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開場合,如果剛好坐在業界德高望重的董事長、總經理隔壁,很緊張怎麼辦?或是開會時,由對方親自接待,我們該怎麼開啟話題呢?
我過去在工作中,因為這些場合認識了許多長輩朋友,或許這幾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先分享給為此手足無措,或總是擔心拿捏不好分寸的你。
先把基本概念和常見狀況說一下:
1.認識不代表人脈:不要帶著目的性社交,因為那沒有用。
對這些長輩來說,要和他們經營關係的人實在太多了,不管是要資源、求提拔、尋求商務合作機會等等,每天親近他們的人,幾乎都是帶有目的的,而且很會自我介紹(電梯簡報)或是講話口條好,這些都不是初次見面或還不熟悉時該用上的技巧。帶著想結交人脈、利用人家資源的想法,這些位高權重的長輩根本一眼識破,就算收了你名片,也很難有進一步的下落,事後撥電話過去一樣吃閉門羹。
真心誠意與人交流很重要,至於彼此的關係能走到哪?有什麼可能性?那都是隨著彼此的熟悉度與信任加深後,再慢慢開啟談話的。
「Yuki 妳幫我看看這個好嗎?我身邊對數位行銷、網路電商這塊最熟悉就是妳了。」一個很資深、很有份量的長官 A,在一個周末突然 LINE 我,要我幫他看看他想購買的數位工具與提案。
一開始這位長輩只是合作夥伴的長官,我們幾乎沒有私交,都是工作上的接觸,後來他會漸漸跟我吐露工作上的困難,我盡可能的提供我知道的資訊,逐漸才變成了好朋友,有時候他面臨難題,沒有點子的時候,也會打給我說:「Yuki,妳點子很多,幫我想一想。」
我還真的會馬上想幾個方案給他,因為大家在一樣的產業,這些點子我平常就在想啊!如果可以一起合作也很好,就算給他拿去用了,我也覺得幫上忙很開心。
我想說的是,所謂建立關係,是自然而然產生的,而不是刻意或是帶著目的性而來的,真誠交往之下,有可以幫忙的地方,我們幫上忙,自然會讓彼此關係加深,久而久之自然會有很棒的人際圈,這是最基本的概念,人際關係是長久經營的,但很多人卻選擇急迫地自我推薦、矮化自己、奉承巴結,這樣不僅沒有用,長久下去只是名片收藏了一堆,但對方連你長什麼樣子都沒印象。
2.讓長輩想認識你、了解你的方法就是,先讓他暢所欲言。
長輩的經驗、歷練都很豐富,故事也很多,但往往缺乏機會暢所欲言,如果你能夠開啟這樣的對話,他會很開心,並且對你印象深刻,同時,你也能夠在對方說自己故事的時候,學習到許多。
「總經理,我剛剛跟副總聊,才知道他已經來貴公司好多年了呢!他換過好多部門,職涯好精彩。」我聽完副總的故事,剛好碰上總經理。
「他跟我一起來這裡的啊,而且我還比他久勒!」總經理說。
「我跟妳說,之前啊,我本來在 xxx 後來啊……」就在總經理侃侃而談他的故事時,我仔細聆聽,然後一直追問下去,鼓勵他繼續說。不僅故事精彩,而且身經百戰的大長輩,果然故事太多,一個餐會講不完,結束時跟我說「我的故事還很多啦,今天跟妳說的,也才不到幾分之幾,下次有機會再繼續說。」第一次吃飯認識的場合,我大概聽了這位前輩 40 多年工作經歷的精華片段。
後來他跟他同事們介紹我,不只記得我的名字,連我為什麼取這個名字都記得。讓長輩暢所欲言是使他記得你最好的方法,所以要培養專心聆聽、好奇追問、引導對方分享自己故事的能力,並且戒掉想自我介紹、趁機開展業務、尋求資源的壞習慣。
3.不管你有多好,都請在前輩前保持謙卑。
即便我已經工作 20 幾年,但在這些大前輩面前,一樣是小孩,有時候會遇到身邊同事、朋友或是合作夥伴幫我開場,介紹一堆客套話、頭銜、資歷等等,這會讓我很尷尬,所以我練就了機智幽默的回應方式,來化解這種尷尬,也讓前輩可以跟我繼續交流。
舉例來說,某次一個業界大長輩初見面的時候說:「營銷長,我看妳很年輕耶,那麼年輕就當營銷長,妳一定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同事們也跟著搭腔捧我:「營銷長還有寫專欄喔,我們大家都有在看,我是忠實粉絲呢。」
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看著年近 70 歲的大前輩說:「總經理,你就叫我 Yuki 就好,如果難記,你就想『幼齒的』(台語),就容易記起來。」
「哈哈哈,原來 Yuki 是幼齒的(台語)。」總經理被我的幽默笑歪了,一直唸我的名字。
在愈傳統的企業高層面前,愈要提醒自己保持謙卑,在彼此年齡、資歷差距很大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從對方身上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面對讚美的時候,微笑就好,不要對人家的恭維、客套太過認真,還是要把鎂光燈的焦點轉到長輩身上。
「總經理,聽說今天的酒是你親自挑的,有故事的,對嗎?」我馬上拿著酒杯問。
4.複誦、追問、整理重點摘要,讓長輩知道你真的有認真聽。
長輩願意跟你分享,就是建立關係的開始,我的習慣是當一個段落結束時,會複誦一次,例如:「喔!我明白了,所以策略就是先做 A、再來求 B,對嗎?」快速把剛剛長輩說過的話,複誦一次。
「對!而且要節省開支。」長輩又繼續深入跟我說他的經營故事。因為每一個說話的人都需要好聽眾,而複誦、追問會讓說話的人知道,眼前有一個很好的聽眾。
「今天真的收穫很大耶,謝謝你願意分享這麼多,例如:…….(總結一下長輩說話的重點)我希望接下來還有機會聽你說故事,太好聽了。」結束前,我一定會總結今天的學習,並且表達自己希望能持續交流、培養彼此的關係。然後,我通常會獲得長輩的 LINE(我喜歡等長輩主動要求,這樣比較不唐突)。
其實長輩也很喜歡交跨世代的新朋友,也會對於新知識、數位領域很有興趣,所以只要能在剛接觸時有不錯的交流,一般都可以變成好朋友的喔!以我的情況來說,常常因為長輩子女的緣故而變熟悉,例如學校演講、社團分享,甚至 1:1 跟小孩聊聊等等,我只要有空都會答應。希望拿自己的例子鼓勵大家,勇敢跟長輩、大前輩當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