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資料來源:波士頓顧問公司

下個 10 年,你的公司可能不在了!給領導者的 2020 「求生」建議

徐瑞廷
2020-02-05

近 5 年全球 GDP 的成長率始終低於預期、緩步下滑,代表經濟處於低成長的態勢。在這樣的情境裡要怎麼做,才能在 2020 之後的 10 年裡,維持增長曲線、立於不敗之地?

BCG 以此為主題做了大量研究,整理成一份名為〈如何在下一個 10 年致勝?〉的報告,建議領導者需要把握 5 大議題。

重新設計組織結構,讓決策流程更快更有彈性

1. 從拚規模變成拚學習

過去,企業競爭的優勢在於「規模經濟」,以高效率的大量生產,壓低邊際成本,提高獲利。未來企業應該要追求「學習速度」,在更短的時間適應環境變化,並通過數據和新的技術來了解、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這是新的思考角度,也是領導者需具備的全新能力。(可參考《經理人月刊》第 177 期 P.22 專欄

2.讓人力與科技完美協作

上期專欄〈下個 10 年的成功企業:仿生公司!〉提到,企業將逐漸依賴科技獲取大量數據、得到洞察、執行任務,但僅僅在各個單一項目運用科技是不夠的。組織依然需要人員從組織的使命出發,在方方面面找出人力與科技完美協作的組織流程,並打破過往層層審核的科層,迅速的決策、實驗、調整,如同生物一般自然演化,不斷創新成果,帶給客戶更高效、個人化的體驗。

仿生公司的運作模式
BCG 認為下個 10 年得以成功的企業是「仿生公司」,也就是以企業使命為核心,能夠將人類與科技工具完美結合,人機協作順暢。仿生公司能不斷創新,達成企業渴望的成果。
資料來源:波士頓顧問公司

3. 接受變革是常態,及早起步

根據 BCG 統計,每 3 家企業就有一家亟需變革,而這些採取變革的公司只有 25% 取得長期的成功。變革的失敗率非常高,領導者要更留心啟動變革的時間,在公司內部塑造緊迫感,在尚未面臨危機時就開始轉型、使改變成為組織的日常,再根據實戰經驗思考出有效的變革方式,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重視多樣性與社會價值,企業才能與時俱進、常保活力

4. 擁抱多樣性,帶動創新

BCG 的研究表明,公司成員的多樣性與創新和應變能力成正比。觀察《財星》未來 50 強(Fortune Future 50),如阿里巴巴、Spotify 等企業,女性員工占比達 5 成,遠高於整體企業平均的 26%。其中有 3 家公司(携程、埃森哲和 CDW)的 CEO 是女性,9 家女性高管的比例至少達到 40%。

多樣性的來源除了性別,還包含種族、國家、能力、工作及教育經驗,面向愈多、組成愈複雜的企業更具備創新的基礎,也有更大的韌性能面對環境挑戰。

5. 注重社會價值

過去企業 CEO 大多只關注在位時的「股東總回報」(TSR,total shareholder return),也就是股東投資企業後可以獲得的報酬。但消費者意識抬頭,商品對環境的影響、AI 技術取代人類的道德議題、企業壓榨勞動力等議題,都會形成經營壓力。

去年 8 月美國 200 家大企業執行長共同簽署一份 300 字的聲明,重新定義企業在社會中的角色,內容提到企業不該把股東利益當作至高無上依歸,也要創造公平的薪資環境、維護供應商的權益、保護環境永續

這與過往提到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同,不是企業在自身任務之虞,抽出時間和資源「做好事」,而是思考組織的每個行為,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比如製造業雇用大量員工,以經濟利益來思考,自動化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但回到社會利益,企業雇用員工,可以餵飽更多家庭,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

愈來愈多投資人和基金管理公司都發現,只追求經濟利益的企業,可能因為忽視社會議題一夕之間被輿論壓垮,自此呼籲 CEO 要從產品核心價值、製造過程、員工福利等,一一評估創造的社會價值,甚至主動參與解決社會問題。

2009 vs. 2019 全球企業市值 TOP10:科技公司晉升主角

觀察 2009 和 2019 全球企業市值排行前 10 名,只有微軟和 Google 仍在榜上;再細分這些公司的產業別,已從能源、材料、消費必需品等 5 大產業集中至金融和科技,科技公司的占比從 2 成躍升到 8 成。

2009 vs. 2019 全球企業市值TOP10:科技公司晉升主角
資料來源:波士頓顧問公司

資料來源:波士頓顧問公司

(口述/徐瑞廷,整理/韋惟珊 )

繼續閱讀 變革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