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Boryanam on Freepik

如何看出一個人是否說謊?靠發問讓對方「腦子轉不過來」,從 4 種跡象辨識謊言

2023-12-15 亞當.賈林斯基、莫里斯.史威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讓謊言現形的方式則是增加「認知負荷」。人在說謊時得動腦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說的是實話,什麼都不用記。

換句話說,說謊時得一邊編故事,一邊還得記住事實,大腦要處理與記住的資訊增多,認知負荷變大。

認知負荷為什麼能讓謊言現形?我們腦筋動得厲害時,溝通方式會出現變化,例如想著要講什麼的時候,會出現比較多「嗯」、「啊」等填補空白的支支吾吾。此外,我們得花較長時間,才有辦法回答問題,而且手勢會變少。或是手在動或點頭的時候,看起來會有點像機器人,動作遲緩。

此外,認知負荷重會導致錯誤,我們可能講錯話,嘴上說「對」,卻搖頭表示「不對」,甚至中途糾正自己說錯的地方:「對……啊,我是說不對。」警探與調查人員經常利用增加認知負荷這一招揪出說謊者,若能讓騙子腦子轉不過來,他們必然會出錯。

怎麼做可以增加認知負荷?有的調查人員會不按照時間順序問問題,或是問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例如:「當時天氣如何?」此外,調查人員也可能播放談話性電台節目或開著電視當背景音,製造干擾,接著好整以暇,等著嫌疑犯出錯。

一旦有了基準線,問增加認知負荷的難題,就可以開始仔細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是否露出端倪。接下來是四種辨認警訊的方法。

延伸閱讀:對方眼神出現了這 4 種反應,很可能是在說謊!國際犯罪學專家教你識破謊言

警訊 1:不合常理的行為舉止

2002年聖誕夜,懷著七個半月身孕的蕾西.彼德森(Laci Peterson)最後一次出現在眾人眼前。

蕾西的丈夫史考特.彼德森(Scott Peterson)晚上結束釣魚回家後,發現妻子的車停在家裡,皮包、鑰匙、手機也在屋內,但人不見蹤影。史考特打電話給丈母娘,問蕾西在不在娘家,丈母娘說不在,史考特冷靜告知:「蕾西失蹤了。」

不幸的是,三個半月後,蕾西的屍體被沖上舊金山灣海岸,一屍兩命,她是被人謀殺後棄置於當地。

史考特在妻子失蹤後的表現讓調查人員認為他涉嫌重大。首先,他的行為實在不像一個心煩意亂的丈夫。想一想,如果是各位懷孕的妻子失蹤,你會有什麼反應。

你會一邊鎮定找人,一邊用手機聊天嗎?你會跑去打高爾夫嗎?你會在太太才失蹤幾天後,就訂閱色情頻道,而且還訂了兩個頻道?你會賣掉太太的車嗎?史考特就做了以上所有的事。

還記得前文說的基準線嗎?我們需要找出什麼樣的行為對這個人來說是正常的。以烤蛋糕這種很普通的事為例,某大學生(這裡就不提他的名字)放假時回家,向父親借奶油,理由是他要到朋友家做布朗尼。這聽起來是個很單純的要求,但父親立刻起疑,直接問兒子是不是要做大麻布朗尼……結果真的是!這位父親怎麼知道?因為他兒子以前從來沒做過布朗尼!兒子的行為偏離基準線,做出不尋常又罕見的事。

總而言之,識破謊言的第一個線索是行為是否不尋常、罕見或不恰當。史考特的行為顯然偏離常態。

警訊 2:朝出口跑

家屬記者會上,記者問史考特是否為嫌疑人,史考特的回應是衝出記者會。

一般人說謊時,通常會因為害怕被抓到而焦慮,感到焦慮時,會想離開當下的情境,以減緩焦慮,史考特正是如此。此外,這也是為什麼騙子經常望著門,查看手錶,還會表示自己想立即結束訪談。有的人身體會朝著出口,或是做出「視覺阻斷」的動作,閉上眼睛想像自己身在他方。

結論是,如果各位問了難以回答的問題,對方的視線開始尋找最近的出口,他可能就是在說謊。

警訊 3:做過頭

柯林頓總統被指控和實習生有染時,在鏡頭前講了一段出名的話:「我要再講一遍,我和那位陸文斯基小姐沒有性關係,我從來沒向任何人說過謊,一次也沒有─從來沒有。那是不實指控,我必須回去繼續為美國人民工作。」

各位大概注意到,柯林頓這段話表現出他急於「回去工作」,也就是警訊2,不過,這段話還透露另一個線索:過分的重複。「我從來沒向任何人說過謊,一次也沒有─從來沒有。那是不實指控。」過分強調是警訊3。

說謊者因為急於表現出可信的樣子,一般會做過頭,不斷重複講「老實講」,或是提起自己的宗教背景。此外,他們可能為了提高社會地位與可信度,不斷提起自己的學經歷,或誰誰誰是他們的朋友。

舉例來說,某些罪犯讓當局起疑的原因,是他們在接受訊問時過於放鬆,甚至靠藥物來達到效果。他們試圖製造一切正常的印象,反而因此露餡。

同樣的,騙子努力製造正常的印象、試圖捏造完美的謊言時,也經常會做過頭。幾年前的一個例子正是如此,荷蘭聲譽卓著的伊拉斯姆斯大學的德克.史密斯特(Dirk Smeesters)是學術界閃耀新星,以驚人速度不斷發表論文,步步高升,研究備受讚揚。

史密斯特如此傑出,我們的同事尤里.西蒙遜(Uri Simonsohn)自然留意到他的論文。由於我們科學家經常被要求分享研究成果,西蒙遜向史密斯特要數據時,史密斯特立刻傳給他。西蒙遜思索數字時,發現有地方不對勁。

史密斯特有一項研究是問人們願意花多少錢購買不同設計圖案的T恤,許多學者都做過類似研究。西蒙遜看著答案分布,發現其他實驗大約八成的答案都是五的倍數,然而,如果數字是隨機產生,大約只有兩成會是五的倍數,西蒙遜注意到史密斯特的數據看起來就像那樣。史密斯特捏造數據,為了讓數據看起來「正常」,提供看似隨機的數字,但他做過頭了。

當然,後續的造假調查沒這麼簡單,不過相關數據讓西蒙遜看到警訊。史密斯特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可信,刻意避開和五有關的整數,試圖讓數據看起來像是真正的受試者提供的答案,反而弄巧成拙。

延伸閱讀:他到底有沒有說謊?從 6 種視線方向,一秒讀懂對方心底話

警訊 4:說的話和肢體語言不合

我們尋找蛛絲馬跡時,也要注意對方說的話與說的「方式」是否一致。陪審團在開庭期間之所以相信席夢娜,是因為她外在給人的感覺符合她說的話。陪審團團長凱琳.艾林─史威克(Caryn Eyring-Swick)表示,這點是陪審團相信她的原因:「她在法庭上並未崩潰或驚慌失措,你看得出她收緊下巴。我們知道傑瑞.拉馬丹做了影響被害人一生的事。」

前奧運英雄瑪麗恩.瓊斯(Marion Jones)就不一樣了。瓊斯在2000年雪梨夏季奧運摘下五面獎牌後,被指控使用禁藥。她召開記者會,否認相關指控,然而她說自己很生氣,但動作和聲音只讓人感受到悲傷的情緒。瓊斯說的話和說的方式搭不起來。

因此,對方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如果他說自己很開心,他真的看起來開心嗎?還是有點難過?如果他說自己很興奮,是否其實看起來有點無聊?

最後,與其問自己對方是否在說謊,我們建議不如問以下這個問題:你完全接受對方的答案嗎?如果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那就挖深一點,有時我們下意識會看到警訊。

找到正確平衡:大膽信任,小心求證

前文提到,如果我們過於輕信,敵人會利用我們;然而,多疑也會交不到朋友,無法得到合作的好處。要在合作與競爭間抓到平衡,我們得敞開心胸,不過也得小心別被占便宜。

雷根總統有一句話很出名,他提到俄國人時說:「大膽信任,小心求證。」我們得相信別人,但也得想辦法讓自己不被騙。

過與不及會發生什麼事?以網路約會為例,前文提過許多人在網路上的資料經過美化,如果我們過於相信自己看到的資訊,會誤以為對方又高、又瘦、又年輕;然而,要是信任感不足,我們永遠不會出門約會。

我們得在過與不及之間抓到平衡,仰賴自己讀到的東西(帶著保留態度),但也得額外蒐集資訊。有時我們得確認他在社群網站的自我介紹,有時得向共同認識的人查證。有的文化甚至會僱用私家偵探調查潛在交往對象的身家背景。

另一個避免過與不及的方法則是遵守標準程序。政策、手續與程序有時雖然麻煩,但可以讓我們提高警覺心,不至於被騙。

(本文出自《朋友與敵人:哥倫比亞大學╳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暢銷新裝版)》,時報出版)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朋友與敵人:哥倫比亞大學╳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暢銷新裝版)

成功 Success > 目標管理
feature picture
陳姿伶製圖

寫下你的 2026 夢想清單:用原子習慣累積 365 天小勝利,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2025-11-0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 年來到尾聲。每年到這個時刻,總會冒出一句熟悉的想法:明年,我想過得更好。

但什麼叫「更好」?是更健康?收入更穩?心情更平靜?或是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能力?

如果沒有策略,「更好」常常只會停留在願望。今年,我們換個作法,用能執行、能追蹤、能累積的方式,踏實帶你走向 2026。

向大谷翔平學習: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

棒球巨星大谷翔平曾用九宮格清晰規劃自己的訓練與目標,完成投打二刀流的成就,並多次榮獲 MLB MVP。同樣,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也借助類似的目標管理方法,精準掌控技術與心態,在奧運舞台上奪得銀牌。

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具體化目標,並持續行動。

這也正是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理想生活實踐模版」 的核心精神:這套模版並非僅僅是一張表單,而是專為目標管理與實現設計的全方位實用工具。

它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功能,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行動,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累積成可見成果。

九宮格設計理念:從抽象到具體,畫出你的夢想藍圖

經理人

在我們的模版中,九宮格是將夢想拆解為具體行動的關鍵工具。首先,你需要在格子的中心寫下最核心的夢想,例如「2026年加薪」或「學會第二外語」。接著,將這個夢想拆解為 4 大面向:

屬於自己的計畫: 專注於提升個人技能。
與他人相關的目標: 例如促進合作或建立深厚人際關係。
具體可衡量的成就: 像是考證照、優化履歷表,讓進步變得可見。
無形但深具價值的追求: 比如改善情緒管理或建立正向心態。

經理人

為了協助你思考,我們設計了 2 種九宮格邏輯:

1.放射型思考: 適合初期發想,無需拘泥順序,將所有相關的想法填入九宮格。這種水平式的思考,能激發你的創意靈感,從而找出未曾考慮的目標或行動計畫。

2.螺旋型思考: 適合具體執行階段,從核心目標開始,順時針依次填寫各步驟,建立因果關係,使目標的拆解更有深度。

理想生活實踐模版設計了「AI 目標規劃師」ChatGPT小助手。
陳姿伶製圖

AI 規劃管理師:透過提問釐清思緒,拆解目標與步驟

如果你在規劃時卡關,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 ChatGPT 小助手「AI 規劃管理師」,頁面上設有兩個選項:「工作目標拆解」 與 「生活目標拆解」,針對不同面向提供貼心的支持。例如,點選「工作目標拆解」後,GPTs 小助手將引導你輸入以下資訊:

產業與職位: 目前在哪個產業?擔任什麼職位?
工作內容: 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有哪些?
目標描述: 希望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其他背景資訊: 目標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資源、技能或挑戰?

根據你的回答,「AI 規劃管理師」會幫助你拆解出 8 個適合的子目標,並提供具體行動指引,讓方向與步驟更清楚。

每日習慣追蹤:累積微小成就,見證巨大改變

善用每日追蹤,輕鬆培養原子習慣.jpg
陳姿伶製圖

如果九宮格是你的目標地圖,那麼每日習慣追蹤就是實現目標的動力來源。許多人在開始目標管理時,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克服惰性。

我們的模版不僅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習慣打卡系統,還加入了一項充滿趣味與激勵的設計:根據完成率,讓你的數據以花朵的形式呈現。

每日打卡建立好習慣,朝理想生活邁進.jpg
陳姿伶製圖

你可以寫下「每天運動 20 分鐘」、「早晨冥想 5~10 分鐘」等想要培養的原子習慣。每天完成後,只需在方格內打勾,就能立即看到數據變化,得到成就感。

隨著完成率逐步提升,一朵小芽會慢慢成長,最終開展成一朵盛開的花朵,象徵你在習慣培養路上的累積與突破。這項設計不僅提升了記錄過程的趣味性,更讓數據從冷冰冰的數字,轉化為溫暖的視覺回饋。

同時,進度視覺化圖表也能幫助你清晰檢視每週、每月的習慣達成率,即使偶有波動,整體數據仍然展現你的堅持與努力。

復盤日記:每天的溫暖對話與反思

透過每日情緒、行動與反思紀錄,追蹤進步與調整方向。
經理人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少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在復盤日記中,除了「心情指數」、「睡眠狀態」這些反映身心健康的欄位,我們特別設計了以下提問:

值得讚美自己的 3 件事: 寫下讓你感到自豪的小事,大方的給自己一個肯定。

經歷 3 件美好的事物: 也許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他人一句貼心的問候……,透過記錄,將溫暖的瞬間重新珍藏。

今天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把這一欄當成心願清單,像是「多花幾分鐘陪伴家人」、「面對壓力記得深呼吸」,每一個改善的想法,都是邁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寫什麼,我們在模板中設計了小錦囊,只要跟著提示走,就能幫助你反思過去、挖掘生活中的動力來源,讓每一天都成為邁向夢想的墊腳石。

你的 2026,從寫下第一格開始

經理人

這份「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不僅是一份工具,更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指南。搭配「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幫助你從目標的構想到具體實踐,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

今天就開始,寫下你的第一個九宮格,打卡你的第一個好習慣,記錄你的第一份復盤日記。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年後,你所繪出的夢想清單,會變成最動人的故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