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Ivan Radic via flickr

老闆小氣,品牌絕對活不久!累積口碑、培養死忠顧客一定要注意的 2 個重點

2023-06-17 黃文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三不五時就要提到產品有多重要。其實供給夠好的產品給消費者,是企業的義務,難道還要消費者殷殷期盼嗎?

沒誠意的促銷不如別做

幾十年執業生涯,在產品上偷斤減兩的企業看得太多了,他們還沒壞到該被冠上黑心的程度,因為偷斤減兩跟偷天換日不同,前者用省成本的花招換到超額利潤。例如我常光顧的一家饅頭店,推出夏季促銷,一顆原價 15 元的白饅頭,促銷價 8 元,買回去才發現那饅頭整個「減肥」了一大圈,大概只剩原尺寸的二分之一。對啦,花 8 元怎麼買得到 15 元的尺寸?問題是店家大可以說推出 S 號小饅頭,何必要用促銷話術讓人以為可以用 8 元價買到 15 元的產品呢?

像這樣的偷斤減兩稱不上黑心,了不起算貪心。貪小利而損商譽,很多欠缺品牌觀念的企業和商號,就在數鈔票的同時,渾然未覺自己砸了招牌,這是典型的小處省芝麻、大處漏油。

延伸閱讀:從巨大延票、博客來解雇阿姨談決策!企業想便宜行事,付出代價更高昂

至於偷天換日,是指企業用損人利益的惡行博取不當利潤。20 多年前,我曾經談過一個做罐裝咖啡的公司,專營特殊通路,如檳榔攤和傳統柑仔店。他們想在品牌上砸錢,為打進常態零售通路做準備。我說要先試喝產品,雖然我對咖啡的味覺遲鈍,但的確喝得出三合一的味道,還不錯喝。我跟他們聊得起勁、相談甚歡,該公司業務主管大概太嗨,不小心說溜嘴,眉飛色舞地表示他家的咖啡調配得比競品好很多,大家都是化學原料調出來的,他家的口感最能以假亂真。

聽到「化學原料、以假亂真」8 個字,我緩慢而掙扎地吞嚥下那口咖啡,用舌頭攪拌口腔,想感受出殘留餘味中的化學感,但沒有就是沒有,明明的三合一咖啡味道,除了有些過甜以外,不輸我之前喝過的大品牌三合一啊。業務主管可能想讓我知道他們有實力砸錢做品牌形象,說他家每罐咖啡的毛利很高,每罐可以提撥一塊錢當做品牌形象預算,要我放心,錢不是問題。

錢當然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損人健康的良心問題,後來我拒絕了該公司。事後我養成一個習慣,買食品時會先細看包裝標籤的成份表,看到那種長長的化學名詞,敬謝不敏。

「招牌飯」一定不能小氣

到廣式燒臘店,我喜歡先點該店的招牌飯,所謂招牌飯,就是集合該店引以為傲的燒味臘味為主角。招牌飯理應要端得上檯面,否則就是砸了招牌,但其實我經常吃到砸了招牌的招牌飯,通常並非壞在主菜不好,而是因為主刀師傅的成本抓得太緊,燒臘少少切幾塊,又小又薄,咀嚼不出汁水,本來燒製到位的食物,因待客太苛而壞了口碑。

口碑跟品牌有血緣關係。你看,品字三個口,三有眾多之意,眾多人的口碑好,有口皆碑,便形成品牌。所以,舊時代不勞費神推廣,不必花錢宣傳,而是靠著顧客滿意的口碑堆積,自成品牌。

現在還有老字號店家可以讓我們見識口碑如何形成品牌,是我們這輩人的幸運。我有次到北投一家老五金行買 3 尺細網目紗網,第二代年輕老闆特地從店後倉庫搬動一堆積材、找出產品,扛上肩膀,走到騎樓,先在地面墊上橡膠墊,攤開整捲紗網,壓平後仔細量出長寬各 95 公分的紗網,剪下包好才遞給我。

三尺不過 90 公分,為什麼剪 95 公分?在 8 月溽暑下飆汗的小老闆說:「我爸教的,給客人多留幾公分做阿縮比(日文音,餘裕的意思),免得不夠用。不會多收錢啦。」他願意為了這一小筆當時僅值幾十塊錢的生意,忙進忙出十幾分鐘,我已經很感謝了,還贈送一份貼心,更令我感動。

延伸閱讀:百年老店隨時都有可能跌落神壇!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品牌別等不得已才轉型

這間店給了我滿滿的「新鮮剩餘」,開啟差異化特色通道。那多給的 5 公分又給了我「精算剩餘」,再開啟理性認同通道。沒想到,一家位在北投老街上的五金行,掛的招牌年久褪色,但品牌光鮮亮麗,這就是以口碑做品牌的絕佳實例。

許多企業誤認品牌就是包裝,以為做好了產品包裝、傳播包裝、公益包裝,品牌形象唾手可得,這真是緣木求魚。假設包裝費盡心思,但產品因陋就簡,顧客的失望可想而知,為之憤怒亦屬正常,怎會給出好口碑?殊不知口碑是品牌的前世,品牌是口碑的今生,兩者血緣一脈相承。所以,企業與其做包裝,不如做口碑。包裝能為品牌錦上添花,卻絕對不可能讓品牌永續。

(本文出自《品牌大學問》,天下雜誌)

繼續閱讀 品牌
相關文章

品牌大學問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