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你的主管是笨蛋?恭喜,你很可能進到一間好公司

姚詩豪 Bryan Yao
2015-09-01
作者 姚詩豪 Bryan Yao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這麼無能的人為什麼可以空降當主管?我真的搞不懂耶!」上週和一位小我10歲,在某間知名企業工作的朋友吃飯,他憤憤不平地說:「他專業完全不行,耍官腔倒是一流,難道大老闆都看不出來嗎?這真是太離譜了!」他喝了口紅茶繼續說:「如果高層不趕緊處理,繼續讓這笨蛋帶領我們,我只好離開了。」這就是他找我吃飯的原因!

「那你原來的主管呢?」我接著問。

「我前主管工作能力非常強,把團隊帶得很好,所以升官了。但升職後不帶人,權力反倒沒有以前大,所以我也不知道這對他是好是壞。」

「那這位新主管上任多久了?上任後你部門的表現如何?」我繼續調查。

「上任快一年啦!我也忍受他一年了。他真的很爛,不幫忙就算了,還惹毛客戶,幾乎都是靠我們努力 hold 住,結果今年績效反倒比去年還更好。想想真可惡,還讓他佔了便宜!」

明明是表現優異的企業,大老闆竟然空降了個「笨蛋」來當主管。這種事情在職場上層出不窮,也成為最能凝聚上班族共識的話題。今天我們就用「局」的思考方式,來談談背後的成因。

首先來條列一下多數上班族對整件事情的直覺:

  • 直覺一:新主管很會拍馬屁,或者跟大老闆有關係,所以空降來當主管。新主管是豬頭,大老闆是神豬頭!
  • 直覺二:新主管很狡猾,當雙面人,大老闆被呼攏了,所以做出錯誤的判斷。新主管是狐狸,大老闆是凱子!
  • 直覺三:我搞不清楚,也沒興趣搞清楚。總之這些掌權者就是這樣,老子不想幹了!

直覺未必是錯的,總之良禽澤木而棲,想那麼多幹嘛。但如果你是個熱愛思考的人,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值得拿來當成思考訓練。現在不妨想想這幾個點:

  • 思考一:不管是新主管還是大老闆,這些人歷練比我們久,有沒有可能他們並不笨,只是玩著一個我們不懂的遊戲?
  • 思考二:新主管的無能是那麼明顯,為何還能被挖角空降,他是否有我們看不到的強項?
  • 思考三:公司來了這些豬頭主管,績效應該很快變差才對,但事實上卻正好相反?
  • 思考四:前主管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但為何升職後反倒沒有直接帶領團隊,擴大權力?

如果你懂得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以上問題,那我要恭喜你,年輕人,有前途!

「局」的思考方式有個特點,就是強調「凡存在必有原因」。對於現況,先不做道德批判,而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拆解因果關係,並且從中找到我們自己的生存之道!

可惜的是,從小我們就生長在一個「二元論」的世界,善惡分明,非黑即白。歷史中一定有我族與外族;戲劇中一定有正派與反派;連卡通裡都有好人與壞人之分。這樣長大的孩子,進了公司,自然覺得企業裡有正義與邪惡的一方。我每天老老實實辛勤工作,當然是可愛又迷人的神奇寶貝,而那些整天耍嘴皮子領高薪的主管,還用說,當然就是那伙賤隊。正義終究會獲得伸張,如果沒有,那我...那我就換個地方!

今天倒不是要來為主管說好話,只是我不建議每次遇到職場難題,就一味地把原因歸咎於主管是白痴,那也太偷懶了(雖然有時是真的!)就像我看過一部電影,前面鋪了一堆懸疑的梗,離奇到怎麼都猜不著兇手是誰,最後導演凹不下去,就說其實兇手是個「鬼」...我馬上痛恨自己為何要浪費這兩小時看這爛片。職場也是一樣,懶得去澄清來龍去脈,只把原因歸諸於對方不公不義,這樣自己不會成長,換再多工作也是浪費時間,因為還是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請各位先暫且排除「所有主管都是白痴或是壞蛋」的假設,一起來看看這局怎麼解?首先,我們得把自己的利益放一邊,人是大老闆找來的,我們看看大老闆會怎麼想!

我在《A101 職場大人學》中公布過一個「公司版」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對於企業,尤其是已經成功的中大型企業來說,最基本的需求其實不是「賺錢」,也不是「成長」,而是「安全」。所謂安全,就是讓公司繼續生存下去的保證。郭董說過,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成功,我只知道什麼叫做「生存」。五洲製藥的老闆每年春節也會提醒大家,先求不傷身體,再講究療效!或許對新創公司來說,成長是一切,沒有突破就什麼都不是,但對成熟企業來說,「穩住不能倒」則是第一要務。

員工的角度總認為,工作能力越強,帶來生意越多,對公司越有利。所以能力強的前主管被架空,換個能力差的新主管,整件事情就是不合理,要不就是大老闆老番顛,要不就是嫉妒前主管功高震主。這樣的思考都基於一個錯誤的假設,以為公司首要之務是成長與獲利!

如果你懂得大老闆的思考,你會發現老闆經營公司就像參加龍舟比賽一樣。最終目的當然是要贏過其他龍舟(公司)沒錯,但實際上的操作,不是光是叫每位水手拼命划船就好,而是要不斷平衡與微調,才能讓船以直線前進。如果船的兩邊力量相差太多,船會走得歪歪扭扭,甚至撞上石頭而翻覆,更別提率先奪標了。

理想情況,當然是找來力量最大的水手,平均分布在船的兩側,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組織成員形形色色,能力總是參差不齊,所以老闆得花很多心力在平衡力道,這些事情是員工未必看得到的。假設今天船上來了一位「浩克級」的怪物,隨便一划,就抵得上 20 個人的力道,請問這艘船會贏還是原地打轉?

對於工作能力強的浩克主管來說,他會積極地提出各式方案,鼓動老闆從事更激進與冒險的業務,這樣才能發揮他的能力,但老闆卻會開始擔心,這艘船會失去控制。整件事情對浩克來說風險較低,若是提案失敗,大不了離職下台,再找工作便是。但對老闆來說,過度激進造成的風險,會讓公司毀於一旦,牽涉到投資人與諸多員工的存亡,這可不是重開 104 能解決的問題!

根據我當企業顧問多年,與高階主管相處的經驗,不少大老闆的作法是,暫時性地限制浩克的能力,並且派駐一些比較溫和甚至有抑制作用的「緩衝墊」上場。回到龍舟的比喻,大老闆可能會把浩克的槳換成蒼蠅拍(降低權力),或者在浩克的那一側,安排幾個比較弱的水手(新任主管),來抵消浩克的神力。這樣船的左右兩邊力量才會平衡,才有機會直線前進。這也就是為什麼,舊主管離開,新主管上任,公司業績未受影響的原因。

為什麼不把浩克直接換掉?首先,浩克是人才,落入別人手中會變成威脅。其次,大老闆會希望浩克自我成長,不要一味地展現神力,而是學會控制力道與一般凡人協作。第三,讓浩克擔任獨立新創事業的頭,在風險控制下,為公司殺出一條血路!

所以看似無能的新主管,很有可能是高層合理的布局,扮演「緩衝者」的角色,而且你可能會訝異,這些緩衝者其實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其實,這群人常常在不同企業間轉戰,他們多半有很廣的人脈,那家公司出現不平衡的時候,他們就會出現擔任配重者的角色,員工覺得他們不專業,但他們自有生存之道。

現在回到我們員工的角度,在這個局裡,我們該如何安身立命呢?我的看法是,

與其情緒化地批判他,或是意氣用事地離職,不如透過專業讓他依賴你,最後取而代之!

新主管專業度差,正是你表現的機會。雖然辛苦,但最好的策略就是,盡量幫他準備所有對上級報告的材料,甚至投影片、報表都幫他準備好,讓他徹底依賴你,你也藉機做好當主管的準備。別以為高層都是笨蛋,既然新主管被界定為「緩衝材」,這些功勞自然會落到你頭上。等待公司達成權力平衡後,你絕對會是優先被考慮拔擢的人。

另外要注意一點,別去激化團隊成員對新主管的不滿。大老闆此時最在意的是權力平衡,如果你的團隊又和新主管產生衝撞,這剛好違背大老闆對於「安全」的渴望。別以為你平常功勞很大,工作表現一流,搞懂大老闆此時的目標才是重點!

你不覺得很有趣嗎?其實組織裡面,原本就沒什麼好人壞人,大家只是基於各自的立場,做出他認為最合理的決策。

危機就是轉機,看似麻煩的主管,其實正好給你一個絕佳的機會。企業選擇接班人,並非選出最有產值的員工來當主管,而是將已經具備管理思維的員工「扶正」而已

這一切心態的轉變,都來自於你能看懂職場這個「局」。

延伸閱讀 /

1. 戲棚下站久了,升遷的也未必是你!為什麼最努力的員工,最後卻沒有獲得升遷?
2. 優秀員工不斷離職,主管該如何是好?聰明老闆都會做的 3 個留才辦法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繼續閱讀 向上管理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