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上遇到長輩、地位高的「貴人」怎麼聊?問這 2 種問題,讓對方牢牢記住你


你是否曾遇過很難找到共同點的談話呢?這種狀況在雙方有著年齡差距時,特別常見。面對知識量、生活環境、工作領域不同的對象,想要找到共通的話題其實真的不是容易的事。
尤其與醫生、律師、教師等這些在社會上受到尊重的專家們交談時,更是容易有這樣的傾向。由於他們之中不少人性格好學、好勝,比一般人更見聞廣博、有著豐富的經驗,再加上慣於在人前說話,容易受到周遭人們的歡迎,於是有些人的舉止難免就顯得神氣起來。
而面對這些充滿自信、看似很了不起的人時,不僅很難搭話,提問的難度也變得更高。
1. 把對方當作演講者來請教,避免負面導向、反駁式的提問
畢竟所謂的提問,是以要獲得對方的回應為前提,所以也會占用到對方時間。即便撇開這一點不說,光要對忙碌的人提出額外問題,也是很不容易的。
面對這樣的人,能讓他們高興、並獲得回應的提問就是最佳的選項。提問之前要先思考的,不是我們想問什麼,而是我們要讓對方回答什麼。例如,若想要在演講等場合最後的提問時段,提出有效的問題。首先心中就要先意識到,演講者在眾人面前想要傳達事物時都怎麼思考。
這邊就姑且把充滿自信、神氣的人當成演講者來思考吧,換成自己,應該不會想去談論不好的經驗吧。所以諸如:「請談談你過去失敗的經驗吧!」這類詢問負面結果的問題,或是像:「先前所提到的這部分,我有些不同的想法,應該還有別的原因吧?」等反駁式的提問,都會影響對方的心情,應該要極力避免。
那麼,對方期待的是什麼樣的提問呢?答案就是「能提供教誨的提問」——
「我想把您今天所說的話與自身做個印證,如果遇到像○○○的情況時,請告訴我您會怎麼做呢?」
「為了能夠活用今天的演講,請教我們一個能夠立即做到的實踐方法吧!」
2. 求教方向不侷限於個人,能對全體與會者分享更好
遇到像這種與當天演講內容連結、並請求教導的提問,自信滿滿的人通常都會很高興地回答。因為如此一來,他就可以更進一步地在大家面前傳授知識。
這個方法在餐飲聚會上也很實用,面對這類看似很神氣的人,只要提出問題請教他們,由於不僅對你,他還可以對著周圍的人說,所以會讓對方更加高興。此時的提問,應該朝「偏向全體意見」,而非「個人事項」的方向來下手。
在那種狀況下,一般人對提出這類問題的人,印象應該都不錯。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對方記住自己,也可能創造出更多工作或見面的機會。
(本文出自《最高提問力》,方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