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銀

MEDDIC 世界一流的銷售技術

老闆們都很忙,沒時間跟你吃飯聊天!好業務見客戶前要有的 3 個心態


對手見過決策購買者,我也要見?錯!不是人家見過誰,你也要見。你一定要改掉這錯誤觀念。先思考人家為什麼要見你,準備好了,再去約見。
禮貌性拜訪?錯!決策購買者很忙,除非他對你的東西有興趣。約見時,你一定要有資訊分享,別把喝茶聊天這種事套用在忙碌的決策購買者身上。
跟決策購買者培養感情?老闆們都很忙,沒時間跟你吃飯聊天。
以上三件事,請銷售一定要注意。
見客戶前,務必先建立 3 個正確心態
第一,角色轉換。 是他要見你,還是你要見他?即使你約了決策購買者,對方同意,但你要注意,是他要見你、不是你要見他。他要見你,那你要秀什麼給他看?這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思考他關心的議題是什麼。之前談過一個概念,就是要把自己變成新創公司的 CEO,你要去找人投資你。如果站在這個角度來思考整件事,就會很清楚你要做什麼、準備什麼。
第二,當責。 這段時間,在他們的組織、企業裡,你幫客戶做了什麼?你的主動性如何?會議上,你要把做過的事一一告訴決策購買者,讓他明白你幫他解決什麼問題。試想,當你去見客戶的老闆,他可能不認識你,所以一定會去找專案負責人了解與你們有關的專案進度狀況。所以也要注意千萬別誇大其詞。
第三,承諾。 去見決策購買者,其實要的是客戶的承諾,客戶也要你的承諾,為什麼要這份承諾?如果跟決策購買者談完,最後決議你的專案等明年再考慮,也沒關係,至少你知道狀況是往下走,還是結束,或是何時開始。你會很清楚時間參考指標在哪。
5 種約客戶見面的好方法
這是我常用的約見方法,分述如下:
1. 取得信任
第一次去拜訪客戶的時候,可能還沒提案,也還沒展示,只是初次拜訪。我通常會跟窗口問一下這個案子的決策購買者是誰,知道以後,我會想辦法去敲他的門,如果對方在辦公室,換個名片,這樣就好。千萬不要廢話太多。因為你沒有約,是臨時過去的,拿到名片就好。當然,你可以順勢邀請他參與等一下的會議,不過通常 80% 不會參加。
2. 再次拜訪
如果前面談得不錯,要去做第二次展示或正式提案。以我的習慣來說,會親自寫信給決策購買者,讓他知道這次的主題要談什麼,也邀請他一定要參加。這是讓他再次對你有印象。
3. 外部連結
我是中山 EMBA 畢業,已經到第二十三屆了,每一屆假設有 40 位學員,所以我大概有 900 多位學長姊。我也是高雄東區扶輪社的社員,北中南的扶輪社友更多,這些資源都可以幫助我們去認識決策高層。年輕的銷售也不用擔心,你還是有一些公司資源或個人資源可用。此外,拜訪、參觀成功的客戶,也是極好的連結。 我建議銷售的口袋名單,至少要有三個可以拜訪的成功客戶,如果你把效益量測指標做好,保證口袋名單滿滿。
4. 內部推薦
這是一個測試擁護者的好時機,為什麼?我們辛苦培養建立擁護者,但你怎麼知道他真的是你的擁護者?這時可以考驗你是否值得他推薦。其次,也可以看他在老闆心目中的地位是否有影響力。
5. 資源分享
我舉幾個自己的例子給大家參考。之前在參數科技時,《競爭論》作者、知名競爭大師麥可.波特,當時是參數科技的董事。他平均每兩年都會來臺灣一次,我們會藉由這個難得的機會辦一場大型高階會議。有一次規模大到有 150 位大老闆出席,只要你說得出的公司,他們的高階領導或者董事長都有參與。這就是秀出公司肌肉的絕佳機會,讓這些決策高層知道你們公司在做什麼、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公司。
第二個例子是我在惠普時,公司常常辦國外會議或是參訪總部的車庫文化,這時老闆就會要求銷售去約決策購買者一起出國。這就考驗銷售平常跟客戶的關係。即使約到大老闆或主管,別高興得太早,接下來才是考驗。你要帶著這些重要客戶去美國,跟他在一起好幾天,挑戰就在這,他會清楚看見你在這段時間的辦事及安排活動的能力。
最後一個例子,我在西門子第三年時,剛好工業 4.0 盛行。公司對外講了很多概念,像是 CPS、數字化雙胞胎……幾乎沒有老闆聽得懂。公司思考如何讓這些老闆了解工業 4.0 ,所以就改造大陸成都的西門子工廠,設計成可以讓客戶實際參觀的工業 4.0 真實工廠,讓我們可以帶客戶高層參訪。我前前後後帶客戶去了 12 次,成交 5 次,每筆成交訂單都是大案子。安排這樣的參訪,客戶絕對不會只有 1 個人來,他們一定會來一個團隊。我曾經帶過 30 人的團,集團所有的一級主官都到齊,這時候好好表現,保證能馬上增加很多擁護者。資源分享真的很好用,善用它,保證你在銷售上事半功倍。
(本文出自《MEDDIC 世界一流的銷售技術》,方智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