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失去觀眾喜愛!迪士尼如何擺脫「毛毛蟲效應」、開闢動畫以外的新戰場?


創立於 1923 年的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之所以能發展成全球化的家庭娛樂和媒體巨頭,歷經九十餘年而不衰,靠的就是打破「毛毛蟲效應」的影響,不斷創新發展,成就其輝煌。
1923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展現出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與其兄弟洛伊.迪士尼(Roy Edward Disney)共同成立了迪士尼兄弟工作室。接下來的 4 年中,華特精心打造的動畫短片《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系列,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華特沒有做那隻困於原地的毛毛蟲,他開始尋找新的樹葉,最終於 1927 年,創造了幸運兔奧斯華(Oswald the Lucky Rabbit),繼而陸續製作了 26 部動畫電影。
也是在此時,華特發現了影片發行商們玩弄心機刻意壓價。他不願逆來順受、受制於人,於是在仔細研究了雙方的合約之後驚訝的發現,奧斯華的版權及相關權益並不屬於自己。發現這個結果的華特深刻的意識到,要掌握主動權,就要擁有對作品的絕對控制權。華特開始思考工作室未來的走向,試圖尋找更多、更大、更好的「葉子」。1928 年 11 月,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迪士尼製作的第 3 部電影《米老鼠》(Mickey Mouse)一炮而紅。迪士尼進入了壯大的階段。
1970 年代,隨著華特.迪士尼的去世,迪士尼開始困於慣性思維,無意識的步入了邯鄲學步(按: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的階段,逐漸喪失了把握市場風向和時代變遷的敏銳嗅覺,失去了大量的青少年和成人觀眾群體。就在這時,新執行長麥可.丹曼.艾斯納(Michael Dammann Eisner)、公司主席弗蘭克.威爾斯(Frank Moor-house),和電影公司主席傑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三巨頭的出現,讓迪士尼慢慢轉變思維,開始了創新變革。
此後,迪士尼開始向更多領域擴展,先後擁有了 10 家電視臺、21 家廣播電臺、7 家日報及 4 家有線網路的所有權,同時擴展其海外業務,將公司延伸到了亞太、歐洲、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其業務也從最初的動畫電影擴展到五大板塊,包括媒體網路、主題公園及度假區、影視娛樂、消費品和互動娛樂。
仔細分析迪士尼公司的成長及業務擴展,可以看到無處不閃爍著創新思維的光芒。正是不囿於陳舊模式、不固守過往成就的思維,勇於創新,才讓迪士尼公司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公司的收益不斷增長。
以動畫為根基,迪士尼將業務範圍不斷擴大
以迪士尼公司的動畫製作來看,該公司對其起家的動畫電影的製作,一貫保持其特色的同時,不斷創新。繼 1928 年的動畫片《汽船威利號》(Steamboat Willie)推出著名的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等系列形象後,迪士尼為了創新發展,進行了不斷的努力。
為此,該公司建立了一套「創新知識管理流程」,用一整套經過長期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業務流程、知識管理和創作框架,使每一個參與工作的人員都能夠輸出自己的智慧,在企業的創新管理中發揮個人魅力和智慧,給動畫影片融入新的元素,也令其動畫製作保持著持續創新的源泉。同時,動畫創作技術也力求不斷創新。
1937 年,迪士尼發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劇情的長篇動畫電影《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40 年,迪士尼製作的影片《幻想曲》(Fantasia)又成為第一部擁有視覺效果的音樂劇作,2016 年製作的《動物方城市》(Zootopia)大量採用了 keep-alive 技術,讓景物更加逼真。
不僅如此,迪士尼的動畫還考慮與其業務全球化的對接,對節目進行了全球化處理,使之為全世界的觀眾所接受,比如有取材於中國民間故事的《花木蘭》(Mulan),取材於英國戲劇的《哈姆雷特》(Hamlet)等。正是因為不斷創新,經典動畫也成為迪士尼最主要的象徵,而迪士尼也因此成為動畫電影的領軍人物,引領世界動畫電影的潮流。
除了在動畫製作上創新,迪士尼還在公司業務範圍上不斷拓展,而不是固守起家的動畫製作。該公司還在動畫電影的基礎上,擴展了主題樂園及度假區,將動畫中的角色和魔幻表現手法,與遊樂園功能巧妙的結合起來,既達到讓其動畫深入人心,也利用其他的形式,收穫更大的利益。據統計,2016 年迪士尼營收中,主題樂園收入達 169.74 億美元,占迪士尼總營收的 30%。
當迪士尼的主題樂園繼美國之後擴展到海外時,其動畫衍生品也相應被推出,於是迪士尼又獲得了一條發展之路。透過授權方式,迪士尼與一些知名的服裝、玩具企業合作,讓自己的迪士尼連鎖商店擴展到海外,成為其消費品業務中的重要部分,也讓迪士尼品牌延伸至零售業。
借助於創新思維,迪士尼擺脫了「毛毛蟲效應」的影響,為企業建立了一條密切關聯的產業鏈,使自己具備了巨大的核心競爭力,並讓企業獲得了巨大的效益。2016 年,迪士尼全年營收為 556.32 億美元,市值達到 1533 億美元,成為全球眾多文化娛樂企業的發展目標。
(本文出自《曼德拉效應》,大是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