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一來就會暴走?鍛鍊情商的第一步:練習「不反應」
 分享
                
                分享
                
                
                                     
            
                        
            練習不反應,練習充滿覺照力量的回應。
覺,就是心知道;照,就是心看著;覺照,就是心知道、看著但不反應。
不反應,不是指像木頭人一樣呆滯、沉默、冷漠,而是要有覺知、有智慧的回應。我們遇到外在人事物的刺激時,內心會升起或顯或隱的情緒,然後往往就順著這股情緒直接反應說話、動作。
外在刺激、情緒升起、話語動作反應,這三者之間在實際生活中幾乎是沒有間隙的,是一氣呵成的,但也往往造成了我們無數的懊悔、遺憾。
別讓情緒接管你的人生
講得更深一些,我們總是很容易就被情緒接管了我們的人生。
我們又不是狗,幹麼內心的念頭隨便丟根骨頭,我們就跑去撿呢?東一根、西一根,忙得團團轉。
虛幻的念頭、情緒,怎麼可以是我們心的主人呢?
這不是真正的我們,也不是我們喜歡、欣賞的自己,我們都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這個人生的不滿、困惑、期盼,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一瞬間我們瞥見了自己內心的太陽。
外在的刺激、內心的情緒、話語動作的反應,這三者是不一樣的東西,我們無法拒絕外在刺激,也無法控制內心情緒,我們唯一能夠超越的就是練習不反應。
控制情緒,試著練習「不反應」
只要練習不反應,我們就不會講出充滿情緒性的、傷人的話語,也不會做出充滿悔恨的行為。
練習不反應,是一個斷念的過程,有點類似拔掉電風扇的插頭,斷電了,過一會電扇就自然會慢慢停下來,我們也因此正向轉化了自己的人生,切換了人生頻率。
然而,練習不反應,是很簡單,但非常不容易,我們需要鍛鍊的是心的覺照力量。
我們必須覺知有外在刺激、照看有內在情緒,必須覺照有股強烈想要說話、動作的念頭,然後,提醒自己可以不反應。就像音符與音符間的空白、吸氣與呼氣間的空白,就是這個空白、這個無,才是我們生命的一切力量根源,一切都從這個無開始,也會回到這個無。
原來,我們可以不被情緒控制、不被念頭控制,不被一切的有控制,我們可以回到、停留在這個無,我們可以練習不反應。 什麼都有,什麼也都沒有,只剩下停留在無的覺照力。
執著於有,就是迷失;停泊在無,就是覺照。
清楚明白你說出口的每個字句
我們覺照一切,但練習不反應,我們可以持續斷念、可以耐心在廣闊的無之中等待情緒消融,然後平靜穩定地做出溫暖、慈悲的回應。
我們對說出口的每句話、甚至每個字,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為我們不是反應,而是充滿覺照力量的回應。
當我們持續培養覺照力量,不斷擴大、深化,當到達某個神祕的臨界點後,我們會流露超越的、無我的智慧,因為這才是我們真實的本來面目。
我們不是念頭、不是情緒,我們是充滿向善力量的太陽,自然無礙地覺照一切,回應一切,顯化無我善念一切。
(本文摘自《福報》,方智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