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製圖/李晴

顧客不買單,9成不是真心的!2種提問,幫你破解銷售卡住的關鍵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在藥界工作超過25年,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銷售技巧課程和語言。但事實上,去除每家公司使用的不同詞彙,銷售技巧其實只有5個步驟,我稱這銷售流程為業務銷售黃金5步曲。

流程很多人都懂,但重點在於業務員必須賦予每個步驟靈魂,否則「沒魂有體、就像稻草人」,要達到能成交的有效拜訪就比較困難了。

銷售流程圖_李晴製圖.jpg
製圖/李晴

整個銷售流程中最有挑戰性的部分,是「客戶反對意見的處理」,因為無法事先知道客戶會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以藥品為例,要求客戶(醫師)換掉目前使用的產品,等於是挑戰他的處方習慣,所以一定會面臨客戶的抗拒。

遇到客戶提出反對意見,首先要能分辨客戶抗拒的原因。反對意見分為兩種:

客戶反對意見的分類_李晴製圖.jpg
製圖/李晴

1. 技術性質的反對意見(Technical Objection)

技術性質的反對意見只佔客戶反對意見的10%,解法就是對症下藥,實問實答即可。

客戶提出技術性的反對意見時,業務需要提問並確認客戶的疑慮與你的認知一致,確認之後按照公司提供的常見問題解答手冊(FAQ)回答即可。當然,搭配的銷售輔助品也要準備好,如產品說明書、與競爭者的比較表、促銷計畫書、平面廣告或電視露出資料、樣品等等。

技術性質反對意見的處理方式_李晴製圖.jpg
製圖/李晴

2. 不真誠的反對意見(Insincere Objection)

大部分客戶所提出的都是不真誠的反對意見,也就是實問虛答,並不是真正反對的理由,這應該如何分辨與處理呢?

業務員應該先把所有反對意見當作真誠的反對意見處理,經過幾次的攻防,客戶還是持續提出反對意見,就可以確認為不真誠的反對意見,必須探究客戶不採用產品的「真正原因」後,再以技術性質的反對意見來處理,以兩個例子說明我曾經處理的方式:

a. 同理式探詢:

某次去一家上市公司提案,有一位主管不斷提出問題,在我們回應之後,他總是會再提出不同的質疑。我觀察他的表情、語調及肢體動作後問他:「處長,我感受到你好像有些擔憂,是嗎?」處長立刻出現「你懂我」的表情,開始陳述對這個提案的疑慮,接下來的討論就專注解答這些疑慮,也就是又回到「實問實答」的流程。

b. 挑戰式探詢

我在外商藥廠擔任地區經理時,有位醫學中心的外科主任,對我們的新產品一直停留在「有興趣」的階段,經過將近10次的拜訪卻仍未採用,我確認這是「不真誠的反對意見」後,很誠懇地詢問:「主任,我們已經拜訪您很多次,相信您對產品給病人的好處非常了解,您也有很多病人需要這樣的產品,不曉得您還沒考慮採用的原因是什麼,能不能讓我們知道?」

主任才把他心中最大的疑慮:副作用的處理說出來,接著我們和主任討論如何一起做好病人照護系統,後來主任的病人治療效果比其他醫院更好,我的團隊也因此有優異的表現。

銷售流程中其他步驟的重要心法,一一說明如下:

第一步:開場白(Opening)

很多人都以為開場白就是跟客戶喝咖啡聊是非,其實那只能算是熱身而不是開場白。開場白必須做到的是「調頻與連結」:調整你的頻率、確認你和客戶是在同一個頻道上連結與對話!內容通常是概述上次拜訪結果與共識,同時表明此次拜訪的目的,讓客戶知道你接下來要跟他說明的內容為何。

第二步:有目的性的探詢及有效聆聽 (purposely probing & listening)

這是銷售技巧中的第一個挑戰,很多業務員常跳過這個步驟,或是毫無章法的提問,根本不知道客戶的想法為何,最後變成單純的產品特性說明,銷售效果不佳。
要做到有效提問,必須事先收集客戶資訊、知道客戶對產品的認知,才能在互動的過程中「聽懂」客戶的話,並且在客戶的回答中,一步步找到問題及機會點,這是一個鬥智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Q&A。

第三步:關鍵訊息的傳遞(Core Message Delivery)

從有效提問中找到銷售機會點後,就可以進入關鍵訊息的提供,這部分應該是相對容易的。業務人員必須熟悉競爭情勢及自己產品的FAB(特色、優勢、為客戶帶來的好處),並且要牢記客戶花錢要買的是產品能為他帶來的好處與利益,千萬不要一直介紹產品的特色與優點。

第四步:客戶反對意見的處理(Objection Handling)

記得要先分辨客戶反對意見屬於哪一類,找到客戶真正的痛點,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第五步:締結(Closing)

很多業務人員在完成拜訪流程後,因為擔心被客戶拒絕或者影響彼此的關係,而沒有要求締結,這是很可惜的。其實客戶有自己的想法與做法,當他答應下單,自然會有他應對的方法。你提出下單要求,客戶自然也會提出他的期待,如價格調整或者促銷活動的贊助,所以必須準備好締結方案與不同的配套措施。

很多人都會問:萬一客戶拒絕締結的要求要怎麼辦?我的回答是:「很簡單啊!抬頭挺胸離開客戶辦公室,跑去廁所把眼淚擦乾,然後告訴自己『I will come back!』」。締結的心法就是「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