啼叫三陣,等到最後一陣時,天就要亮了。等到天亮以後,公雞就不怎麼叫了。

我對這件事十分好奇,於是就搜尋了一下—科學家還真的研究過公雞為什麼會叫。

公雞之所以叫是為了宣示自己的領地,證明自己的存在,告訴大家「這是我的地盤」。也就是說,牠每天醒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宣示「這是我的地盤」。當科學家把公雞放到一個只有牠自己的空間裡時,發現這隻公雞不叫了,這很有意思。

此外,公雞啼叫也和日照有關,你如果把公雞關在一間黑屋裡,用燈光模擬陽光,無論是 36 個小時亮一次,還是 12 個小時亮一次,公雞都會根據外界帶給牠的感受馬上適應—只要它感覺到天快亮了,就會開始啼叫。

科學家透過研究公雞啼叫這件事,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動物的本能,動物會為了自己的領地和利益,不遺餘力地去叫。利己,是一種動物性。你不會見到一隻雞叼起蟲子餵另一隻雞,牠們一定會搶這隻蟲子。餵對方的事大多數發生在母雞和小雞之間,雞一旦長大,就開始互相爭搶。

而人除了動物性之外,又多了神性,這種神性就是利他。人和人之間因為互相關愛,才能結成團體,一起對抗自然,從而得以不斷地進化、生存,成為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

很多人一生都在與自己身上的動物性對抗。這種動物性就是我們的私欲,老子在《道德經》裡不斷要我們放下私欲,有人聽了以後會想:原來《道德經》就這麼點涵義,很簡單啊。的確很簡單,但是你未必能做到。很多人都會懷疑,難道我們真的能夠不為私欲去做事嗎?難道我們真的能清空自己的欲望嗎?

坦白說,欲望是很難完全被清空的。因為人類的本質是動物性,雖然已經不用早上起來像公雞一樣扯著脖子喊「這是我的地盤」了,但是體內的動物性依然在。

那麼,如果我們無法把欲望徹底清空,學這個有什麼意義?當然有意義,《道德經》就是告訴我們要盡量朝著這種方向發展。

這個世界沒有誰天生就是聖人,所謂聖人不過是在做每件事的時候,神性的一面戰勝了動物性的一面、世俗的一面,或者說利他戰勝了利己,所以他總能做出正確的抉擇。聖人的動物性也依然存在,不過就是比我們去除了更多的私欲而已。

老子為什麼總要我們盡量去除欲望呢?因為這是領導者法則,也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的一個基礎。 當領導者把自己的欲望盡量去除乾淨,為大家做事的時候,就能夠更好地凝聚起一個群體 ,這個群體的人也會仿效領導者,逐漸把利己的一面去掉,大家也能更和諧地一起生活與工作。

我不敢說所有人都會變成澈底利他的人,但只要大家都盡可能地朝這個方向發展,就會呈現出更多利他的特徵,整個組織也會更堅固、更和諧。

享受你做的事,不追求結果,結果反而更精彩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你學了這兩句話以後,能夠試著放下欲望、認真做事,你會發現輕裝前行能將事情做得更好。這是我們走向更高境界一種很好的方式和途徑。

為大家舉一個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是畫家,叫齊鳴,我和他的弟弟是同學,所以他也是我的大哥。小時候,我們是鄰居,我偶爾會去看他畫畫。他很喜歡畫畫,那時他經常在屋子裡把畫板一架好就開始畫。他畫畫的過程很有意思,比如他畫大山的時候,會拿筆蘸著顏料一點點在上面認真地畫。畫好以後,他會把身體後傾仔細端詳,每次端詳完他就會很快樂地歌唱兩句,然後把筆在水裡涮一涮,再蘸著顏料繼續畫,再把身體後傾仔細端詳,又接著唱兩句歌……他經常這樣畫畫,我覺得他畫畫時真的很快樂,他每天都在欣賞畫的美好中度過。

你說他在畫畫的時候,如果一直想自己會不會發財,能不能成為有名的畫家,他的思緒這麼亂,還能創作出好作品嗎?他是真的欣賞這個東西,他覺得大山怎麼那麼美,他就是單純地喜歡畫畫。至於一張畫將來能賣多少錢,他很少去思考這些。正是因為他在畫畫的時候就是安心地畫,看著美景高興,把美景畫出來就感覺很快樂,在這個過程中他才慢慢地成為了知名畫家。

後來他又學了油畫,把油畫和國畫結合在一起,成為很有名的工筆畫畫家。現在,他畫畫時的色彩運用完全不一樣,而且他畫得很少,一年才畫三四幅,每幅都畫得很認真,通常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幅。

我看過他的畫,裡面的人物被他畫得非常細緻,你說他是單純為了錢而畫嗎?不是的,如果他只是為了錢而畫,就不會這麼仔細了,他是真的很享受畫畫的過程,他要表達自己內心對美的感受,這是一種藝術家的追求。

有些畫家覺得自己有名氣了,就用十張紙鋪開了畫梅,在每一張紙上畫樹,接著再一張一張畫樹枝、一張一張畫梅花……他們就這樣量產地畫。這種人心中想的就是「我一張畫能賣十幾萬,十張畫能賣一百多萬,我發財了……」這說明他已經忘記了對藝術的追求,你說這種畫家的畫作,會成為傳世的精品嗎?

那些傳世的精品,都是作者心無旁騖地創作而成的。這些人就像工匠,十分享受正在做的事,他們追求這種美的感受。

因此, 只要你忘記結果去做事,你就會做得更好。 如果你總是把自己的欲望擺在前面,想著你畫完這幅畫之後的地位、能賺到的錢,你越因為這些因素而畫畫,最後越不能好好畫,因為你心中全是雜念,怎麼可能畫得好?

在生活中,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朝著這個方向走,不去想你在工作中能獲得什麼,先想怎麼把工作做好,你的工作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本文摘自《老子教你斷捨離,讓人生更輕鬆》,高寶出版。)

繼續閱讀 歷史
相關文章

老子教你斷捨離,讓人生更輕鬆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