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Alexandra Modes on Unsplash

LINE 通訊錄中該留下的人、和必須刪除的人,如何分辨?

2024-04-09 佐野創太SANO SOTA

這是某軟體公司的業務經理 P 小姐的故事。

P 小姐先前懷著「沒有退路」的決心,轉職到一家正值成長期的公司擔任人資。她的工作經驗和管理能力,都獲得了高度評價,乍看之下,她的轉職經驗相當成功。

然而,在經手過幾次面試之後,她實在無法遵從公司的人才招募方針,於是短短 3 個月就離職了。

P 小姐在三十多歲的年紀面臨第四次轉職,這時,前一份工作的社長透過社群帳號與她聯繫:「妳在新公司待得如何?因為是 P 小姐,我有點在意妳會不會過度努力了。等狀況穩定下來,要不要一起吃頓午餐呢?」

一起用餐時,P 小姐老實的對告知社長:「我已經離職了。」接著,社長對她說了以下這段話:「看似失敗的歷程,如果用稍微長遠的目標來看待,說不定是成功的開始呢,雖然妳現在應該很難這麼想啦。怎麼樣?要不要回我們公司上班? 不過,要妳馬上就回來可能不太容易,過 2 個月之後再說如何?」

社長給了她回鍋工作的錄取通知。當經理職的員工要離職時,有些經營者根本不會允許他們,利用這份影響力再次回鍋工作。時至今日,即使每年大約有 300 萬名的轉職者,擁有「轉職=背叛」的想法,這依然是社會上根深柢固的價值觀。

儘管如此,這位社長仍舊認為 P 小姐是公司的必要戰力,而 P 小姐也接受了他的邀請。如今,她加入業務經理的行列,也兼任執行原本就有興趣的人資工作。

P 小姐鬆了一口氣,她告訴我:「原本如果這樣下去,我會給剛出生的孩子、為了兼顧育兒和工作而疲於奔命的先生帶來困擾,社長真的幫了我一個大忙!畢竟當時我正急著要換工作呢。」

若能事先為「連結」加溫,在危急時刻也會成為你的救命繩。

延伸閱讀:員工離職後想回來,該再次錄用嗎?我用「回鍋人才」的經驗談

原以為是「連結」的關係,竟變成「阻礙」

擔任工程師的 Q 小姐,已經拿到某家知名 IT 企業的 Offer 了。知道這件事的前輩工程師 R 小姐,開始威脅 Q 小姐要拒絕該公司的錄取通知。

「我在那家公司可是有熟人的喔。雖然不知道妳面試時是說了什麼,但我醜話說在前頭,這個業界很小,妳最好在風聲傳開之前就先拒絕錄取,知道嗎?」

Q 小姐剛進公司時,R 小姐是負責指導她在職訓練的前輩,因此 Q 小姐對 R 小姐有情份。因為「過於在乎他人」的個性,讓她決定拒絕新公司的 Offer。

她如此描述當時的後悔心情:「想當初,R 小姐也是個好人,會教我新的技術,不斷的指導我學會不熟悉的事物。可是,自從我和其他前輩的關係變得融洽之後,她的態度就不一樣了。R 小姐對自己人的指責多了起來,常對我說:「妳應該更謙虛一點才對!」之類的話。

我應該早一點跟她切斷關係的,而且那樣的工作機會實在很難得。我一個月來悶悶不樂,差點罹患失眠症了。」

人際關係的恐怖之處,就在於「原本以為是連結的關係,竟變成阻礙」。

重點,辨別你的人際關係特性

如何分辨人際的「連結」和「阻礙」?在職場上,並不是「我只要跟喜歡的人一起工作」、「討厭的人就敬而遠之」這麼簡單。

有些公司認為,「和不喜歡的人也能相處融洽的能力」也是一種溝通能力。因此,請你運用以下的 4 個重點辨別「連結」與「阻礙」:

  1. 持續幫助你往未來邁進的人,是「連結」。把你拖回過去,現在又試圖阻止你的人,是「阻礙」。

  2. 引發你的真實心聲和「喜歡」情感的人,是「連結」。激發你的罪惡感、恩情義理的人,是「阻礙」。

  3. 挑戰結束之後,在你失敗了、狀態不好的時候也願意聲援你的人,是「連結」。只願意在你成功了、狀況順遂的時候與你交好的人,是「阻礙」。

  4. 如果你覺得「這個人我喜歡」,那就是「連結」。如果你覺得「好討厭他」,或是「雖然不喜歡,但他很照顧我」,因而感到悶悶不樂,那就是「阻礙」。

平時多多累積「連結清單」,遇到緊急狀況發生時,這些人際關係就可能成為幫助你的強大夥伴。

對外宣稱「我打算離職」,讓真正的人際關係現形

具體上該怎麼做,才能夠區分出「連結」和「阻礙」呢?在某些狀況下其實是難以判定的,我會建議你,宣告「職涯的下一階段」。

「我打算要離職。」
「我有興趣要發展副業⋯⋯」
「我有一個自立門戶的夢想!」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就能知道對方是不是真正的連結,試著觀察那些聽到宣言的人,會產生怎樣的反應。也許有些人會出言阻止:「你最好放棄這個念頭。」當你聽見對方這麼說,讓你認為「這個人只是在嫉妒我」、「他只是因為過去曾經失敗,才會不希望我成功吧」,這些人就能放進「阻礙清單」。

延伸閱讀:有沒有好好離職,會影響下一份工作!談離職的四要、四不要

有時「阻礙」,也會轉化成「連結」

當對方告訴你「最好放棄吧」,也許他真正的本意是「我很支持你換工作,但如果是因為那個理由而離職,會不會陷入反覆離職的狀態呢?」這時候,他是要把「你打算做出的選擇」,轉化為「更好的選擇」。願意給你這種提議的人,要視他為「嚴格的老師」,將他放進「連結清單」。

人際關係還真是複雜,我也一直有這樣的煩惱。原本以為是「連結」的人,後來成了「阻礙」,或者原本以為是「阻礙」的人,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連結」。

我有很多無法辨別的經驗。在我第一份工作滿一年後要離職時,主管與我深談了 3 個小時,他告訴我:「現在應該還不是時候」。當時的我心想:「都已經是決定好的事了,你別多嘴好嗎?」儘管他說:「明年公司會展開新事業,現在正是把你訓練成負責人的時機。」我卻覺得「這是要挽留我嗎?」完全聽不進去。

懷著這樣的想法,我在轉職後一個月就離職,沒了工作。這時候,對我說:「如果想回來的話,我再幫你往上匯報」的人,也是這一位主管。

「原本以為是阻礙,有時候會變成連結。」 我思考著這句話。

(本文出自《跳出離職迴圈》,好的文化)

相關文章

跳出離職迴圈:掌握3筆記╳釐清真實想法,跳槽成功與翻轉職涯人生!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