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你的履歷表是廣告,不是規格書!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2014-03-12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開始這一篇文章以前,我想要先請大家看一張我從3C賣場拿到的廣告單。我相信,只要是買過高科技產品的人,大概都對這一類的廣告很熟悉:

DM.jpg
這是一張數位相機的廣告DM。現在請你想一想,這張數位相機的廣告DM,想要向消費者訴求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大多數的我們可能會說:嗯,訴求的有臉部對焦功能、相機有四種可愛的顏色可以選擇、有夜景模式、廣角鏡頭、機身背後的LCD很大...然後,底下才是密密麻麻的各種規格介紹,包括相機的尺寸、重量、畫素、感光度調整...這些資訊大概也佔了整張廣告篇幅的1/3左右。

一部數位相機可能有一大堆過人的功能:有千萬畫素、重量輕巧、顏色造型美觀、超廣角 ( 或高倍率望遠 ) 鏡頭、防水防塵、多種預設拍照模式...但重點是,因為選擇太多,消費者通常只會花一點點時間就決定自己要不要把這個型號的數位相機納入採購考慮,而且也只有那些被納入考慮的數位相機,消費者才會更仔細地去研究它的其他功能或規格,所以採購數位相機的時候,消費者行為會比較接近:「嗯,我想要買一部有超廣角鏡頭的數位相機,而且我的預算只有2萬元。市面上符合這兩項條件的數位相機只有這幾款,然後我再從這幾款當中選擇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作為最後的選擇」...

也所以,一個好的數位相機廣告,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告訴大家「我賣的這款相機有哪些地方過人一等」,然後再把規格說明當作是reference,提供給消費者參考。

我到底在說些什麼?我在說的事情和「履歷表」有關。最近我在替自己找基層的HR主管,收到了各式各樣的應徵者所寫的履歷表。也所以,機車如我,一定要分享一下我對這件事情的想法。

前一陣子因為勞動市場不景氣,求職變成一個有一點點熱門的話題。我們大概都從一些和職涯有關的雜誌上看過這一類的說法:「一位HR平均閱讀一份履歷表的 時間不會超過二分鐘。」甚至有人會更嚴苛地認為只有更短的時間。這是從企業的觀點出發的說法,也所以,如果你是應徵者,只有這麼短的時間可以吸引用人單位 主管,你應該怎麼作才能從眾多求職者中勝出?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會比較容易了解。這是某一位應徵者在他的工作經驗的欄位裡寫的:

XX公司人力資源部 薪資與福利主任 2007年3月迄今
  半導體業
  員工規模:500人以上
  工作內容:薪資架構設計
       薪資調查
       福利制度規劃
       調薪政策制定
       工作規則修訂
       員工滿意度及組織氣候調查
       績效管理制度設計
       人資專案規劃執行

XX公司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專員 2004年7月~2007年2月
  半導體業
  員工規模:100人~500人
  工作內容:人才招募
       教育訓練
       考勤作業流程
       勞健團保行政作業

這是什麼樣的履歷表?現在大家都應該有一點點概念,這是一個典型的和工作有關的「規格說明」,我的意思是指,應徵者花了一些力氣,密密麻麻地告訴用人單位主管他過去曾經做過了些甚麼事情;但這位應徵者顯然沒有做到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告訴用人單位主管:自己有什麼地方過人一等?

我沒有辦法教大家怎麼寫履歷表,況且坊間這一類的書籍或是雜誌已經夠多了,實在不需要我再來錦上添花。但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概念也很簡單:你只有很短的 時間可以吸引用人單位主管的目光,希望他願意多花一點點時間了解你的其他優點。所以,請在寫履歷表以前改變你的思維:你的履歷表是廣告而不是規格說明。

XX公司人力資源部 薪資與福利主任 2007年3月迄今
  半導體業
  員工規模:500人以上
  工作內容:薪資架構設計
       薪資調查
       福利制度規劃
       調薪政策制定
       工作規則修訂
       員工滿意度及組織氣候調查
       績效管理制度設計
       人資專案規劃執行
  特殊貢獻:與WatsonWyatt合作執行職位評價,建立全新的薪資架構
        推動並導入自選式員工福利計畫,經評估有87%的員工滿意該項制度
       推動平衡計分卡作為公司的績效管理制度,迄今已成功運作
       擔任專案經理,完成全集團人力資源制度整合

  XX公司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專員 2004年7月~2007年2月
  半導體業
  員工規模:100人~500人
  工作內容:人才招募
       教育訓練
          考勤作業流程
          勞健團保行政作業
特殊貢獻:完成研發替代役員工的招募與甄選任務,三年來順利為公司招聘18位研發替代役男執行教育訓練工作,在職期間平均教育訓練課後滿意度達82分 (滿分100分)。

我知道很多人可以寫出更好的履歷表來,但我只是想要表達,就算內容沒有改變,只要加上六行字,對用人單位主管來說,後者的內容就會比原來的版本更吸引人。因為在第二個範例裡面,應徵者不僅僅是在告訴用人單位主管「我可以做些什麼?」,還告訴用人單位主管「而且我把這些工作做得很棒」。這就是我所謂的: 你的履歷表是廣告而不是規格說明。

不要洋洋灑灑地寫流水帳,數位相機製造公司不會把所有的規格都放在廣告頁上頭,卻完全不提自己的產品有多棒。你可以看一下市面上所有的商品廣告,大多數的電視廣告只有15秒到30秒,只會訴求一到兩件很重要的事情 ( 或甚至只有感覺 ) ;平面廣告可能可以傳遞比較多的資訊,但沒有人會仔細閱讀,除非閱讀的人在第一眼看到這張廣告的時候對內容產生一定程度的興趣。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告訴用人單位主管你是一個優秀的人才,他為什麼要花時間把你的履歷表讀完?事實是沒有人會看完你的履歷表以後才決定你是不是一個優秀的人才, 他們可能只會花個一兩分鐘掃視一遍你的履歷表,看看裡面有沒有任何會讓用人單位主管/HR覺得感興趣的部分,然後才決定要不要繼續看下去。而那一兩分鐘就 是你會不會接到面試通知的關鍵。

沒有一家廠商會笨到在廣告上寫說「本相機雖然不能用來拍攝影片,但拍照片卻很棒」的這種文案。但我真的看過有人在履歷表上寫上一些負面的理由,比方說「雖然我曾經因為健康因素而離職,但我現在已經康復」這一類的字句。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但至少我個人的看法是, 那些透過負面資訊來行銷的廣告,也許會讓消費者產生一定程度的好奇心,但這種行銷手法還是要很小心,畢竟你不確定每一位用人單位主管都會想要請一位大剌剌地告訴別人自己的缺點的應徵者來面試。

雖然這是廣告,強化你的長處是絕對必要的事情,但我並不是要各位寫一些不是事實的內容來吸引用人單位主管。數位相機製造公司不會作出「明明這台相機只有500萬畫素卻謊稱有800萬畫素」這種行為。如果你明明不曾從事某一種工作,但你將它放在你的履歷表 中,你會為自己帶來很大的危機。

我前些時候面試過一位應徵者,他在履歷表中寫明自己曾經執行過PeopleSoft的導入,我對這項工作還頗有興趣,於是追問了幾個問題,但我發現他回答得不太理想,後來他承認自己到職時系統已經上線,所以他只處理過維護合約的簽訂和一些後續的小幅度改版。說真的,應徵者這 樣作很容易讓用人單位主管認為「他在履歷表其他地方寫的東西,真實性大概也要打個七折」,所以很快地我們就結束面談了。

另外我也不是鼓勵大家製作出一份極度玩弄噱頭的履歷表來。比方說我曾經聽過某一家運動用品公司的HR提到過說,他曾經收到一份履歷表,對方把明明只有幾頁的履歷表裝在他們公司某一款經典運動鞋的紙盒當中寄給他。這種作法在少數強調創意的公司或是職務上可能有用,但也很有可能會收到反效果。

這些只是一些簡單的想法。因為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我沒有辦法整理一篇有系統的文章教大家怎麼寫履歷表,也所以我只想要傳達一個觀念:如果你常常在投遞履歷表之後,有一種石沉大海的感覺...誰知道呢,也許你應該重新閱讀你自己的履歷表,看看你能不能寫出更吸引人的履歷表來。不要忘了,你現在是在推銷自己,既然要推銷自己, 你需要更好的廣告內容,而不是一大堆死板的規格介紹。

本文獲《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圖片來源 / infomatique via Flickr, CC Licensed

 

繼續閱讀 求職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