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誠能幹、有才華,升 CEO 時卻踢到鐵板!夠格帶領公司的領導者,長怎樣?


《卓越領導者的修練學》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就是從失敗中學習,所以這個命題將不斷被提起。來看以下的案例,故事的主人翁就化名為艾德,關於一個無法走出困境的人,以及背後的原因。
艾德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藍領階級家庭,他聰明、重滿雄心壯志,一心一意想要追求成功。高中一畢業就先去一間工廠上班,大學則就讀夜校,他孜孜不倦地學習,終於拿到會計學位,之後甚至從工人的職位晉升到工廠的管理階層。短短幾年間他力爭上游,成果甚至超越了一些企管碩士同儕,證明了自己不僅工作努力、積極進取,而且還是一個有才華的實務家。他的效率極高、精明能幹、性格堅韌,最終還被任命為工廠的副總裁。
與艾德共事的人都說他很會做事,不僅很清楚公司各項事物運作的方式,更有能力讓事情有效運轉,必要時刻也會果斷地裁撤一些無用的人事物。艾德不是一個隨和的人,但這正是老闆喜歡的那種員工,對公司百分之百忠誠,總是自願甚至渴望多做一些工作,如果同事沒有像他一樣投入,他就會表現得很不耐煩。
艾德的能力,以及付出的幹勁和韌性,使他在 1980 年代和 90 年代爬到了夢想中的高位,展露的外在形象及商業手腕,沒有人會猜到他出身於貧窮的南布魯克林區或者大學是念夜間部。
事實上他自己幾乎也忘記了這些,他的外在、穿著和言行舉止都和他的上司十分相像;他美麗又忠誠的妻子,她的外在、穿著和言行舉止也全都和他主管們的妻子很相像;還有兩個英俊又得體的兒子,一家人住在西徹斯特郡一座豪宅,有管家替他們打理生活,前景一片大好。
不過,這家公司總裁五十多歲,和艾德年紀相當,但絲毫沒有要退位的打算。就在艾德為此開始焦躁不安的時候,同行的一間家族企業正在尋找新血。
創辦人的孫子巴克斯特,也就是時任執行長,正考慮要退休但卻沒有人能接棒,因此他想找個人來擔任副總裁,多加了解對方後屆時如果一切順利,就會在兩到三年內交接。這間公司總部位在明尼亞波里斯(Minneapolis),但高階獵頭公司找上了人在紐約的艾德,對他來說這個機會是通往職涯巔峰的捷徑。
忠誠又充滿幹勁,卻無法接棒當執行長
在跳槽這件事情上,他的效率可不亞於其他任何事,很快地就舉家搬進位於總部附近一間更大也更好的房子裡,屋內能縱覽戶外的湖泊美景,艾德也馬上適應了美國中西部較慢的生活節奏。若要說有什麼地方和以前不同,那就是處事風格更加強硬,對於那些無法取悅他的人,他也變得更加嚴厲;辦公室裡那些做事隨興的當地同事,都在私下取笑他,並幫艾德取了個綽號叫「布魯克林轟炸機」,但表面上還是絕對服從他的命令。
艾德進公司大約一年之後,執行長找他一起去吃午餐,並邀請他擔任營運長的工作。艾德非常高興但內心並不驚訝,因為沒有人比他更努力工作、更了解這家公司,也沒有人比他更值得管理這個地方,距離最高職務現在就只剩下最後一哩路了。巴克斯特和艾德並肩努力,形成強大的團隊,和藹可親、鼓舞人心的巴克斯特領導著公司,而前所未有的鐵血艾德,則負責執行具體的細節和一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巴克斯特認為艾德確實是他退休後的交棒對象,因此他向身為董事會成員的家人們宣佈了這個決定。就在那時艾德首度遇到了他無法克服的困難, 家族董事會的某些成員對巴克斯特說,艾德處事太過嚴厲,對同事太過粗暴,除非他提高自己的「人際往來能力」,否則不會同意這項任命 。
巴克斯特把這個壞消息告訴了艾德,不只是艾德大受打擊,執行長自己也是。巴克斯特真的很想退休,而且他早已認定艾德擔任接棒者,但現在原本井然有序的培養計畫突然間亂了套。就在這時,巴克斯特打電話給一位朋友,輾轉推薦了我去擔任他的顧問,聽完這番困境後,徵詢我是否願意幫助艾德改進人際互動能力,他說艾德願意盡最大努力保住接班的位置。
經過一番交談和思考,我同意了,雖然有疑慮但這是一項有趣的任務,而我自己手上也有其他業務能帶去明尼亞波里斯完成,並不需要徹底重新安排生活。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想知道,是否真的有人能改變一個 55 歲男人的根本性格。我見到了艾德本人後,花了幾天時間跟在他身旁,觀察他做事的內容和方法。接下來,我去面訪所有和艾德一起工作的夥伴,還幫他做了一系列性格測驗。
人們當然都會以自身利益為考量,急於退休的巴克斯特希望他的繼任者能盡快到位,而頑固的董事會成員也想要趕快解決這件事,無論我是否能成功改善艾德的處事風格,我都必須給他們一個答覆。除此之外艾德則是非常配合,因為他很想要得到這份工作。
能幹、有野心,但也是位鐵血暴君
過了一段時間,我明白每個人對艾德的描述都是真的。他相當能幹、有野心,但同時也是位鐵血暴君;他很容易衝動地辱罵部屬,導致同事在他面前會變得畏畏縮縮;他急於掌控一切人事物,也不會為良好的成果而感謝團隊的付出,甚至不會讚美別人,而且態度上存有性別歧視。
但艾德處理起自己的問題時就像處理其他事務般,用最快的速度、動用身邊所有的資源來達成目標。在我和他共事的過程中,他的確變得更容易相處了,會試著磨平自己粗糙的棱角,變得不那麼粗魯且更有禮貌,用調整公司的方式調整了他自己,這是件好事。
磨平嚴厲的稜角,還是缺乏遠見和品格
但壞消息是,就算艾德盡了最大努力,他的同事仍然想和他保持距離,他們始終不信任這位「新」的艾德。董事會也依然意見分歧,部份喜歡「舊」艾德的成員,認為他過去嚴肅的手腕很出色,對他現在那種溫和的舉止很吃驚;至於原本阻撓艾德晉升的董事們,現在又找到了新的理由,他們認為就算他有衝勁和能力,卻缺乏遠見和品格。
我相信在領導者身上,性格與幹勁和能力同樣重要,所以我不得不同意董事們的觀點。我無法幫助艾德扭轉性格,他只能靠自己去體悟,正如我過往所強調的:「 領導者光是把事情做好是不夠的,他必須做對的事。 」此外一個對組織沒有願景的領導者,並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我毫不懷疑艾德管理公司的能力,但確實質疑他能將公司帶向哪裡。
很會管理公司,卻令人質疑要將公司帶往何處
雖然我對艾德的進步印象深刻,但實在無法推薦他擔任執行長,我把原因告訴了艾德,之後也向巴克斯特和董事會做出說明,而我發現,巴克斯特其實如釋重負。儘管他的確需要艾德這樣的人來幫助經營公司,但他內心也知道董事會是對的,這個歷經三代的家族企業現在岌岌可危,他們更需深思熟慮交棒的對象。於是巴克斯特和艾德繼續負責原來職務,直到找到合適的接班人選,最後巴克斯特退休了,艾德也辭職了。
如果這是一部電影,艾德最後一定會來個大逆轉,獲得心目中的職位,但是現實生活畢竟不是電影,英雄和反派都沒有那麼極端。事實上我認為艾德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反派,他只是一個受害者,一個認為自己白手起家的人,但實際上是在錯誤的企業文化中,模仿了錯誤的榜樣。
他以強悍的街頭男孩之姿踏入商界,來自貧困地區而一心要取得成功,態度極具野心又十分勤奮,但最終只變成了主流風氣下的另一個產物,無論他原本是什麼樣的性格,也無論本來是否有遠見,都在這一路上被消磨殆盡了。
或許艾德學過如何領導。當然,他剛到工廠起步時,或許曾經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熱誠,但後來慢慢踏入了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所有人都追求著自我證明並獲得獎勵,卻無法表達自我。為了證明自己是這個體系的理想僕人,艾德無法充分發揮自我,反而是完全聽命於雇主安排,當受到體系驅動,再去驅動其他人,成為這個體系下完美的主管。然而最後他無法適應另一套公司的氛圍,在那裡願景和性格都至關重要。
董事會怎麼選 CEO?
我後來整理這個案子時,發現董事會其實很重視以下五點:技術能力(艾德具備)、人際關係的技巧、概念技巧(指想像力與創造力)、判斷力與鑑賞力,以及性格 。正如他們最初告訴我的,他們不是只在乎人際往來的技能,因此即使艾德努力改善這個領域,也無法獲得董事會成員的支持,還是會質疑他的判斷力和性格,並且無法信任。
歷經這次的失敗之後,艾德現在是亞特蘭大一間知名製造廠的董事長兼執行長,他備受肯定,然而不僅是因為自己一路上的努力,為巴克斯特工作的履歷也替他加分不少。可惜的是,艾德在亞特蘭大努力工作,卻始終無法催生出新產品或締造出新的收益,他自己可能會覺得這一切難以理解,除非可以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並選擇踏上更艱難的旅程,開始改變自己。但因為他與我斷絕了聯絡,所以我無法得知故事的後續。
我們都知道,「艾德」這一類的人,通常傾向依從主流而不是成為例外。然而正如我接下來要說的另一個故事,取得成功的人通常會去做一些艾德這一類人不敢做的事,他們有能力打破規則、超越環境,並真的加以實踐。
(本文出自《卓越領導者的修練學》,方言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