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pexels

種菜也數位轉型?以「種番茄」的小農為例,談轉型 3 階段

你瞭解什麼是數位轉型嗎?儘管它已是一個熱門的關鍵字;但是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僅聽過、但卻未必知道如何運用「數位轉型」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本文以農業為例,說明數位轉型的定義,以及數位轉型的三步驟:「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為你與企業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數位轉型:用科技轉型企業的營運模式

數位轉型基本意涵是,「運用科技與數據等數位力量,協助企業從沒數據到有數據,借此協助企業創造與提升價值,以增加永續的競爭力」。透過數據分析,企業不僅可以挖掘商機,亦可以精簡人力、物力,達成精準生產、決策、產銷、快速回應等管理議題;同時,數據分析可顯露出競爭者的行為,讓你更瞭解消費者,供應商也取得彼此的互相信任。

延伸閱讀:即刻數位轉型!疫情逼主管改變,公司跟上了嗎?5 面向著手、改造組織

農漁業除了需看天吃飯,還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等困境。根據日本的農業調查數據:「日本農夫平均年齡 67 歲。2015 年農夫人口為 150 萬,預估 2030 年將銳減一半、到 75 萬」。反觀台灣,小農占比高達 80%,農漁業想要結合科技與數據,節省飼料、肥料、省水電等成本,又能提供安全、安心、可溯源的產品,數位轉型都是其中關鍵。

智慧農業在 2022 年上看 185 億美元,台灣農漁業如果做好數位基本功,將有助於水產取得 BAP(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農產取得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及 Global GAP(簡稱 GAPP)等國際認證,在國際市場建立優質品牌,搶攻國際市場。

例如資策會的「神農產銷平台」協助農夫將田間作業、日誌、生產履歷等資料,自動上傳至行政院農委會的農產品產銷履歷系統。再者,透過「阿龜微氣候」提供的技術與服務,協助農民即時監測溫度、濕度、日照等天氣數據,還能幫助分析判斷最適合的栽種、施肥、澆灌、用藥時機,提升農業產能與品質。未來,科技農夫可以用手機整合、機電、電控、農業、管理等,跨領域經營智慧化的農場。

數位轉型三階段: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

企業的數位轉型可區分為三個階段:數位化、數位優化與數位轉型。若企業未能釐清這三個階段的本質與重點,可能淪落於「有數位沒轉型」的困境,僅是花錢導入科技與數據,企業的轉型卻失敗,未能進一步帶來價值。以下進一步說明數位轉型的三階段:

數位化:無數據到有數據

先從沒數據到有數據。「數位化」的目的是運用科技開始收集資料,把傳統的文字文件、圖片、產品清單、客戶資訊等,透過掃描或是拍照等方式,轉換成電子檔案,儲存於電腦或是雲端中,增加資訊紀錄、更新、分類等動作的效率。例如:許多的中小企業與農業,過去完全憑經驗執行業務,沒有收集數據的習慣,或是單純依據節氣和手抄資料進行決策。數位化即開始收集溫度、濕度、日照、土壤的溼度等數據資料,增加分析判斷的基礎訊息。

數位優化:有數據到好數據

其次是「數位優化」,進一步從有數據到好數據。如何利用數位科技與「好數據」來提升生產的效率、品質、安全,改善組織營運效能,或是強化顧客體驗?例如,製造業會依據數據設定最佳參數的生產條件,同樣的,農場可收集、整理與分析環境數據後,找出最適合作物生長的環境參數,像是分析出牛番茄最佳的日照、空氣的溫度、濕度、水與土壤等品質等。因此,數位轉型的第二步是數位優化,進一步從有數據到好數據,找出更精準的生產數據等或顧客的消費行為。

數位轉型:好數據到有價值

最後是「數位轉型」,將好數據加以運用,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為企業創造價值。換言之,整合數位科技、組織制度、文化,將數據進一步轉為數位力量,為企業與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例如:牛番茄每年1月到5月盛產,但量產過高壓低了售價,農民並無利潤可言,若特定農場能運用大數據分析、重新擬定生產計畫,有機會打造 7 月種、11 月採收的環境。亦即,最終得將好數據轉型成有價值的商業模式,這是數位轉型的核心目標。將數位轉型的三階段整理成下表所示:

數位化 數位優化 數位轉型
轉型目的 從無數據到有數據。 從有數據到好數據。 將好數據轉型成有價值。
科技運用 運用科技收集資料、將資料數據化。 整合科技與數據,改善生產與解決銷售的議題。 融合科技、制度、文化,設計商業模式以創造價值。
舉例 收集種植番茄時,每天日照時長、溫度、濕度等數據。 運用農業資料庫與雲端平台,找出番茄的最佳耕種條件。 將數據轉型成商業模式,找出非番茄產季也能複製耕種條件的做法。
轉型提問 你有收集數據資料嗎? 你能運用、分析數據資料來提升產能、品質與服務嗎? 你能依據數據分析的結果,設計創造價值的新商業模式嗎?

數位轉型應創新整個服務的流程。例如:數位化開始追蹤上一次交貨的時間、數量;數位優化則根據前幾回的訂單數量與時間,推估下次客戶需要預定的日期與數量。數位轉型則化被動為主動,在客戶即將沒庫存之前,就主動提醒並預估得訂購量與交貨的時間。如此一來,數位系統從原先僅是一個訂貨的管道,進一步管理客戶的庫存與交期,甚至強化客戶關係管理,轉型成為新的商業模式,這才是數位轉型的本質。

反思:數位轉型是「數據、科技、商業模式」三者持續互動

總結而言,數位轉型是一個探索性的規畫過程,實務上,領導者必須瞭解「企業目前正處於哪一個轉型階段?」其次,數位化階段得釐清「你有收集數據資料嗎」;數位優化階段得釐清「你能運用、分析數據資料來提生產能、品質與服務嗎?」數位轉型階段得釐清「你能依據數據分析的結果,設計創造價值的新商業模式嗎?」。接下來,還得整合數位平台、公有雲、私有雲、公共雲等,彼此串連形成數位產業鏈、甚至數位生態系統。

(本文由李慶芳、楊天城、周潔之研究團隊整理與執筆,由卓偉琪校稿。)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