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xFrame

試了各種提神方式,仍每天都覺得累?破解職業倦怠的精力管理法

2024-12-23 撰文 王政皓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早上剛踏進辦公室,手裡的咖啡還沒喝完,就已經開始打哈欠;吃完午餐後,腦袋昏沉無法集中注意力,試了各種提神方式依舊無精打采,每到假日只覺得自己像是被掏空了一樣。這是你的日常嗎?

根據蓋洛普(Gallup)《2024 年全球職場現狀報告》,全球 5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工作中「掙扎吃力」,另有約 8% 受訪者承認,他們在工作中「受盡折磨」。但報告也指出,當人們覺得工作有意義,並在人際關係中找到價值時,就能提升日常滿足感並減少負面情緒。

問題是,找到這種「有意義」的狀態並不容易,而且這種狀態亦非單靠熱情驅使,倘若太想把事情做好,反而容易將精力耗盡而陷入倦怠,甚至失去自己的健康。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作者林揚程認為,破局的關鍵並非單純地休息、放假,而是善用「精力管理」,在最佳狀態下做好最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在主管面前刷存在感,只為證明你有在工作?如何擺脫「偽生產力」的陷阱?

工作的意義是自己賦予,先找到和價值觀相符的任務

什麼是精力管理?精力管理關注的是「質」的提升,強調有效管理並分配自身精力,並減少職業倦怠。

林揚程在書中提出「精力金字塔」的核心概念,「體能是基礎,情緒是調節器,思維是引擎,而精神則是方向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我們的精力管理都會大打折扣。」他認為當體能、情緒、思維和精神這四個層面彼此協調,我們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以精神維度為例,林揚程認為,如果覺得工作毫無意義,精力再充沛也難以持續投入。但他也提醒,工作本身是沒有意義,意義是我們賦予的,唯有理清自己的價值觀、找到工作的目標和願景,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動力。

倘若對任何工作都不感興趣,林揚程建議,可以透過價值觀測試找出自己真正重視的事情,進一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與目標。

延伸閱讀:「報復性離職」興起!員工的怒火來自哪裡?一場積壓已久的職場反撲

勉強自己維持正能量,反而帶來負能量!

「不要強求自己隨時保持正能量。」林揚程說,除了找到意義感,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狀態也同樣重要。

他認為,創造積極的正向情緒雖有助於阻擋外在的負面情緒干擾,然而,過度追求正向思考,反而會讓自己身心俱疲。接受自己的能量低,允許自己適時休息和放空,才能在需要時爆發出最強的能量。

當你感到能量低時,與其勉強自己完成高難度任務,林揚程認為不如先分析自己一天中的高能量時段,將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安排在這段「黃金時間」。

此外,專注和放空需要適度切換,過度專注會讓大腦疲勞,適時放空、短暫冥想或休息,反而能幫助大腦維持長期專注力。

然而,知道這些精力管理的方法並不代表能輕易做到,改變的第一步往往最難。林揚程建議,不要急於挑戰高難度任務,而是先從低難度、低壓力的任務開始,像是午覺前先喝杯咖啡、戴上耳機聽 10 分鐘冥想音樂,就能在短時間恢復精力。

真正的自律,不是靠意志力硬撐,而是透過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讓改變變得可行,才能脫離倦怠,重拾內在的動力與活力。

收聽經理人 Podcast 專訪《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作者林揚程。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