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產品與專案
feature picture
pixabay

曾失去觀眾喜愛!迪士尼如何擺脫「毛毛蟲效應」、開闢動畫以外的新戰場?

2024-01-03 玄慧雯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所謂「毛毛蟲效應」,就是指盲目跟從習慣和思維慣性而做出反應,並導致失敗結果的現象。這一心理效應是由法國昆蟲學家尚-亨利.法布爾(Jean-Henri Fabre)的實驗中得出的。

創立於 1923 年的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之所以能發展成全球化的家庭娛樂和媒體巨頭,歷經九十餘年而不衰,靠的就是打破「毛毛蟲效應」的影響,不斷創新發展,成就其輝煌。

1923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展現出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與其兄弟洛伊.迪士尼(Roy Edward Disney)共同成立了迪士尼兄弟工作室。接下來的 4 年中,華特精心打造的動畫短片《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系列,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華特沒有做那隻困於原地的毛毛蟲,他開始尋找新的樹葉,最終於 1927 年,創造了幸運兔奧斯華(Oswald the Lucky Rabbit),繼而陸續製作了 26 部動畫電影。

也是在此時,華特發現了影片發行商們玩弄心機刻意壓價。他不願逆來順受、受制於人,於是在仔細研究了雙方的合約之後驚訝的發現,奧斯華的版權及相關權益並不屬於自己。發現這個結果的華特深刻的意識到,要掌握主動權,就要擁有對作品的絕對控制權。華特開始思考工作室未來的走向,試圖尋找更多、更大、更好的「葉子」。1928 年 11 月,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迪士尼製作的第 3 部電影《米老鼠》(Mickey Mouse)一炮而紅。迪士尼進入了壯大的階段。

延伸閱讀:成立百年的迪士尼,憑什麼持續收服顧客?靠一份家常早餐,就創造畢生難忘的體驗

1970 年代,隨著華特.迪士尼的去世,迪士尼開始困於慣性思維,無意識的步入了邯鄲學步(按: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的階段,逐漸喪失了把握市場風向和時代變遷的敏銳嗅覺,失去了大量的青少年和成人觀眾群體。就在這時,新執行長麥可.丹曼.艾斯納(Michael Dammann Eisner)、公司主席弗蘭克.威爾斯(Frank Moor-house),和電影公司主席傑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三巨頭的出現,讓迪士尼慢慢轉變思維,開始了創新變革。

此後,迪士尼開始向更多領域擴展,先後擁有了 10 家電視臺、21 家廣播電臺、7 家日報及 4 家有線網路的所有權,同時擴展其海外業務,將公司延伸到了亞太、歐洲、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其業務也從最初的動畫電影擴展到五大板塊,包括媒體網路、主題公園及度假區、影視娛樂、消費品和互動娛樂。

仔細分析迪士尼公司的成長及業務擴展,可以看到無處不閃爍著創新思維的光芒。正是不囿於陳舊模式、不固守過往成就的思維,勇於創新,才讓迪士尼公司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公司的收益不斷增長。

以動畫為根基,迪士尼將業務範圍不斷擴大

以迪士尼公司的動畫製作來看,該公司對其起家的動畫電影的製作,一貫保持其特色的同時,不斷創新。繼 1928 年的動畫片《汽船威利號》(Steamboat Willie)推出著名的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等系列形象後,迪士尼為了創新發展,進行了不斷的努力。

為此,該公司建立了一套「創新知識管理流程」,用一整套經過長期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業務流程、知識管理和創作框架,使每一個參與工作的人員都能夠輸出自己的智慧,在企業的創新管理中發揮個人魅力和智慧,給動畫影片融入新的元素,也令其動畫製作保持著持續創新的源泉。同時,動畫創作技術也力求不斷創新。

1937 年,迪士尼發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劇情的長篇動畫電影《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40 年,迪士尼製作的影片《幻想曲》(Fantasia)又成為第一部擁有視覺效果的音樂劇作,2016 年製作的《動物方城市》(Zootopia)大量採用了 keep-alive 技術,讓景物更加逼真。

延伸閱讀:迪士尼內部工作手冊揭密!遊客弄丟的戒指,他們是這樣找回來的

不僅如此,迪士尼的動畫還考慮與其業務全球化的對接,對節目進行了全球化處理,使之為全世界的觀眾所接受,比如有取材於中國民間故事的《花木蘭》(Mulan),取材於英國戲劇的《哈姆雷特》(Hamlet)等。正是因為不斷創新,經典動畫也成為迪士尼最主要的象徵,而迪士尼也因此成為動畫電影的領軍人物,引領世界動畫電影的潮流。

除了在動畫製作上創新,迪士尼還在公司業務範圍上不斷拓展,而不是固守起家的動畫製作。該公司還在動畫電影的基礎上,擴展了主題樂園及度假區,將動畫中的角色和魔幻表現手法,與遊樂園功能巧妙的結合起來,既達到讓其動畫深入人心,也利用其他的形式,收穫更大的利益。據統計,2016 年迪士尼營收中,主題樂園收入達 169.74 億美元,占迪士尼總營收的 30%。

當迪士尼的主題樂園繼美國之後擴展到海外時,其動畫衍生品也相應被推出,於是迪士尼又獲得了一條發展之路。透過授權方式,迪士尼與一些知名的服裝、玩具企業合作,讓自己的迪士尼連鎖商店擴展到海外,成為其消費品業務中的重要部分,也讓迪士尼品牌延伸至零售業。

借助於創新思維,迪士尼擺脫了「毛毛蟲效應」的影響,為企業建立了一條密切關聯的產業鏈,使自己具備了巨大的核心競爭力,並讓企業獲得了巨大的效益。2016 年,迪士尼全年營收為 556.32 億美元,市值達到 1533 億美元,成為全球眾多文化娛樂企業的發展目標。

(本文出自《曼德拉效應》,大是文化 )

相關文章

曼德拉效應

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氣機科技

科學與氣功:實證30年,氣場影響身心狀態的最佳實踐

2025-07-24 經理人 X 氣機科技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現代醫學與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氣功這門源自古代中國,結合呼吸與身體運動,似乎經常被視為一種難以證明,且帶有神秘色彩的民間傳統技法。然而,台灣大學前校長、電機工程專家李嗣涔博士,卻秉持一貫嚴謹的科學方法,專注投入對氣功的研究,試圖解答這項古老技藝是否能經得起現代科學的檢驗。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理解氣功與科學的關係,李博士跟進潮流,以現代人最常使用的平台Youtube主持課程,首支影片《李嗣涔博士研究公開|科學氣功 Ep.1》不僅介紹氣功的歷史背景,更透過腦波實驗、實際數據與理論推演,試圖建立一座連結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橋梁。

氣功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氣功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根基可以追溯至數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它並非單一體系,而是融合了道家、佛家與中醫等不同思想脈絡,逐漸發展出一套以「氣」為核心的修練方法。李嗣涔博士指出,早在《黃帝內經》時期,就已有對氣的描述與應用,並延伸至導引、吐納、靜坐等練習形式。

20220406_李嗣涔博士_002.jpg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名譽教授李嗣涔博士
氣機科技

因此當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找尋氣功起源時,經常發現氣功被用於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甚至作為修道成仙的手段。儘管這些說法在當代社會中聽來略顯玄妙,但若從文化與哲學層面來看,氣功反映的是古人對「人與自然共生共振」的體悟。而李博士正是從這樣的觀點出發,嘗試將氣功還原為一種可觀察、可量測的人體經驗。

氣場與身體情緒的即時變化

為了將氣功由主觀體驗推進為客觀科學,李嗣涔博士著手進行了大量腦波觀察實驗。 首先,他注意到氣功練習後的健康改善,尤其是長期困擾的咳嗽明顯減緩。他強調,這種效益不是短期心因性反應,而是經歷近四十年持續練功的長期觀察成果。

此外,更具說服力的是一系列具體實驗數據。例如,在靜坐練功過程中,透過儀器測得身體表面振波高達正常狀況的十倍以上;手掌與臉部的溫度也明顯上升,這與微血管擴張、氣血流動改善有關,顯示氣功對自主神經系統產生影響。

更令人矚目的是腦波的變化。李博士團隊利用視覺刺激儀器,引導腦波進入 Alpha 波狀態,證明透過氣功練習可以改變大腦活躍區域與頻率。這種腦波共振原理,與冥想、正念訓練中 Alpha 波或 Theta 波的穩定輸出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也因為過度刺激可能誘發癲癇等風險,他們強調練功須依正確指導進行,切勿盲目模仿。

圖一.jpg
【李嗣涔博士研究公開|科學氣功 Ep.1】
氣機科技

氣功不僅在能量輸出方面受到關注,還延伸至過敏治療的實驗應用。李博士透過「信息水」與壓手測試找出過敏原,並搭配按摩經絡、穴道處理過敏反應,顯示氣功與中醫理論之間有深刻聯繫。治療後經過飲食禁忌,患者症狀改善,再次驗證其實用價值。

氣功與現代科學的對話

氣功的實驗性發展,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氣」的本質。過去,人們可能認為「氣」是一種玄學概念,如今,在紅外線測量儀、腦波儀與熱感測器的輔助下,科學界開始逐步建立起一種新的詮釋框架:氣或許是一種人體能量輸出的特定頻率,透過身體訓練可以被誘導、被觀測,甚至應用於調理。

李博士特別強調兩類「外氣」的存在其一是「調理之氣」,有助於氣的流通與內部平衡;其二則與紅外線放射有關,可促進微血管的舒張與再生。這種能量不是肉眼可見的,但在科學儀器下展現出穩定特徵,象徵氣功與物理現象的首次會合。在此脈絡中,氣功不再只是文化遺產,也不只是替代療法,而是提供現代科學一個突破物質限制、理解生命整體性的新視角。

氣功的未來在「理解」而非「迷信」,因此李博士的影片課程並非單一答案,而是一種視角的轉換,帶領大家從「氣功是否真的存在?」的懷疑論,轉向「氣功如何被理解與解釋?」的開放式探索。他的研究不僅拓寬了科學的邊界,也提醒我們,許多傳統智慧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並非只是憑空捏造,而是有其內在邏輯與經驗基礎。

而對當代身心狀態普遍失衡的人來說,這樣的研究不只是補足醫療體系的空白,更像是一道召喚,提醒我們重新關注自身能量的流動、情緒的平穩與身體的回應。當我們開始覺察與鍛鍊氣場,也就開始學會與內在相處的方式。氣功不只是練身,更是練心,或許它最終帶來的,不只是病痛的緩解,而是一種更持久的、與自己和諧共處的日常能力。

對今日處於高壓與資訊過載環境下的人們而言,這些氣功實驗不僅提供醫療輔助的可能性,更重新喚醒我們對「身心整合」的深層需求。在長期失眠、焦慮與專注力障礙成為常態的當下,氣功所開啟的,是一條回歸自我覺察與能量修復的路徑。它讓我們重新思考:健康不只是數據與指數的穩定,更是我們與自身氣場之間,是否能保持穩定、清明與平衡的狀態。

0N0A5268 (1)_0.jpg
完成以下指定任務,即有機會獲得氣機科技高價值好禮!
氣機科技

✨ 7月來場能量探險遊戲 ✨

抽獎黑科技神器
就是你!加入李博士的能量獵人團,潛入 5 支YT影片尋找隱藏線索,答題蒐集碎片,就能抽 Aqive 氣機科技 #限量黑科技神器!

① 加入 Aqive 官方 LINE@ → 留言「能量獵人」
② 看影片解任務 →獲得1枚碎片
③ 集滿3枚碎片 → 抽獎限量科技神器!

Aqive 能量贈品:
隨機抽獎,只要過3關即可參加!
✯《晶炁 》3 位 ✯《盒炁 》2 位 ✯《撓定 Vita 》1 位

活動期間|7月開始,將於8月抽獎並於 LINE 公布中獎名單!

▶ 進入 LINE@ 任務入口|lin.ee/E0i2NFK
▶ 立即觀看五支影片|https://tw.psee.ly/7rc432

515142788_1085165227008181_6718326894584525334_n_0
氣機科技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