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Leonardo ai

「抱歉,我忘了」容許這句話出現,代表你的組織大有問題!

2024-08-21 安藤廣大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機制化有個大前提,就是要「遵守期限」。要先能做到最基本的遵守期限,機制才有辦法發揮作用。

以「報告、聯繫、商量」為基礎,總之必須徹底遵守期限,否則就無法有任何進展。

舉例來說,假設某項工作已經設定好截止期限,若下屬事先已經知道這樣的時間估算太樂觀,很可能會趕不上期限,就必須及時回報並提出「目前的工作量實在很大,請允許我更改截止期限。」之類的請求。

延伸閱讀:主管千萬不要自己埋頭苦幹!5 招「借力使力」管理術,讓團隊幫你解決問題

組織不能容許「抱歉,我忘了」

那麼,這樣的習慣是否已普及於你的組織中呢?

只要確認「抱歉,我忘了」這一藉口能否被接受,便可得知。

這句話也許來自你自己、來自下屬,又或是來自主管,而且可能發生在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下。在一個可以讓人說「我忘了」的環境中,機制是無法發揮作用的。

工作不可能沒有截止期限,沒有期限的工作就只是「興趣」罷了。

「那件事處理得怎樣了?」
「抱歉,我忘了。」

當這樣對話顯得理所當然時,那就糟了。

首先,有可能是因為「責任分配不明確」的關係。

任何工作都具有同樣的結構,有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每個人各自分擔不同任務,並設定截止期限,然後於落實「報告、聯繫、商量」情況下,全體一同往前邁進,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下屬要執行被指派的任務,並在工作的同時,向主管報告狀況。

「為什麼不早說?」
「抱歉,因為覺得當時的氣氛好像不適合說……」

若是有像這樣的溝通,就會有改善的餘地。這類例子經常在與「心理安全感」有關的情境中被談論到,但這其實存在著更基本的問題。

「我會努力記住。」
「下次不會再忘記了。」

僅靠這樣的回答是無法解決問題。

如果是主管指派工作給下屬,一定要同時決定具體的期限。例如,「請在○月○日的 17 點之前完成。」

此外,為了避免到了當天 17 點下屬才報告說:「對不起,來不及完成。」還要叮嚀下屬:「如果知道會來不及,請務必及早於截止期限之前通知我,並同時報告何時能完成。」

要像這樣「徹底落實截止期限的絕對性」,從而做好組織機制化的準備工作。

延伸閱讀:管理者的任務只有 4 件事!超過這個範圍,主管就不該做

「無視規則」摧毀團隊的瞬間

「如果太陽升到最高點時還沒登頂,就要立刻原路折返。」據說,專業的登山者都能夠果斷地做出這樣的判斷。

由於會有像是「明明就快到了。」、「好不容易來了,真是可惜。」

這樣的個人情緒,所以要透過「機制」來做出明確的決定。然而,這樣的判斷,外行人是做不來的。

若是沒有人負責下判斷,情況會如何呢?

常常會變成多數決,或是隨當下氛圍決定。例如,「嗯,應該到得了吧!」也就是,採取精神論而忽視規則。

萬一有人因此受害,大家很可能就會以「這是全員一起做的決定」為藉口來逃避責任。

雖說大部分工作都與人的生死無關,但其基本原理仍與此相同。敷衍隨便的決策方式,就算是一群「外行人」也做得出來。真正的專業會決定規則,畫出界線,並徹底遵守機制。

(本文出自《機制化之神》,悅知文化 )

繼續閱讀 團隊管理
相關文章

機制化之神【2024年日本最暢銷經營管理TOP1】:如何讓「人」動起來!為登上顛峰的全方位管理思維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