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今年度業績虧損,能否刪減去年核准的預算?專家:應設「紅綠燈」機制,動態調節支出

楊秀慧
2023-05-15
企業顧問 楊秀慧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輔導企業時,遇到一間公司財務部人員反映,他們在一年前通過各部門的預算審核,但某單位第一季的業績受大環境影響,只達標 85%,且第一季結算也出現虧損。

這個故事細節是,該單位第一季業績預算目標是 1 億元,相關成本與支出約 9000 萬,預算的利潤是 1000 萬元。結果,單位實際業績 8500 萬,業績達標率 85%,相關成本與支出仍接近 8900 萬元,成本支出達成率 99%,導致第一季原要賺 1000 萬元,實則虧損 400 萬元。

財務部希望該單位縮減支出,或延後專案的預算,但該單位卻回覆,「我們的支出及專案預算,都是前一年度通過審核了。」像這樣的情境,在大、小企業都很容易發生,財務與其他部門之間各持己見,出現爭論,也容易形成管理上的難題,經營者會陷入兩難,畢竟財務部與業務部、生產部門立場本來就不同。

延伸閱讀:一季燒掉近 10 億美元!蝦皮母公司虧損翻倍、電商成長創新低,該怎麼搶救?

我的經驗是,企業往往習慣設計編製預算的方法,像是業務預算要如何編列、專案或投資怎麼審核,前一年度召開審議委員會,探討是否通過。然而,企業比較少考慮到,執行上如果出現虧損、業績未達標,要提出什麼解決方案。

其實,企業的策略發展,會隨著內、外環境與市場變化而動態調整,管理機制也應如此,需要保持動態。

換句話說,即使前一年度編製完成預算,後續也要有管理機制,才是完善的預算審核流程。

以上述個案為例,我的做法是,增加執行過程中的動態調整機制與管理。如果業績下滑,例行性支出(屬於變動成本)也會連動下降。至於預算中的「非例行支出」,包含專案性支出、投資相關等,我則設計紅綠燈制度,來作為判斷標準。

如果營運績效在 96% 以上,屬於綠燈區間;營運績效在 86~95% 屬於黃燈區間;營運績效在 85% 以下則是紅燈區間。當然,營運績效的「百分比設定」,可依產業、單位及公司管理認知狀況,有不同的模組設定。

綠燈表示營運績效不錯,可以減少管理;出現黃燈,應嚴格檢視,未達標的項目逐一檢討,加以控管相關預算;遇到紅燈情形,則是採取必要措施,例如縮減、暫緩或延後非例行或非必要支出。

延伸閱讀:沒受過財務訓練,要如何著手編列預算?給主管的操作指南

最後,預算管理應每月或每季檢視,一旦財務預算有管理機制,把制度規範設在前頭,財務部與執行部門就不會兩邊爭吵、增加協作順暢度。

繼續閱讀 財務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