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xFrame

別用先發制人的道歉來解決衝突!想好好和解,別小看謝罪的順序跟儀式

2024-08-09 麥克‧諾頓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我們把事情搞砸時──傷害了朋友,而且是我們錯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每個遇到兩個孩子爭吵的家長、教練或老師都知道該怎麼做。首先且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道歉。 道歉是解決衝突的首選方案。

但道歉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僅僅說一句「對不起」是不夠的。最有效的道歉就需要遵循一種儀式的順序和模式。用於解決鄰里之間糾紛的道歉方法不外乎這十種必要元素:道歉聲明(這是大多數人講完就停下來的地方)、說明過錯、承擔責任、嘗試解釋過錯、表達情感、處理對方的情緒或損害、承認過錯、承諾不再犯、提供補償、請求接納──正式請求對方接受道歉。以「如果我的行為讓你受到了傷害,我很抱歉」開頭的道歉,就是無法承擔責任,承認過錯。這並非承認自己的行為是錯的,而是暗示被冒犯的人反應過度。

這個區別涉及了成功道歉的一個核心概念──讓對方感覺你理解他,並明白他為什麼會受傷。衝突解決的專家用「成熟度」(ripeness)來描述一個人是否準備好接受道歉──而要達到這個成熟度,我們需要感覺到對方確實理解了那股疼痛。

延伸閱讀:遇到職場 PUA 該怎麼辦?3 招對付愛貶低、挖苦人的同事

先發制人的道歉彷彿沒說過

在一項研究中,受試者被要求回憶自己曾被冒犯的時刻,結果顯示,在道歉之前,冒犯方必須先滿足一些其他需求,例如「詢問問題好了解我在說什麼」以及「理解我的感受和看法」。不幸的是,先發制人的道歉在現實生活和大眾文化中太常見了。當電視上的兩個父親突然試圖承擔責任時,有人這樣對托尼.索普拉諾(Tony Soprano) 說:「你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說抱歉。」而荷馬.辛普森(Homer Simpson)也聽到:「你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道歉。」理解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當人們在未理解之前就道歉,那句道歉通常會被視為無效,彷彿根本沒有說過。

成功傳達的道歉可以讓我們開始走上調解的路,但通常這只是第一步而已。這可能正是為什麼有這麼多文化會有一些動作,把這些動作當作調解的跳板。如果要說有什麼單一動作可以同時帶有理解和善意,那就是握手。如果你能真誠地道歉並握手,這個簡單的動作往往比言語更有說服力。

和解儀式的重要性

握手是我們最普遍的儀式之一「簡潔」,但卻有著心理學上的影響力──可以應用在多種場合,從與親家見面到在棒球比賽上展現運動家精神,從協商的開始與談判結束,都少不了它。國際政治也有隱藏的握手角力──特別是偶然出現的握手禮儀犯規。

二○○五年,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在與斯洛伐克官員握手時忘記脫手套,無意中冒犯了對方;二○一三年,哈桑.羅哈尼(Hassan Rouhani)3 拒絕與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握手,當時被認為是「歷史性的不握手」,並被認為「不可避免地破壞了協商關係」。另一方面,成功完成握手儀式通常會被視為友好的證據。二○一四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唯一的目的就是握手,媒體指出這個「小動作具有重大意義」。

而如此平凡的動作是怎麼蘊含如此大的重要性呢?正如瑪格麗特.愛特伍德(Margaret Atwood)4 所說:「在視線交錯、言語交流之前先碰觸到對方,這是第一個語言,也是最後一個,而且這動作總會表明真相。」握手是任何人在任何場合,只要面對面就能完成的動作。握手的起源模糊不清,但最常見的兩種解釋皆反映了簡單和平等:一是兩隻手的交握象徵不可破壞的誓言;二則是乏味但實際一點的說法是,握手就可以確保對方手裡沒有藏著匕首。

而如今,我們袖子裡已經不再藏有匕首了。那麼,為什麼我們還在握手呢?

在一段緊密的關係裡──比如家庭或婚姻關係──自然會有信任存在:我想了解你的想法,也相信你在試圖了解我的想法。但這種信任不見得會在陌生人之間出現,而握手就表明了,即使我們彼此不認識,還是願意互相交流。這可以減少緊張,開始建立起關係。

也就是說,在開始和每個遇到的人握手之前,你可能需要和朋友練習,因為老祖宗說,堅定的握手才是尊重。在一項研究中,學生在模擬求職面試開始前握了手,那些「握力不足」或「握的時間很尷尬」的學生,都被對方評為比較消極,甚至被認為不太適合這個職位。

延伸閱讀:握手背後隱含個性:8種主要類型,知道別人是怎樣看你

握手是我們用來建立信任的小儀式之一,我們還會用很多其他簡單的動作來尋求理解或和解,每個動作都有其背後的道理。比如擊掌。儘管現今擊掌如此廣泛流行,但這其實是一九七七年由棒球選手達斯底.貝克(Dusty Baker)發明的儀式。他在擊出全壘打後,看到一位隊友舉起雙手,便決定跟對方拍一下。這樣一個當時隨意的動作傳開後,進一步變成了有意義的儀式。

或是一個簡單的擁抱。當我們擁抱一個朋友,其中的化學效應是很深遠的。一開始我們會「在肌肉緊繃和放鬆之間,以環形姿態做出平順的彎曲移動」──但是當擁抱時間過長時,我們便會退開或拍拍對方的背部快點結束。

再比如一個輕鬆的散步。為什麼全世界的國家領袖會一起散步呢?為什麼美國總統會和國會代表逛玫瑰園呢?即使只是並肩走路,也能緩和互動並促進合作。研究指出,當人們並肩行走時,他們的動作會自然而然地同步,進而體驗到「共享的關注」(看著相同的事物),這有助於他們開始理解彼此的觀點。

道歉、握手和擊掌都有它們的作用,但許多衝突仍需要更強有力的解藥。和解儀式不僅是我們努力理解彼此、尋求和諧、達成共識,也是將不同群體聯繫在一起的重要途徑。

(本文出自《儀式效應》,商周出版 )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儀式效應:超越原子習慣的日常儀式,讓你的關係、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