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jesadaphorn via shutterstock

會議一開就是幾小時?董事長:團隊沒有「量化」溝通,怎麼開也開不完

2023-08-18 KACHIEL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久保憂希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出席過各種公司會議,偶爾會碰到一開就是好幾個小時,怎麼開都開不完的公司會議。這應該是很多人都共有的經驗吧?開不完的會,究竟為什麼開不完呢?原因出在沒有妥善運用數字。

把數字當成「共通語言」使用

從數量的角度切入,運用數字分析,有「量化」分析的說法;相對地,若以「性質」的觀點掌握問題,就是所謂的「質化」分析。

文組背景的讀者,對這些名詞或許不那麼熟悉。不過,這些描述在理組科系的大學研究室、科技業等都很常用(附帶一提,我是文組畢業的)。

延伸閱讀:真的很痛恨開會!談到如何提高員工生產力,馬斯克的 7 個建議

量化「報告」,用數字呈現市場規模

進行量化分析時,不論由誰判讀,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非常客觀。舉例來說,假如有一家經營實體店面零售的公司,正在討論「該不該進軍網路購物通路」的議題。

「根據日本市調公司富士經濟發布的資料指出,通訊交易暨電商市場在 2020 年的市場規模,預估達 15 兆 1127 億日圓,較前一年成長 10.1%。到 2022 年,通訊交易暨電商的市場規模還會擴大到 16 兆 4988 億日圓。其中,網路購物占通訊交易市場的 8 成以上;型錄購物為 1 兆 1200 億日圓的規模;電視購物則是 6000 億日圓左右,呈現持平趨勢。」

相對地,以下為質化「意見」,內容皆建立在說話者的主觀與經驗之上,完全沒有出現任何數字。

「近來,網購似乎已成為民眾消費的當然選擇。我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是如此,凡是想要買什麼,都會先上網搜尋。即使是不用電腦的人,也可透過智慧型手機網購。發展網購不僅可搶攻年輕族群,還可望爭取團塊世代(編按:日本戰後嬰兒潮)的青睞。」

對質化語言的感受因人而異,不過運用數字所做的量化說明,比較不容易發生「對方接收的資訊,和自己想表達的不同」的溝通落差。

假如你位居要職,必須做商業判斷,決定公司要不要發展手機購物事業時,你會怎麼做?難道你不希望在決策過程中,參考量化分析資料嗎?

或許你覺得:「在會議上拿出數字說明,不是很理所當然嗎?」然而,實際上,在會議中,你會很驚訝地發現:大家口中所談的都是質化的內容。

「網購客群和公司商品的目標族群好像不太一樣?」
「電視購物的廣告效果比較好吧?」
「應該先拿一部分的商品去測試。」
「電商網站的設計很重要。」

當然不可能每件事都用數字呈現,其中難免有不確定因素,而質化意見也不見得都那麼一文不值。然而,如果沒有拿數字當成剛開始討論的立足點,討論就會不知發散到何時,無從整合。

你的討論是否沒有數字依據?

過去,我有一位客戶在公司召開會議,希望評估企業官方網站是否需要更新。當時這家企業的官方網站使用上很不便,以至於很多顧客乾脆打電話到客服中心詢問,客服人員因此必須花很多時間回應,形成公司的一大問題。

「我們一起把網頁變得讓顧客更好用吧!」

此專案投入數百萬日圓的成本,耗時約 4 個月,算是稍具規模。網站更新後,能有效提升顧客滿意度。向客服中心洽詢的案件數減少,等於節省了公司的人事成本,客服人員就可以把心力花在對獲利更有貢獻的工作上。

就這樣,這家企業的官方網站順利更新完成了。這個專案的決策和執行,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後來卻爆發了其他問題。事情發生在另一個與官方網站更新完全無關的專案會議上。

「我們該怎麼降低客服中心的成本費用?」
「想辦法減少進線的電話數量吧。」
「對了,不是說官方網站更新之後,進線洽詢的電話量就會減少嗎?結果成效怎麼樣?」
「不知道欸⋯⋯」
與會者全都撇著頭,表示疑惑。
「多少少了一點吧?」
原來根本沒人去驗證官網更新的成效。
 
要是這時有人用數字說明改善成效,包括人事成本節省多少,處理時間削減了幾個小時,進線電話量降低了多少等,應該馬上就能繼續這場會議吧?只要確實統計數據,就能應用在客服中心這次的改善專案上,還能輕鬆提出新預測。可惜的是,在這場會議上,沒人說得出量化的內容。果然到最後,會議還是開不完。

延伸閱讀:開會是真有必要,還是浪費生命?優秀的主管這樣做,例行會議才有意義

不「驗證」,專案就沒意義

「專案會執行下去,但執行之後就不關我的事了。」這種情況應該經常發生,不限於前述企業。這樣真的非常可惜。執行一項專案之後,如果不能充分運用在後續業務上,企業就無法成長,到時會碰上的問題可就不只是「會議開不完」的等級了。

若要把專案成果應用在後續業務上,那麼在計畫階段就要提出目標數字,還得事先決定負責驗證結果的人選。以前述這場會議為例,當初在擬訂官方網站更新計畫時,就該訂定具體的數字目標,例如「洽詢電話從 100 通降到 30 通」;同時,在網站更新完成後也要決定由誰負責確認進線電話數量的實際增減狀況。

POINT:

會議討論的正確順序為,先提出「量化分析」,再發表「質化意見」。

(本文出自《數值化思維》,商業周刊出版)

繼續閱讀 會議
相關文章

數值化思維:國稅局稽查官的29個數值化訣竅,教你從不懂數字的人,變身用數字精準判斷的高效工作者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