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行銷顧問 日野原大輔

賺錢生意,八成業績來自回頭客

總認為顧客不買單,是對方沒 sense?小心 6 大「服務陷阱」,讓你的生意跑光光!


在小型企業當中,會被稱呼為「師」的職業,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例如內科、牙醫、整形外科等診所,整復館、針灸診所、動物醫院、音樂教室、陶藝教室、料理教室、補習班、高爾夫球教練、美容相關、設計相關,以及像我一樣的瑜伽老師、個人教練也會被稱為「老師」。
擁有知識不代表做得比顧客更好
老師的日文是「先生」(SenSei),表示「先行於人者」。但是走在前面,並不代表就做得比客人好、有豐富的知識, 而是你是否比客人更真摯的面對這項商品或服務。
指導健身課時,客人必定會成為我們的學生,但我們是否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老師,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站在客人的立場上,常常會稱提供服務的我們為老師,但要是就此滿足,那麼可能會發生客人的煩惱沒有獲得解決的情況下,只徒留老師的稱號,這麼一來你的學生就會減少。
我過去也曾有過這種經驗。當時剛成為健身教練的我總抱持著「想要改變這位客人」的強烈想法,如果對方不按照我所教的去做,就會覺得非常不甘心,並且把錯都推到顧客身上,甚至以「這個客人真是沒眼光」來總結課程。
但實際上,這都是因為當時的我實力不足。
如今才了解,過去我的溝通方式非常幼稚而笨拙,也沒辦法配合對方來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更無法透過閒聊讓對方打開心房。結果出現了一些覺得跟我不合的人,便選擇不再出現。但是現在狀況卻不同,越是合不來的人,我反而越想運用接客技巧拉近彼此的距離。就在這樣一來一往的互動中,也逐漸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其實越是這樣的客人,越容易變成長期來訪的常客。但在當時,我肯定是散發出「拜託不要再來了。就算你不來,生意也不會變差」的氣息,而當時的我只是因為別人叫我老師,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因此我想舉幾件身為老師不應該做的事:
■ 把做不到的事,怪罪在對方身上或發脾氣。
■ 聽了顧客的煩惱、諮詢後,卻輕描淡寫的帶過。
■ 擺出心情不好的態度、給顧客臉色看。
■ 忽略顧客的變化。
■ 對顧客施加壓力。
■ 聽到有人稱你為老師就洋洋得意,從此停止進步、不再學習。
小心這 6 大「服務陷阱」
就如其中一項「給顧客臉色看」,雖然身為店家的我們不需要刻意裝出笑容,但是也須隨時讓自己的心靈保持穩定;相反的,如果無法維持這樣的狀態,就會無法坦率的看待客人,導致難以帶給對方正面的影響、無法為他人解決煩惱的結果。為了防止這樣的狀況,我經常要員工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
這個過程,就是客觀的掌握自己的想法,並加以控制。如果只是「我剛剛在課堂上說了這樣的話合適嗎?」的程度,那麼任誰都做得到。要以站在高處俯瞰自己的方式,冷靜且客觀的審視,並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另外,「聽了顧客的煩惱、諮詢,卻輕描淡寫的帶過」這一項,很有可能會降低商品的品質,在往後帶來更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聽到有人稱你為老師就洋洋得意,從此停止進步、不再學習」,就是滿足於現狀的證據。而這樣的老師是不會受歡迎的,我們必須將學習並進步視為理所當然的事,身為一位老師,如何延長自己的有效期限,全憑自己的努力。 反過來說,應該以被稱為老師而自我警惕,如果顧客都是打從心底稱呼你為老師,那麼跟隨你的人便會增加,就能建立當客人出現煩惱時,第一個就會來找你的關係。
(本文摘自《賺錢生意,八成業績來自回頭客》,大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