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Pexels

回饋黃金法則:讚美部屬 5 次,才能有 1 次批評!主管有做到嗎?

2022-12-12 整理.撰文 莊彙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身為主管,你有多常讚美下屬?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可能都跟你下屬的答案有落差。根據羅斯福大學教授卡若琳.韋利(Carolyn Wiley)的研究,超過 8 成的主管表示,自己經常讚賞員工,但只有不到 2 成的員工認為自己時常獲得讚美。

《我想和你聊一聊》作者泰蕾絲.休斯頓(Therese Huston)引用蓋洛普調查,指出員工若沒有因工作良好而獲得認可,打算一年內離職的比率,比有獲得讚賞的人高出 3 倍。讚美可以提升表現、降低流動率,如果下屬感受不到你的稱讚,那你可以試試休斯頓建議的方式:

1. 讚美 5 次批評 1 次

部分人認為,正向和負向回饋比例不應差太多,才不會造成反效果。然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表現最佳的團隊,成員獲得讚美與批評的比例為 5.6:1。比例為 2:1 的,表現不是最差,但也不是最好。主管需要幫助員工看見小進展,他可能還沒完成你交辦的任務,但只要看見工作有小進步,就可鼓舞員工保有動力。

延伸閱讀:你懂得用「稱讚」來「指正」他人嗎?善用 PNP 溝通法,表達意見也不失禮

2. 讚美先於批評

研究發現,先給予負面回饋,會引起員工的防衛心,認為這些意見對自己沒有幫助,指導效果較差。因此,如果你希望改善員工的工作表現、吸收你給予的建議,一開始肯定、鼓勵部屬表現不錯的部分;後續的批評意見,員工也會更加重視。在讚美時,也要意識到詞語是否男女有別,如稱讚女性「是好幫手」,稱讚男性「是好榜樣」,主管要在團隊內打破這種既定印象。

3. 公開稱讚團隊優勢

每周可以花一小時觀察並寫下員工的團隊優勢及個人優勢,前者指的是推動團隊或組織進步的優點,後者則是提升員工工作投入程度,進入心流狀態。主管需公開讚賞員工的團隊優勢(如具說服力),並給予員工適度空間和時間發揮個人優勢(如設計簡報)。如果員工表現欠佳,主管也可以用感謝取代讚美,引導他發現自身長處、困境在哪;如果已改善修正,也要記得稱讚他。

(本文取材自 《我想和你聊一聊》,天下雜誌出版。)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我想和你聊一聊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