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業務銷售
feature picture
製圖 / 李晴

頂尖業務跟一般業務的差別,在一個心態:贏的意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業務人員的成功銷售包含三個關鍵要素:產品知識(knowledge)、銷售技巧(skill)、贏的意志(will-to-win attitude)。前兩者可以透過不斷努力學習及刻意練習,逐漸成長;「贏的意志」則是業務人員最大的挑戰,也是許多人中途放棄的主因之一。

銷售過程中,你無法決定遇到的事件(event),也無法預測結果(outcome)。往往前一刻還因為拿到新訂單或獲得客戶承諾、老闆肯定而開心,下一秒就被另個客戶的抱怨、羞辱或取消訂單,弄得擔心、挫折與沮喪。公司主管每天緊盯業績達成率,更是增添心理壓力。曾經有一位代表因為壓力而做惡夢、難過哭泣,甚至出現鬼剃頭的狀況。

但是,業務能決定你的反應與回應方式(reaction/response)。 想成為享受業務工作的勝利組,需要有強大的復原力,讓自己能從每一次的擔心、挫折、壓力、生氣或失敗恐懼情緒中跳脫,選擇維持冷靜、樂觀、熱情,迅速恢復「贏的意志」。

何謂「贏的意志」?「贏的意志」是思考與行動的習慣。有意識地選擇思考與行動方式,能讓我們維持高水平的正向能量和熱情,使目標達成。而「情緒/感覺」則一個感測器,可以判別你現在意志的高低。

我常說自覺是自省的開始;自省是進步的開始。強化復原力,必須從覺察自己的感受開始,才能將這些感受轉變成思考與行動,不會只停留在情緒。但如果你是那種明明就很生氣,還會強辯「我哪有生氣,只是說話比較大聲一點而已。」以下的方法就一點都幫不上你。

1. 樞紐轉換法:從現狀轉向期待發生的狀況

負面情緒剛開始時,可藉由轉換想法來改變心態。從專注在「你不想發生的狀況」,轉而專注在「你真正想要或期待發生的狀況」。

頂尖業務跟一般業務的差別,在一個心態:贏的意志!2.jpg
製圖 / 李晴

步驟一:覺察自我的想法、用字遣詞(關鍵字)及感受。

當你的感受是擔憂、挫折、有壓力或生氣,代表你專注的點是你不能控制、無能為力的部分。這時內心的OS會是:為什麼發生這種事?這不是我的錯啊!這表示,你正專注的是問題本身。

步驟二:覺察自己專注負面情緒時,可問三個問題轉換情緒:

• 我的目標是什麼?
(例:業績達成、完成報告、獲得肯定。)
• 什麼是我可以控制與掌控的?
(例:調整銷售策略、同理聆聽客戶的抱怨、展現我的專業。)
• 行動成功後的樣子為何?
(例:達成業績,獲得獎金與主管的肯定。)

當你這樣做時,你的情緒會是平靜、樂觀、熱情的。情緒也會告訴你,應該專注在更適合的方向:問題的解決方案。

舉例而言,我擔任地區主管時,有天早上 7:30 要在一家醫學中心的某科室介紹新產品,原本說好科會後給我們 30 分鐘,沒想到總醫師一到辦公室就說,主任臨時要求討論一個急診病人的處理,待會只能給我們 10 分鐘。當下,要做產品介紹的代表 Sally,立刻表情嚴肅、沮喪、冒冷汗。因為她前一天才把1小時的產品介紹內容濃縮成 30 分鐘,還對我演練了好幾次。

Sally:「只有 10 分鐘,要怎麼講?很生氣耶!這個會議排了好幾月才排到啊!」

我立刻問她:「產品說明的目的是什麼?」

Sally 說:「讓醫師了解我們的產品、認同我們產品的好處,並願意開始處方,也就是採購流程從知道(awareness)爬升到試用(trial)或是使用(usage)階段。」

我又問:「很棒!如果只有 10 分鐘,提升醫師對產品的興趣的內容為何?讓醫師願意跟他現在使用的產品做比較、評估後,願意試用的內容又是什麼?你期待主任做結論時,說什麼呢?」

就這樣,Sally 立刻感到平靜與樂觀,專注在目標及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在客戶還沒進來的前50分鐘,把簡報刪到剩下 12 張,專注在產品的FAB(feature, advantage, benefit)、與競爭者的比較、健保使用規範及建議處方的病人,並跟我做了幾次練習、把 slide 內容背得滾瓜爛熟,情緒也由平靜進展到熱情與賦能的狀況。

報告順利在 10 分鐘內完成,而主任的反饋是,從沒有一家廠商能用這麼短的時間、講這麼清楚,所以,主任在做結論時,還主動提出願意開始處方(進入試用階段)。

2.情緒轉念法

當你被負面情緒困住,轉念法可以幫你快速恢復。透過三個步驟:自我覺察→打斷負面模式→轉念,幫你重新專注在真正想要的事情上。

頂尖業務跟一般業務的差別,在一個心態:贏的意志!3.jpg
製圖 / 李晴

步驟一:自我覺察負面情緒帶出的負面想法

步驟二:打斷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 深呼吸、如果可以,暫時離開現場!
• 自我覺察、自我接納,覺察自己的情緒、也接受自己可以有情緒
• 告訴自己 停止!停止!停止!停止負面情緒與思考!
• 問自己「我的目標是什麼?」「能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嗎?」

步驟三: 肯定、欣賞、激勵自己

• 接受不完美的美
• 每一個No! 都更接近Yes!
• 每一次認真拜訪的過程中,我都有所學習
• 這事件中,有什麼好處是我忽略的嗎?

3. 做最壞的打算後全力以赴,做就對了!

當你的思考、情緒被負面能量控制時,樞紐轉換法、轉念法可能在當下都無效。此時,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我剛出社會最常用的方法,我稱它是「負面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假設擔心的事情全部都會發生時,我要如何面對?我會遭受怎樣的困境?可能損失是什麼?都有答案後,告訴自己「Nothing to lose more, just do it!」有時,我們感到「贏的意志」能量低落時,「行動」是重新啟動引擎的最好選擇。

繼續閱讀 銷售 圖解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