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xFrame

無論是會議或聚餐,員工都無法自在發言?這 3 個原因,讓部屬壓力好大

2023-08-18 永松茂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試想,當你要發表意見時,面對一群嚴肅盯著你、不准你講錯話的人;和一群笑咪咪地望著你、期待聽你想法的人,哪邊比較容易讓你說出真心話呢?

會議上還有許多人習慣皺起眉頭、盤起雙臂。

老闆和主管也會施加壓力:「快交出好提案!」

延伸閱讀:會議一片死寂、浪費時間,主管怎麼救?我在亞馬遜學到的 3 方法

得不到好意見的三個原因:擺臭臉、批判症、正解病

是的,得不到好意見的第一個原因是:「聆聽者的臭臉」。

第二個則是聆聽者散發的氛圍:「我只認可最佳方案」。這叫「批判症」。

第三個問題不在領導方,來自與會者本身的心理障礙。

我們從小接受填鴨式教育長大,在課堂上和考卷上必須給出正確答案。面對發言,我們也習慣給出正確答案,以拿到「圈圈」的牌子。我把它稱作「正解病」。

開口就必須說出正確答案、聽的人只想聽到正確答案,還有一進會議室就看見的臭臉,三者加在一起,當然得不出好意見了。

讓人不敢說話的三個原因
讓人不敢說話的三個原因
商周出版
延伸閱讀:想聽到客戶、部屬、另一半的真心話?你需要這6個溝通技巧

結果,會議現場壓力太大,人們開始變得討厭開會。

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次就揮出全壘打。

球員必須反覆站上打席,有機會揮棒,才有可能慢慢提升打擊率。

如果初上打席的人,前方站的是一群「揮棒落空就不饒你!」的批判者,誰還願意上去打擊(發表意見)呢?

「人要面對挑戰才會變強大!現在的年輕人太軟弱了!」這套論調是昭和經濟高度成長期留下的產物,現在早已不適用。

你的對話空間是「肯定」還是「否定」的呢?

為了讓你容易理解,前面使用開會來比喻,回到聆聽上面:

一、擺臭臉。
二、批判症。
三、正解病。

這三種情形一樣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周遭。

例如親子對話、前後輩的酒聚上,或是群組會議等等,尤其在牽涉到權力關係時特別嚴重。

很簡單的道理,你營造一個肯定的空間,彼此的關係就會變好;你營造一個否定的空間,弱勢的一方會更加弱勢,結果變成強勢的一方單方面示威。

很遺憾,這種模式依然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

(本文出自《1 分鐘讓人敞開心房》,商周出版)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1分鐘讓人敞開心房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