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者不拒,朋友卻愈來愈少?5 溝通要素、3 步驟教你堅持立場,人緣更好!


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似乎是單向的? 切記,不要為了社交而讓人占便宜。想想你周遭的人際關係。你覺得你一直在對朋友、親戚或同事付出嗎?他們對你如何?他們是否也為你付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很可能你們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雙方都覺得獲得同樣的支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也覺得你們的關係是單向的,你可能會質疑這個關係的效益。那是可以改變的嗎?還是不可能改變的?
抱持負面態度好一段時間的人,發現朋友開始消失是很正常的。一個人不懂得設限,對任何要求都不懂得回絕時,他可能會發現身邊只剩下那些會找他幫忙的朋友。
培養健康人際關係,遵循 5 個溝通要素
1. 忠於自己:
有些事情你應該做好協商的準備,但也有一些事情是你不會、不能、也不該協商的。接受這些事情,正視你的需求。
2. 開放溝通:
在人際關係中,能夠談論各種事情是最重要的。只要你能溝通你的恐懼、不安全感、價值觀和想法,你的人際關係都沒有問題。能夠協商規則與界限也很重要。
3. 接納差異:
你、伴侶、家人、朋友有不同的觀點、價值觀和個性。接受這樣的事實,如果雙方都努力去理解對方的觀點,就可以輕易避免一半的衝突。適時妥協,別為小事傷腦筋。
4. 規劃美好時光:
你不見得能和周遭的每個人都和睦相處,重要的是,在任何人際關係中,注意一下成長與正面的東西。規劃美好時光、約會、夢想和目標,尤其是在一開始的時候。
5. 誠實:
如果你覺得不開心,就不要告訴伴侶、朋友或同事「一切都很好」。你應該誠實說出真相,不要靠第三方傳話,用平靜的口吻、尊重的方式、成熟的態度說明你的感受。
面對任何人都應該堅持立場!3 步驟設立界限
第一步,確定應有的界線,並堅持立場。這不表示你沒有協商的餘地或不能改變想法。
第二步,界線要公開透明,讓每個人都知道,否則沒有意義。記得提醒親友,但是要有禮貌,語氣尊重,甚至要發揮幽默感。
第三步,保護你的界限,建立一個自然的結果,不是報復或懲罰,而是你清楚解釋你的界限,並強調如果那個行為繼續下去,將會發生什麼。
不是每個親友都充滿關愛,有些人甚至是惡毒的。如果你周遭不幸有這種人,你已經試遍了其他的方法都沒效,你可能需要 盡量減少跟他們相聚。只在你家或中立的區域見面,有助於避免權力失衡。或者,只在伴侶的陪伴下,才見這位親友。
戒除社群媒體焦慮,追求身心平衡
社群媒體雖然是不錯的社交工具,但它也引起了一些社會不滿,部分原因在於有些人因此感受到從眾的壓力,不斷地比較自己的人際關係與朋友的人際關係。
原則上,多數人都「知道」,不要相信社群媒體上顯現的一切。然而,多數人看到別人過得遠比自己好時,還是會感到煩惱、難過或悲傷。我們可能會開始忘了感恩,變得憤世嫉俗、沮喪,甚至怪罪親友。
所以, 瀏覽社群媒體時,不要照單全收,不要以為那些都是真實的,注意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社群媒體影響你對人際關係的感覺。
社群媒體與各種網路平台會導致上癮,儘管在社群媒體上與親友分享資訊、照片、最新動態很棒,但也很容易讓人在上面宣洩一些現實生活中不會講出來的消極言論,或讓人不斷想著自己沒有的東西,而不是自己真正做了什麼。
切記,你接觸的資訊會影響你的心理健康。選擇那些令人振奮的動態消息,你自己發布的貼文也要如此。沒有人想要一再看到負面又令人沮喪的貼文。在你真正做到這點之前,可以先假裝樂觀,裝久就會成真,不久你就會覺得正向思維很自然。另外,主動約朋友出去,追求良好的社會平衡。尤其你先天不擅長這樣做時,更要下功夫。
(本文出自《啟動你的韌性開關》,馬可孛羅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