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製圖 / 韋惟珊

不同類型的員工,請用不同的方式領導!4 象限分析法,教你因材施教、帶好團隊

Amy 默默的走進辦公室,並且拿紙箱靜靜地收拾著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旁的同事們完全不知道究竟發什麼事情了,為什麼平常活潑又好人緣的 Amy 突然有這樣的舉措。

同事們急 call 老闆 Kenny,把 Amy 正在收拾辦公桌的舉動告訴了他。他警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所以急忙取消了下一個會議,趕回公司了解狀況。一進門、他就跟 Amy 說:「不要再收東西了,立刻到我辦公室來。」打算兩人好好談談。

Kenny 問道:「你現在收東西是什麼意思?威脅我嗎?」
Amy 回說:「老闆,你剛剛在客戶面前不也是威脅我嗎?你不是質疑我的工作能力嗎?跟了你這麼多年,我是不是認真負責你不清楚嗎?既然你已經不顧這一份革命情感了,我又何必死賴在這裡讓你為難?我自己打包走人、不正是你希望看到的嗎?」

Kenny 解釋:「我只是對你這次的提案不滿意。而且客戶當我的面抱怨,我總要有個交代和下台階吧,我不是真的要你背這個鍋,難道不能配合演一下嗎?」

延伸閱讀:努力為工作付出,老闆卻不滿意?可能差在一個觀念

Amy 幽幽地回說:「老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你每次脾氣上來,我們就是那一個倒楣的替死鬼。我是付出了心力想做好,但客戶不講理、你也不肯定,那我做的也很沒尊嚴和成就感,不如讓我離開吧!」

到此刻,Kenny 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習慣在其他人面前修理 Amy 好擋下客戶的抱怨,Amy 內心是非常不能接受的!只是長期以來 Amy 沒有提出抗議,Kenny 自然誤認成這是兩人的默契。除此之外,Kenny 似乎也很久沒主動跟 Amy 討論,他在公司未來還會有哪些可能的發展,難怪他會那麼堅決想離開這個做了那麼久的工作。這真的是自己的錯,但 Kenny 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你的部屬在意什麼?不懂這點,主管很難因材施教

許多主管很容易犯下一種錯誤就是:不了解自己的員工!不了解他的家庭、興趣、喜好、價值觀,甚至對於他擅長的工作都弄不清楚,只知道這個員工目前所負責的工作,就一直不斷的在這份工作上去要求他、鞭策他。這不僅浪費了公司的資源、也消耗掉了員工的熱情與天分。

「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與我的喜好相結合,即使會比其他工作辛苦我也會甘之如飴,反之,若是這一份工作讓我如坐針氈、不知該如何下手,就算是比其他工作容易我也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這樣的心態是絕大多數年輕世代的想法,因此,稱職的主管要能夠「知人善任」,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員工,不只是履歷上所呈現的表面文章,而是要深入的去了解員工與職場發展相關的一切資訊,才能夠做出真正最好的安排。

四象限分析法,幫助你分類部屬、指派任務

我經常使用「四象限分析法」將員工的個性與偏好做分類,再根據這樣的分類去分派不同的任務給同仁,也會根據事後的結果來反證原本的分析與推論是否正確,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驗證,就可以相對準確地掌握與了解自己的同仁。

Case1. 情感和利益,同事重視的程度為何?

我將 X 軸設為「情感軸線」、Y 軸設為「利益軸線」,將同仁對於與主管之間或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情感重視度,及對於實質獎勵與薪酬的感受度,依照強弱程度歸類至不同的象限。

重利益,但輕感情:高度目標導向、追求績效也追求高收入。適合分派挑戰性高的業務性工作,可耐受高壓的工作,但流動性風險比較高。

利益和感情都看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目標,對於工作有很高的「承諾性」及「責任感」,但自尊心與責任感一樣強烈,若是情感鏈結斷裂將會一去不回頭。

感情和利益都看得淡:大多數是剛步入職場或初到職的新人,對於實質利益不敢做太多要求,個性比較「宅」或是較為自我,要給予不同的機會歷練才能確認其可能的發展。

感情為重,利益其次:臉皮較薄、但待人較為真誠,適合擔任後勤或是支援性質工作。對於高壓性質工作或是衝突性的工作多有抗拒心,在職場上不太會主動求表現,但是對於工作的忠誠度較高。

Case2. 理性和感性,同事更像哪種類型?

或者,我將 X 軸設為「理性軸線」、Y 軸設為「感性軸線」,將同仁依照擅長以哪種方式處理事情來分類,並且依前述的方法驗證,也得到以下的一些心得:

感性主導:適合擔任文案或是創意發想的工作,若屬於需要邏輯性較強的工作則不適合指派給這類型同仁。

兩者兼具:適合擔任專案管理、團隊領導的角色,也可以將複雜的溝通工作交付給具有這種特質的同仁擔綱。

兩者皆無:這樣的同仁多數是態度上出了問題。可能無心於現有的工作,缺乏耐心與細心去溝通與思考,若發現同仁有這樣的狀況應該要及時處理。

理性為重:邏輯思考與科學導向是其優點,但溝通技巧、舉一反三的能力與創意可能會比較缺乏,如果領導者給予清楚的任務方向與執行計畫,這一類同仁是很棒的執行者。

善用同仁的優點、發揮他的優勢!

透過前述所舉的例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清楚了解旗下領導的每位關鍵同仁,並且用「對的方式」來帶領他們,讓他們的優點充份被運用,同時也讓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價值有被重視,得到他們期望得到的工作模式、及與主管愉快的合作關係。

所以,千萬別再抱怨員工都不懂主管的辛苦,也不要再將怒氣轉嫁到同仁的身上,與其抱怨與生氣還不如想辦法了解同仁,給予他們該有的幫助。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