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kazuend on Unsplash

老闆的私人開銷,可以報公帳嗎?小職員沒堅守這道底線,小心得不償失

舞弊掏空,國內外層出不窮,美國能源公司安隆(Enron)醜聞,摧毀了曾為世界前五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台灣最經典的算是力霸案,透過 68 家人頭公司進行詐術,破天荒動員偵查超過 4000 人次、傳訊約談 1000 多人、起訴 100 多人、判決書頁次多到附贈光碟,主謀王又曾在東窗事發後潛逃出境,最終在美國車禍身亡。再說最近的康友案,董座黃文烈更是精心策畫,在新聞曝光前跑路,把這爛攤子留給在台灣簽證的會計師及涉案的夥伴。

舞弊掏空最典型的劇情,通常都是從貪心開始,高層拿著公司的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良心的或是運氣好的,大賺一筆後回補公司,一來一往,公司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沒良心的或是運氣差的,一路掏空,挖東牆補西牆,但洞愈來愈大,劇情高潮就在高層梭哈後,全盤皆輸,此時,公司已搖搖欲墜,接著,公平正義的吹哨者爆料,或是分贓不均的吹哨者報復,引爆公司財務危機。

舞弊掏空,是高層一人行事,還是內部層層默許?

高層怎麼挪用公司的錢?最簡單的手法:借款給高層控制的公司,稱它為殼,這至少要靠財會員工去銀行取錢匯款到殼內,稍微複雜的手法,透過這殼進貨或銷貨,將買賣價差的利益留在殼裡,這至少要通過採購或銷售部門的員工方可成交。更激烈的手法會搭配海外人頭、免稅天堂、槓桿套利等等,除了公司內部員工配合作業外,恐怕還要借用專業人才引路,才能「乾坤大挪移」掏空公司的錢。所以,高層成功挪用公款,勢必要靠一些人合力方可完成。

延伸閱讀:為什麼公司會有「內外帳」?管好貨物流、發票流、金流,三流一致才能「稅稅平安」

無論大小弊案,最衰的是財會員工,因為所有和錢相關的事,財會人員都脫不了勾,例如財會人員記上一筆虛假的關係人銷售收入或不記錄一筆借款給關係人的款項,都觸犯了《商業會計法》「明知不實交易而記帳」或「故意遺漏交易而不記帳」,皆須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 60 萬元,有時財會員工反倒背了黑鍋。

如果員工因貪得不當利益而去吃牢飯,不值得同情,但是,如果員工因為害怕而不得不做,惹上牢獄之災,豈不倒楣。或許法官憐憫涉案員工身不由己予以輕判,但是被偵查的過程,可能拖上好幾年,涉案員工本身及整個家庭所遭受的心理凌遲,難以言喻。

一般企業經營,本就有各項作業流程的內部控制程序,以採購資產流程為例,從請購、詢價、議比價、合約、驗收、請款、付款、入帳等等多項作業,每項都有覆核、審批的關卡。簡單而言,每一筆交易,都需經過層層把關,絕不可能由一人獨自完成。

當異常交易出現時,或許一個人沒警覺,但怎麼可能整套流程中牽涉的所有人都完全無感? 也就是說,這多半是一連串的員工被高層收攏人心,分贓利益後選擇閉嘴默許,使得各個關卡都失能,內控全面瓦解,如同一連串的員工撐起一把傘,掩護非法交易。

老闆個人支出報公帳,是幫公司減稅還是逃漏稅?

通常高層從公司偷走很多的錢,才稱得上舞弊掏空,如果金額小呢?

比方說高層私人的家庭旅遊、生活花費、名牌精品等等開銷,指示財會人員入公司帳由公司埋單,這算高層偷公司的錢嗎?按正規,公司負擔高層私人費用,應視為是高層的個人所得,高層要繳個人稅。或許報公帳的初衷是為了要公司多列費用少繳公司稅,但從財會人員的角度來看,這可是協助公司逃漏稅,年復一年,這樣螞蟻式搬錢,算是高層掏空公司的錢嗎?

再者,如果這公司大股東只一人,頂多落個逃漏稅負,說不上偷錢,但如果這公司股東不只一人,掏空可就事情大條了。

奉勸所有員工,公司是公司,股東是股東,屬於公司經營相關的交易,才算在公司的帳,千萬不要混為一談,就算現在是一人股東的公司,並不表示未來不會股權移轉而成為多人股東的公司,公司少繳公司稅或是協助老闆少繳個人稅,都是違法。小惡也是惡,勿以惡小而為之,合法是最基本的工作規則,拿著法律當令箭,不合法的事,免談,就算高層給出小恩小惠,檯面下的錢千萬別貪,賺該賺的錢就好。

數年前一位離職員工,她說去面試一個不錯的工作,面試官問她「如果老闆有一筆金額不大的私人費用堅持由公司負擔,妳會入帳後付款嗎?」她想了想,為了表達百依百順、奉命行事的人格特質,她回答「會」,結果沒有被錄取,我也暗自慶幸她已經遠離我。只要個人及團隊事事堅持合法合規,貪婪的惡人就不會找上門,因為他知道沒有機會籠絡你,內控就不致於全面瓦解,舞弊掏空的交易就會滯礙難行,那麼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會愈來愈遠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