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Viki Mohamad on Unsplash

還在依照族群投放廣告嗎?這樣定義目標受眾,把行銷預算花在刀口上

2022-09-08 木下勝壽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按:作者木下勝壽(Katsuhisa Kinoshita)為北方達人社長,專營健康食品、保養品電商,連續推出保健食品「快適奧利多」與經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世界銷售第一的保養品「DEEP PATCH 系列」等暢銷商品。北方達人銷貨收入 7 成來自訂閱制,淨利 29% 為上市電商企業平均利益率的 12 倍,創下多項紀錄的經營秘訣首度公開!

許多的行銷人員是依據人口統計的屬性來設定目標族群。另一方面,敝公司則是按照心理變數(Psychographics)的屬性來設定目標族群。

用「心理變數」掌握消費行為,精準設定 TA

● 人口統計資料:基於顧客的性別、年齡、收入、單身/已婚等定量資料的變數。

● 心理變數資料:顧客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興趣、嗜好、價值觀等呈現內心層面的資料。

延伸閱讀:上架就被瘋搶!一年狂增 65 億業績,日本「養樂多 1000」紅什麼?4 點成功分析

希望各位讀者參看圖表 44:

億萬社長高獲利經營術_書摘配圖_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

相對於人口統計資料是基於定量資料的變數,心理變數資料是呈現消費者內心層面的變數,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換言之,呈現「誰」購買是人口統計資料,呈現「為何」購買的是心理變數

想像人類的消費行為,建立假說並進行目標設定。

例如,假設要針對智慧型手機用戶投放廣告。投放的時段不同,購買率也會有所差異。中午 12 點到下午 1 點的時段,點擊廣告後購買的比率高,除此之外的時段並不高。這是為什麼?

雖然大家平時都會看智慧型手機,但在午休的時段點擊廣告後可以細看傳送傳來的網頁,若喜歡這項商品便會購買

另一方面,除午休以外的時段,例如在乘坐電車通勤中即使看到相同的廣告,難以針對單一網頁集中注意力,因而不會選擇購買

像這樣去思考購買理由至關重要。換言之,不是交由 AI 集中在購買率高的時段投放廣告即可,而是應該去思考「為何在這個時段購買率高(低)」。

這種思考理由的能力,只能仰賴一邊進行日常業務,同時磨練累積經驗才能得到。

第一線銷售夥伴的現場經驗,是珍貴的數據

再來就是,不要不好意思、要勇於提問

因為人類行為已經被數值化了,若詢問「有這樣的行動,你認為為什麼」,目標族群能夠立刻回答。

延伸閱讀:養樂多、松本清、明治冰淇淋,都由台隆集團引進台灣!董事長的「差異化經營學」

下面這個例子很有名。有資料顯示在美國超市,一起購買尿布與啤酒的人非常多。即使你思考也不明就裡,但問負責收銀機結帳的人便可馬上了解。這是因為週末夫妻開車出門,整批採買重量重的用品。啤酒跟尿布之間雖然沒有關連性,但都具有「重量很重」的屬性

因此那間超市,在週六、日設立了彙集啤酒、尿布、礦泉水、廁所衛生紙、米等可一同採買的商品角落,提升了銷貨收入。當事人或身處現場的人立刻就能知道原因,請踴躍發問吧。

(本文出自《億萬社長高獲利經營術》,商業周刊)

繼續閱讀 行銷
相關文章

億萬社長高獲利經營術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