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公開資訊觀測站

破解常見的經營迷思:減少成本一定可以增加利潤?從財報看台積電的做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許多企業在面臨不景氣或收入大幅衰退時,一種傳統的思維就是減少成本,認為減少成本就可以增加利潤,尤其常用的方法就是裁員或放無薪假,來減少人事成本。

減少成本一定可以增加利潤嗎?有些成本一旦減少,會不會反而減少收入,進而也會影響利潤?成本、收入與利潤真正的關係是什麼?企業為什麼要付出成本?成本真正的目的或本質是什麼?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及深入探討的。

從財務報表來看,損益表是表達一家企業的獲利狀況,它有一個公式:

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從損益表的計算式看起來,要增加利潤,就要增加收入,並且要減少成本和費用,這個公式也常造成一種經營上的迷思。

企業經營並不是只靠一種公式,一種計算式,在 這個公式的背後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企業的獲利模式,企業經營必須先建構自己在產業環境及競爭生態中的獲利模式,而這個獲利模式最後表達出來的就是它的經營結果,也就是損益表所呈現的獲利狀況 ,換句話說,每個公司的損益表都有它的經營故事和它獨特的獲利模式。

接著,我們要思考的是,企業為什麼要付出成本費用?成本的目的或意圖是甚麼?為什麼要投入資產設備?如果成本是利潤的對立面,那是不是最好是無本生意?

其實,企業付出成本及投入資產,最重要的本質及目的就是要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也就是提供價值,而從提供價值中,建構符合價值的獲利模式,所以成本及資產的投入是獲利的基礎和核心,而不是利潤的阻礙,因此企業經營要不斷思考的是,自己提供的價值是什麼,並建構符合這個價值的獲利模式,在這個獲利模式下如何增加收入、發揮成本的效益,以及如何增加利潤。

台積電做例子,台積電官網列示的願景是:「成為全球最先進及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技術及製造服務業者,並且與我們無晶圓廠設計公司及整合元件製造商的客戶群共同組成半導體產業中堅強的競爭團隊。為了實現此一願景,我們必須擁有以下能力:
(1) 是技術領導者,能與整合元件製造商中的佼佼者匹敵;
(2) 是製造領導者﹔
(3) 是最具聲譽、以服務為導向,以及客戶最大整體利益的提供者」

為符合這個價值,台積電所建構的獲利模式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研發能力和先進設備投資,我們可以從財務報表看到這兩個獲利的核心:

一、 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率

台積電財報1_公開資訊觀測站.PNG
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從台積電的財務報表,我們可以看到 105 年度台積電投入研發費用高達 712 億元,佔營業收入 7.51%,106 年度研發費用投入有 807 億元,佔收入比重有 8.26%,這是台積電的核心成本,是支撐台積電獲利模式的核心之一,絕對不能隨意削減,甚至要充裕一些。充裕並不是可以浪費,而是一定要支出,而且要讓這個核心成本更有效益,要讓台積電成為技術領導者,能與整合元件製造商中的佼佼者匹敵,符合台積電的價值提供。

二、必要足夠的資本支出(不動產、廠房設備的投資)

台積電財報2_公開資訊觀測站.PNG
公開資訊觀測站

從台積電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到 105 年度台積電的資本支出有3280億元,累積的固定資產餘額高達 9977 億元,佔總資產的 52.89%,106 年度投入資本支出有 3305 億元,累積的固定資產餘額有 10625 億元,佔比亦高達 53.34%,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台積電所投入的資金中,有53%是投入在廠房設備,每年約再投入 3000 多億,這個資本支出對台積電來說是必要且重要的支出,是支撐獲利模式的核心支出。

有效能的研發費用投入加上必要且足夠的資本支出,這兩個核心成本及支出構成了台積電的獲利模式,讓台積電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創造價值,也產生了高利潤的獲利結構及營業收入的成長。

台積電財報3_公開資訊觀測站.PNG
公開資訊觀測站

我們可以從財務報表看到,這兩個核心成本及支出讓台積電的毛利率高達 50% 以上,營業利益率約 40%,本期淨利率35%,營業收入成長 295 億元,這樣的高利潤結構和營收成長主要是由有效能核心成本及支出所建構出來的,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如管理能力、策略等等。

餐飲業一定要削減人事成本嗎?鼎泰豐的做法

我們再舉「鼎泰豐」為例,如果你有去過鼎泰豐,你可能會發現服務人員不少,服務親切周到,而且鼎泰豐的員工福利也相當不錯,人事成本在鼎泰豐是比重較大的成本支出。若以傳統思維,要增加利潤,就要節省人事成本,鼎泰豐反而逆向操作,為什麼?

像鼎泰豐這樣的餐飲業,最重要的獲利模式就是高翻桌率,銷售速度要快,而且是要讓顧客滿意,有高回流率的翻桌率。服務親切且數量充裕的服務人員,才能讓顧客吃完美食後滿意離開,因此有效能的人事成本就是鼎泰豐的核心成本,它是支撐高翻桌率及回流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換句話說,核心成本(有效能的人事支出)是增加營業收入及利潤的核心。

成本不一定是利潤的反面,每個企業的損益表背後都有其經營故事和獨特的獲利模式,而核心成本支出是支撐獲利的重要關鍵,不但不能隨意削減,反而要充裕,讓核心成本發揮效能,反而能增加營收,增加利潤。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晉泰科技

晉泰科技深耕亞灣,攜手國際夥伴打造智慧港灣與AIoT人才樞紐

2025-09-15 經理人X晉泰科技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高雄亞灣區在政府「亞灣2.0」政策推動下,正加速發展為台灣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產業的創新重鎮。晉泰科技看準南部智慧產業的成長潛力,宣布投入新台幣5億元推動AIoT技術創新與實證應用,於亞灣設立「AIOT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並選定高雄鴻明碼頭作為智慧港灣示範場域,積極導入關鍵技術與應用,打造具國際規模的智慧港口典範。

推動高雄港智慧升級,三大平台落地實證應用

晉泰科技致力於將高雄港轉型為AIoT智慧港示範基地,透過「數位孿生」、「AI視覺辨識」與「資安防護」等技術,推動港區營運智慧化與安全升級。高雄鴻明碼頭作為示範場域,將驗證各項創新應用於真實環境中的效益,並以在地實證為基礎,拓展至更多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領域。

為支撐這些創新應用的落地與擴展,晉泰串聯15家技術夥伴,橫跨AI、物聯網、資安與數據治理領域,共同打造三大核心平台:

  • Smart+ AI 智慧應用平台: 提供垂直產業智慧化應用能力,支援多元場域導入與應變彈性
  • GSS+ 智慧服務平台: 強化營運監控、異常預警與數據可視化能力
  • 全球維運支援平台: 串接海外據點,打造跨國營運協作網絡

這三大平台不僅是技術架構,更已進入實際應用階段,支撐智慧港灣日常運作,並作為高雄智慧產業升級與台灣AIoT輸出國際的重要基礎,展現晉泰在智慧應用落地與產業轉型推動上的整合能量。

【新聞圖片】聚焦於永續能耗管理、即時影像分析與數位孿生決策支援,不僅導入可信任AI與生成式AI技術,
聚焦於永續能耗管理、即時影像分析與數位孿生決策支援,不僅導入可信任AI與生成式AI技術,實現人員安全、貨物安全與品質保證等多元應用。
晉泰科技
【新聞圖片】思科與晉泰科技攜手於高雄啟動「亞灣 AIOT 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整合三大創新平
晉泰科技整合三大創新平台,推動 AIOT 解決方案試煉與智慧應用落地
晉泰科技

AIoT人才扎根高雄:啟動5,000人國際證照培育計畫

在推動技術應用之外,晉泰也同步展開大規模人才培育計畫,預計兩年內培育5,000名AIoT人才,並協助1,500人取得國際認證,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在地人才庫。此舉將為南部產業升級提供即戰力人才支援,並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匯聚亞灣,形成正向循環。

高雄出發、布局全球:國際鏈結擴展至美日東南亞

此外,晉泰科技與全球企業網路與資安領導品牌思科(Cisco)展開策略合作,引進全球資源與技術能量,強化在地AIoT解決方案開發,並加速國際市場佈局。雙方合作將使台灣研發成果有機會輸出至美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擴大國際影響力,提升產值規模。

【新聞圖片】思科攜手晉泰科技打造亞灣 AIOT 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整合在地與國際資源,推動智
晉泰科技與思科打造亞灣 AIOT 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整合在地與國際資源,推動智慧產業落地與打造亞太資安人才樞紐。
晉泰科技

晉泰科技在亞灣的深耕布局,象徵的不只是企業成長與轉型,更代表一股推動台灣智慧基礎建設、人才發展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力量。以亞灣為起點,晉泰將持續扮演技術整合者與創新加速器的角色,攜手打造具永續性與國際競爭力的AIoT生態系。

[本文由 經理人 與 晉泰科技 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