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未來,該往哪走?一表看:盤點 7 項能力、以 WINDOWS 法則找到人生定位


知識複利的精神在於透過自己的知識,對自我與他人產生效益,創造出影響力,進而達到利他賦能的境界。所以界定自己的方向也很重要, 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是知識複利的重要基底。許多人在經營專家型個人品牌時就是貪多嚼不爛,太過模糊的定位反而讓識別性降低。但到底要怎樣型塑自己的方向呢?
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個「WINDOW 法則」來做為評估自我方向的方式。在這個快速變動、不確定、複雜、模糊的時代,我們可以從 WINDOW 這 7 個英文字母來思考,分別是: Worth 價值力、Integration 整合力、Navigation 引航力、Digitality 數位力、Originality 原創力、Win-win 共贏力、Sagacity 洞察力。 現在讓我們一一解說。
1. 價值力 Worth
如何產生價值絕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最大重點。而產生價值的方式可以基於解決方案(就是我們所知所會),可以基於幫助自己或者別人解決問題。追尋價值的產生與創造需要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自我定位上,也要從這個利他的思維創造。
這個價值的產生不只是如何讓自己變現,而是更多的如何「幫助別人」。 如果只看變現,反而可能淪於表面的熱潮跟炒作,甚至受制於大環境而做出非自己熱愛的事情。所以應該將思考重點更多的放在如何對他人產生價值,留下自己的影響力。
2. 整合力 Integration
跨界整合也會是未來的重要趨勢,我們在型塑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時候,首先要能夠整合既有的知識,除了過去同領域大師說過的各種方法理論外,更要走出同溫層,看看外面不同學科領域有怎樣的新知,透過跨界整合的方式,從點狀的認知擴張到立體的思維,找到一個新的道路與可能性。
觸類旁通是創造出嶄新視野洞見的絕佳方法。跨領域的整合能力也能塑造你的利基市場。比如單純談商業策略,則你面對的是紅海市場,你排不上位。
但如果加入更多關鍵字,比如研發人、專案管理,自由工作等,你的對手就自動減少。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曾說他就是透過這種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成就領先。
3. 引航力 Navigation
同時我們要想辦法 成為領域的領航人,而不是追隨者。 比起成為知識整理者與知識搬運工,成為一個理論的奠基人與創造人,更能讓知識複利影響力擴大。
你會發現你在這本書裡看到許多過去沒看到的理論,就是這個原因。我們會知到 SMART 原則是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的,也會知道行銷 4P 理論是美國行銷學學者麥卡錫教授(Jerome McCarthy)提出。這些理論,讓他們成為載入教科書的領域大師。
因此在我們定位自我時,要努力思考怎樣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理論。而當理論成功發揚傳播時,你也成為了某種程度的祖師爺。
4. 數位力 Digitality
而過程中我們也要活用數位力,在這個時代 如何留下數位資產也會成為知識複利上的重要操作點。 透過個人網站的架設,選擇正確的平台擴散發布,善用不同新舊平台的特性,為自己打造專屬的粉絲群。同時用電子報或者封閉型社團來建立私域流量,在演算法之外建立一個防火牆,避免被平台綁架。
因此,了解不同數位平台的特點,建立一個完整的策略布局,穩健的發展會是一個需要深刻思考的地方。甚至未來的數位知識產品要選擇在怎樣的通路觸及顧客,也可以在定位時提前思考。舉例來說,許多體系發展完整的個人化開課平台,比如開課快手,或許就是我們建立數位資產的重要資源。
5. 原創力 Originality
雖然早先我們提到要站在巨人的肩膀,透過跨領域的整合能力積累出自己的知識體系,不過其中仍需要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原創力。原創力與領航力是互為體用的。想要有領航一個領域的能量,首先就必須要有實打實的原創產出。
而 最好的原創方式就是透過自己真實的經驗去延伸,因為經驗是自己的,很難被別人複製。 所以要身在戰場,不斷的精進自己,有更多的實際操演跟經歷,才能堆疊出更多的原創內容。
在另一方面,個人品牌崩解的風險,也有一部份跟原創程度的高低、有沒有原創等因素,具有直接的關聯。想要避免可能的公關危機,例如被爆抄襲或雷同,原創也是不二法門。
6. 共贏力 Win-win
俗話說文人相輕,有時候在成為專家型 KOL 時也不免俗的會進入競爭思維。但其實跟我們同樣領域深耕的夥伴不見得是共同競爭同一塊市場而已,若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或許可以透過打群架的方式,讓一加一大於二,甚至創造出更大的市場大餅。
所以在定位時,對於我們的同領域前輩或者夥伴,都應該抱持著開放合作的可能。這個時代也是個報團合作的時代,講師與講師的結盟,共同推廣互利也是常有的事情, 聯名合作更已是一種主流趨勢。 所以不妨想想怎樣可以跟同領域夥伴展開合作共贏的可能吧!
7. 洞察力 Sagacity
所有知識的根源,都是在於希望可以解決未知的問題,所以能洞悉未來發展的洞察力也是關鍵。 我們要試著把已知的知識梳理出脈絡,發展成理論模型,讓我們能更好的拆解眼前的問題,加以解決。
洞察未來自己所處的領域將會有什麼發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思考,時局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可能,最後再讓時間證明自己的思維模型與方向是否正確。這過程也能成為十分有價值的內容產出。
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在自我的專業型個人品牌定位時,可以用這 WINDOWS 理論去反思自我,是否有看到這樣的情勢以及自己將來的格局該如何發展。我們總歸成以下列表,可以讓你做一個複查。
WINDOWS 法則的思考
能力 | 思考問題 | 你的回答 |
---|---|---|
價值力 | 我的定位可以怎樣為他人帶來價值? | A: |
整合力 | 我的方向整合了怎樣的跨領域知識呢? | A: |
領航力 | 我的專業有沒有辦法引領該領域走向? | A: |
數位力 | 我有沒有在數位基礎上進行建設規劃? | A: |
原創力 | 我的產出有沒有什麼原創性的新想法? | A: |
共贏力 | 我是否思考到與同領域夥伴共贏可能? | A: |
洞察力 | 我有觀察到此領域的未來發展嗎? | A: |
(本文出自《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遠流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