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xFrame

屬下講不聽、做不出你要的結果?與其「給釣竿、教他釣魚」不如換個溝通方式

黃昭瑛
2021-05-11
黃昭瑛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的業務拓展進度太慢了,大家都被你拖著,沒辦法等你,改用這個方向試看看,同事他們用這個方法很有效,速度和成果都比你的好......」「你用我這個方法,我以前就是這樣成功的,比較有效率。」主管 B 正耐住性子,壓抑心急又無法發火的脾氣,試圖在循循善誘中,為進度沒跟上的同事 A 找到方向和突破瓶頸的解法。

延伸閱讀:命令式領導不管用了!部屬帶不動,問題出在主管3件事沒想通

這樣的景象在領導團隊時並不陌生,但往往發展成:即便主管 B 耐心溝通、壓抑著快冒火的脾氣,運用再高強的溝通技巧,還是對進度推展沒有幫助,最後被逼急了只好跳下來做、而屬下也因為達不到標準而受挫求去,而這樣的劇情在各間公司一再上演。

老一輩「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教他釣魚」這樣的智慧,為什麼不見成效呢?

「教他釣魚」已不管用!不如問員工打算怎麼做

當你在這樣的循環中痛苦不堪時,可以改一個方法試看看:聽聽看他想怎麼做,而不要告訴他該怎麼做。

你以為應該要「給釣竿、教他釣魚」,但年輕的屬下同事或許並不認為釣魚是最佳解法,他們或許想划竹筏或是開小型漁船出海撒網捕撈,你在雙手奉上釣竿、並且試圖教導使用方法時,他都沒在聽,因為這不在他的解決方案裡,當然會溝通無效。因此無論你如何耐心教學,他還是學不會。

這種情況在十多年前自己在零售品牌業擔任主管時,還不那麼明顯。當時每一季新品上市時,無論是零售、電商,或經銷同事都是會把產品、銷售流程背得滾瓜爛熟,試圖把每一個亮點都融會貫通,在行銷、業務推廣上才好應用。

商業環境瞬息萬變,不能光靠老經驗應戰

但等我到了旅遊新創平台後,我才發現目的地的操作方式,彈性與變化性之大。例如:日月潭久旱,使本來賣船票的生意直直落,但乾旱的景致被拍成 IG 網美照,卻引起大批人潮朝聖,必須改推其他體驗因應。或是離島旅遊因為風浪太大無法出海,水上體驗被影響,必須推廣其他商品等等。

延伸閱讀:為什麼部屬不像我這麼拚命?想激勵員工,這件事比加薪更有效

這樣的產業環境下,必須時時動腦筋、想方法,而一個目的地要做起來,必須要有整套行程的思維,因為單一個行程,不構成大家要為此跑一趟的理由。做一個旅遊體驗平台的行銷、業務人員,需要更靈活應變各種天氣、季節、新竄起的新媒體應用、社群夯字等等,難度很高。

此時給釣竿的方法當然不可行,因為同事在前線更能分辨現實情況下的真實樣貌,該拿什麼工具、用什麼方法最有效率?他也在實證中學習。

「那你想怎麼做?你需要什麼幫忙?」

這是主管開會時,最好用的一句話。或是更具體的說:

「你剛剛講的困難,我聽懂了,那現在還差的進度,你想怎麼做?我可以幫你什麼?」

主管可以透過這兩句話,來了解現實情況的困難、屬下想採取的對策,若有邏輯上未能說服自己的地方,主管也可以再提出疑問,有時候屬下答不出來,或許是思考上未盡周全,那也可以透過這樣的互動來訓練思考能力。同時,透過一次又一次這樣的互動模式,也可以觀察團隊是否在解決問題、抓住商機的判斷力上,有所不足、或是有所進步。愈大膽嘗試新市場、新商品、新模式,失敗率愈高,但學習曲線也能陡升,「快試快錯」的學習成本其實沒有想像中高,而且成效大過想像。

例如我同事做國內旅遊時,沒有依照我的建議去開發泡湯券、餐券,卻先做了高價的豪華露營,因此在疫情期間跟上趨勢、而獲得很好的合作關係與穩定的營收,這就是給釣竿和開船去捕魚差別的最好實證。「那豪華露營的開發需要什麼幫忙?」我曾經問過這個同事。「你可不可以帶小孩幫我去一趟?我們沒小孩,想知道親子客去的感覺是什麼?需要哪些配套?」於是那幾天我馬上安排,真的帶小孩去了一趟豪華露營區之旅。

管理的方法需要進化,尤其在我帶的團隊同事愈來愈年輕的這幾年,他們能想出來的解決方案或許跳脫出我們所能想像的思考框架中,但結果卻是好的。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李雅玲 / 製圖

4種類型的員工,領導方式大不同!你的部屬是哪一種?

2025-07-24 整理‧撰文 陳清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主管都希望能藉由交辦工作提升部屬解決問題、自我成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但在這之前,主管得用正確的方式要求部屬,部屬才能跟上腳步,達到工作交辦的目標。

《好員工是教出來的!》作者松尾昭仁指出,主管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安靜地看著部屬完成整件工作,再一點點提高工作的難度。只有放手讓部屬去做,從中鍛鍊部屬的能耐,日後才能順利完成你交辦的工作。

若你是剛升任主管,還不確定如何看懂部屬類型、調整交辦方式,建議參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幫助你快速掌握實用的方法與應對範例,少走摸索冤枉路。

依據部屬的習性偏好,妥善交辦工作

主管可透過觀察了解每一位部屬的偏好,調整自己交辦工作的方法。《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列出4種類型的員工,建議主管相應的交辦方式:

類型1. 直接告訴我你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1.jpg
李雅玲 / 製圖

這類型部屬能把重複性工作做得很好,主管可直接告訴部屬該做什麼。

類型2. 我希望你先考慮我的意見,再決定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2.jpg
李雅玲 / 製圖

部屬很有創造力,通常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法,但只要主管沒有事先對這類型部屬的意見表示尊重,部屬就不會全力以赴。

類型3. 我想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3.jpg
李雅玲 / 製圖

屬於做大事型的部屬,通常都希望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主管應多與這類型部屬溝通工作目標,並讓他們自行安排時間。

類型4. 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定後,我就很樂意去做

4種員工類型4.jpg
李雅玲 / 製圖

渴望民主工作環境的部屬,主管只要讓他們有發言的自由、聽取他們的意見,這類型部屬就會接受主管交辦的工作。

想給部屬建議,這樣說才有效

對於部屬正在進行中的工作,主管既不能出手干預,又不能主動提醒時,該怎麼辦才好?

1. 以問句取代命令,讓部屬服氣

將命令語氣改成確認語氣,讓部屬覺得選擇權在自己手上,比較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例如,把原本要說的「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一定要做好!(命令)」改成「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可以做好嗎?(問句)」

2. 採用間接提醒,而非當面斥責

適合用於不受教的員工,例如,某A部屬即使當面斥責還是頻頻犯錯,這時可藉由責罵另一位毫不相關的B部屬,利用第三者提醒真正犯錯的人,就像拍片現場導演對著助理破口大罵,其實導演不是在責備助理,而是在提醒現場所有人。

3. 視對象不同,選擇積極說法或消極說法

消極說法說服效果大,但好感度低,例如「你老是遲到,真的很糟糕!」積極說法說服效果小,但好感度高,例如「你要是改掉遲到的毛病,表現就100分了!」積極說法可用於日常工作,消極說法則可用於必須說服對方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