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pexels

敢把老東家客戶挖過來的業務,我反而不敢用!董事長的識人用人之道

曾國棟、李知昂
2021-03-02
作者 曾國棟、李知昂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友尚公司的重要職缺,我會親自面試。以下幾個例子,正好可以彼此對照。有一回,某應徵者來應徵業務,跟我直說,他可以把老東家的客戶挖過來。我第一時間就判斷,這種人的心術不正,是不適任的。

相反地,有些人很坦率。比方我進用過一位高階主管,他在面試的時候,很自然地談到以前他爸爸在賣魚,媽媽不認識字。其實這種事沒有什麼光彩,也不需要講,我從這段面談卻觀察出,他的本質就是坦率真誠,後來我們果然合作愉快。

還有一位應徵者,原本在其他公司擔任高階主管,薪水很不錯,職位也很高。我很好奇,問他為什麼要離開? 他就誠實告訴我,他會離開原公司,是因為跟上司吵架。他也說他知道錯了,未來願意調整,管理他的情緒。這當然對他是個不利因素,但我看到的是他誠實的態度,明知道說出來會吃虧,還是老實講。

最後我經過綜合評估,覺得他的本質不錯,知錯能改,應該可以錄用。後來他果然成為友尚的重要幹部。

專業容易培養,本質、誠信更重要

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太看重一個人的專業能力,或能否帶進實際業績。其實應徵者的「本質」更要緊。

比方應徵者把老東家的客戶挖過來,當然可以馬上帶進業績,但今天他會這樣對老東家,明天也可能如此待我。進用了他,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反而有害。人品出了問題,不管能力再強,本質上就不適任。

這些故事也啟發我們,坦率真誠是人才重要的本質。

在面試當中,主管需要用心揣摩,不僅要了解應徵者的背景、經驗、相關知識,還要觀察他的人品、脾氣、EQ、反應能力等本質。此外,如業務人員需要個性外向、具備表達能力、邏輯能力;研發人員需要坐得住;會計人員要細心等等,都屬於本質面。

為何要透過面試觀察應徵者的本質? 因為任何專業知識,公司都有許多人可以傳授,某些職務甚至可以讓員工在做中學,天天接觸,很快就能學會。本質卻不然,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延伸閱讀:職場禮儀基本功:接電話、打招呼有什麼學問?董事長被「掛電話」的故事

看清本質,花時間發掘軟性能力

有人認同本質很重要,卻苦於不知如何下手,覺得觀察人的本質很抽象。對此,首先必須保留足夠時間面談。接著,我將一般員工所需的軟性能力歸納為以下 16 種,可以挑出你的徵才職缺最需要的 3 種,來設計問題引導。在應徵者回答的過程中,你便可以進一步觀察,判斷應徵者內心真實的反應為何。

第一種:主動積極、自我管理、獨當一面
第二種:創新變革、求新求變、改造與改善
第三種:應變能力、危機管理
第四種:情感智慧、情緒管理、人際技巧、溝通技巧
第五種:談判、說服、激勵
第六種:團隊合作、團隊精神
第七種:抗壓性、自我激勵、壓力管理
第八種:健康、身心平衡、身心安頓
第九種:誠信正直、品德
第十種:學習意願、學習能力、悟性
第十一種:系統性思考、邏輯性思維
第十二種:解決問題與決策能力
第十三種:PDCA 管理循環、專業管理、組織能力、整合能力
第十四種:任勞任怨、敬業精神
第十五種:適應能力、可塑性高、做什麼像什麼
第十六種:執行力、責任心、使命必達、執著

妥善設計問題,不要貪多,通常問一道問題可以確認 2 到 3 項能力。例如問對方:「上一次您必須在時間緊迫情形下完成工作,是什麼時候? 您當時怎麼做?」就可同時了解應徵者是否具備「抗壓性、自我激勵、壓力管理」以及「應變能力、危機管理」兩種能力。

「您參與過規模最大的專案是什麼?」 這種問題, 則可了解應徵者是否具有「PDCA管理循環、專業管理、組織能力、整合能力」、「團隊合作、團隊精神」、甚至「系統性思考、邏輯性思維」等多種能力。

掌握漏斗提問技巧,觀察應徵者反應

然而,要達到最佳面談效果,不是單純提問就可以辦到。而是掌握漏斗技巧,從開放式的問題開始,再從應徵者回答的內容中詢問各項細節。層層切入、抽絲剝繭,引導他實問實答,才能真正看出他的本質,對於某個職缺是否適任。

如何確定對方實問實答? 可以把握「情況、行動、結果」三段問法,逐步問清楚,對於你提出的問題,他是在什麼情況下,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得到什麼樣的成果。仔細聆聽應徵者是否有條理地描述細節,就知道他是否說出真正的經歷,或只是具備一些相關知識而已。

主管也要留意聆聽弦外之音,或應徵者在回答時,不經意說出的經歷,與他的價值觀。我經常是從這些地方,發掘出應徵者的本質。

延伸閱讀:「豬肉一斤多少錢?」老闆派兩人去詢價,答覆決定了職場的高下

內部同仁本質適任,升遷自然優於挖角

如果我們把面試這一關做得很好,那麼,內部人才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因此,我經常跟內部同仁心談,進一步了解他們,同時噓寒問暖,照顧屬下的需要,調整屬下的工作定位。

我建議,經過心談與深入了解後,對於一份新的重要職缺,你發現內部同仁的功力已達70% ,而且工作心態也不錯,公司應該勇於拔擢,讓他在較高的職位上累積經驗,繼續成長。這樣做,團隊的士氣會更高,你也更確定所拔擢的人才,本質上是合適的。從各種面向看來,都優於對外挖角。

結論:藉面試掌握應徵者本質,重視內部人才

  • 主管面試時,要仔細揣摩應徵者的本質,因為本質不容易改,專業能力反而容易培養。

  • 一個人的本質不容易了解,所以更要留足夠的時間,透過漏斗提問的方法,觀察應徵者的反應,來得出結論。

  • 有了優質的面試,內部同仁就是最佳的人才庫。主管需要持續面談、關心、了解、輔導內部人才。此時,內部同仁升遷,通常會優於對外挖角。

(本文出自《管理者每天精進 1% 的決策躍升思維》,商周出版)

繼續閱讀 面試
相關文章

管理者每天精進 1% 的決策躍升思維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