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堡壘文化

優越感或自卑感,都不是自我精進的燃料!史蒂芬.柯瑞給年輕人的職涯提醒

2025-09-11 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史蒂芬.柯瑞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即使到了今天,我有時候仍會希望自己在身體條件上更具宰制力。

NBA 裡有非常多比我更壯、更快、運動能力更強的球員──尤其是防守者──他們會盡一切手段讓我在場上難受。我可以受困於這些因素,或是因此分心,但這並不會改變任何事實。我就是獨樹一格的籃球員。我會希望自己可以每一球都直接殺入禁區爆扣嗎?當然啊!但我也發現,有些東西比這樣的天賦異稟更有價值。

史蒂芬.柯瑞:周遭有太多聲音說我不行

假如一切都輕而易舉,彷彿奉送到你面前,你就沒機會培養能夠長期支撐卓越表現的動力。若不是有人說我太小隻,無法在場上構成威脅,我也不會擁有現在的自信。為了鼓勵自己,我養成正面自言自語的習慣,因為周遭有太多聲音說我不行。我看起來不像 NCAA 一級球隊會想要延攬的球員,但我因此更勤於鍛鍊,把作為射手的能力最大化,不只投籃神準,還能靠著全場飛奔累垮任何防守者。

延伸閱讀:柯瑞、愛迪生都有「射手心態」!績效心理學家:養成兩種習慣,讓自己不斷處於最佳狀態

實話實說,我們都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追求的每一個夢想中登頂──就像不是每個打籃球的人都能打進NBA。但最糟糕的失敗方式,就是拋棄讓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只因為忙著成為別人。

在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找到力量。那才是你的超能力。

善用你的時間與天賦

這是我最常給予年輕球員的建議之一:接受自己是什麼樣的球員,同時不懈地在優勢上精益求精。

這套心法可以延伸到人生中每個場域—校園、職場,或是家庭。不要執著於自己做不到的事—與其耗費時間擔心你無法改變的事,不如把那些時間拿來強化你擁有的技能。

記住,你以這樣的面目出現在這個世上,是有原因的。所以,盡可能善用手上的時間與天賦。

我也還在跟你一起學習這些課題,而且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溫習。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真的很瘋狂。我的大女兒開始運動了,但她有時會在自信方面掙扎。打排球的時候,她可能連續發出十顆漂亮的球,然後失誤一顆。那一顆沒發好的球會毀了她一整天的心情。

「嘿,你覺得老爸每球都進嗎?」我問她:「你知道我也會投不進嗎?」

她看似驚訝:「哦,真的嗎?」

「妳覺得我一場比賽會有幾球沒投進?」

「大概⋯⋯投十球會沒進兩球?」

「懂了吧?」我說:「事實上,比妳猜的多,多很多。」

運動讓你親身學會關於毅力和自信的重要課題──其中一課就是:成功往往包藏很多失敗。所以,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是沒有意義的。為了留在舒適圈而逃避挑戰,這才是真正的失敗。

我現在有機會把這些經驗傳承給我的女兒,而她反過來讓我學習:她開始比較投入—認真看我打球—在場上的時候,我會把這些領悟放在心上。讓孩子們看見你嘗試。投失的球曾教育過你──沒進的球跟投進的球一起造就了現在的你──而它們也能教育下一代。

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成長階段」

環顧四周,我們很容易看見處在不同進程的人──他們可能年紀比你大、也可能比你小,或只是處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然後拿自己的進度去跟他們比較。但我無法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才抵達現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 跟別人比較只會帶來一種錯誤的優越感或自卑感,兩者都不能給我精進的燃料。

所以,我選擇戴上眼罩,只跟自己比。

下一個挑戰自己去突破的極限是什麼?每次訓練結束之前,我都會投一百顆三分球,這提供一種追蹤每日進境的具體衡量。這允許我成為自己的問責夥伴。

延伸閱讀:想要有絕佳表現,就別思考!傑出運動員都懂的「無心」是什麼狀態?

感受固然重要,但數據才能量化。生活中有沒有哪項指標可以讓你追蹤,以便為自己的進境負起責任?

(本文摘自《三分入魂》,堡壘文化)

繼續閱讀 目標管理
相關文章

三分入魂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