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話題正夯,但是對許多人來說,就像看電影《一級玩家》一樣虛幻。究竟元宇宙的發展能為一般企業帶來怎樣的意義?
讓我們先從定義出發。元宇宙是一個(3D 的)虛擬世界,讓使用者可以參與建造這個世界,同時透過自己的虛擬化身(avatar)在此互動,因而成為工作、娛樂和社交的平台。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親身登入 Decentraland、Roblox、Minecraft、Gather Town(以下簡稱 GT)等元宇宙相關概念平台,發現加入了空間元素和虛擬化身,人與人在線上的社交互動變得更真實、自然,不只增添了趣味,更大幅增加溝通效率。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在 2 月發布「元宇宙商機報告」(Opportunities in the metaverse),也特別強調這一點。
舉例來說,去年夏天我受邀為高中生上課介紹經濟學,一如往常,我設計了幾個很刺激的商戰遊戲,學生分組對抗。結果遇到疫情3級警戒,原本可以在幾間教室裡進行的活動,被迫移到線上。
如果使用Google Meet、Zoom這類遠距會議軟體,學生會需要開一堆對話群組,遊戲還要怎麼玩?後來我們採用 GT,這是一個帶有角色扮演性質、看起來就像是 RPG 遊戲一般的線上通訊軟體。我們自行設計地圖,畫出教室、圖書館、交誼廳以及好幾個小房間。我上課當然就在線上教室裡進行,玩遊戲時學生可以在小房間裡開小組會議,然後到交誼廳找其他組別商討策略。
後來,我又參加了一場在 GT 舉辦的產業媒合會。這次的地圖更大更華麗,與會者都有自己的數位化身,大家可以走到不同的展覽攤位看簡報資料,可以開閉門會議,也可以在開放空間自由交流。
GT 雖然仍是 2D 的虛擬空間,但他們在官網定位自己是一個元宇宙平台。我們看到,「空間感」可以幫助區分出人際交流的各種層次,讓遠距活動有更強的體驗感、遠距課程變得更好玩、遠距會議提高效率,這是以往的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沒辦法做到的事。
而這樣的元宇宙,不只是全新型態的社交平台,更會成為承載和傳播各種「內容」的主流媒介之一,除了教學、遊戲、媒合會、展覽、廣告,也有愈來愈多的元宇宙音樂會和表演,不斷創下人數和營收的新高。
總結來說,如何善用元宇宙的特性去策畫虛擬展覽、辦虛擬活動、在虛擬空間裡進行教學、會議、典禮,設計廣告、宣傳品牌,是所有企業現在就應該開始思考的事。
(口述:馮勃翰/整理:盧廷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