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Lucrezia Carnelos on Unsplash

福袋淪滯銷品!超商、量販店曾經的「年度買氣王」買氣下滑,背後的 4 大主因

吳師豪
2024-03-21
吳師豪
已完成
已取消

「福袋」源於日本百貨公司迎接新年的行銷手法,是指裝有「福氣」的百寶袋,在每年元旦當天,把許多商品裝入袋中,並以極大折扣優惠販售,消費者打開福袋時,能感受令人驚艷的小確幸。

台灣流通業深受日本影響,近十多年來,百貨公司首先發起,在農曆春節推出福袋,引起廣大好評。春節是人們在一整年當中,手頭最充裕的時段,便利商店、超市、量販店、藥妝店……等連鎖品牌紛紛效尤,並將福袋商機從元旦拉長至春節。

業者每年挖空心思設計福袋,創新商品與各種「抽獎」活動,以博得消費者青睞。然而,今年市場上反應,福袋似乎陷入滯銷窘境。在過年期間,許多民眾逛超商、量販店,仍可看見架上擺著福袋,甚至降價求售。

供過於求、商品不吸引人,使福袋銷售明顯受阻

今年福袋滯銷,我認為有以下 4 大原因:

1. 供過於求:

加入福袋戰局的業者愈來愈多,各業者提供的福袋數量也較已往增加,形成供過於求的市場情勢。

2. 商品內容缺乏吸引力:

由於消費者胃口被逐年養大,商品組合的創新性不足,如果福袋的內容物,僅是店內隨手可買到的商品,拆開「福袋」的驚喜感就沒有了。

3. 福袋 CP 值降低:

福袋的內容通常是消費者熟悉的商品,很容易被比較價格,如果優惠折扣不高,又夾帶一些顧客不一定喜歡的商品混在其中,在網路發達的情況下,負面口碑快速傳開,造成後續潛在購買者卻步。

4. 業者過度重視「福袋」抽大獎活動:

近年來,業者把預算資源主力放在抽獎,抽到大獎固然驚喜,但抽獎活動也有缺點。首先,除了最大獎以外,即使消費者中二獎、三獎,也不一定拿到他們需要或喜歡的獎品。其次,抽獎時間與購買「福袋」相隔約 2 個月,消費者的等候時間太久,無法滿足當下的喜悅。最後,各家業者「福袋」最大獎大多雷同(例如送汽車),新鮮感不足。

從「促銷」轉成「促買」,要以顧客需求角度行銷

購買福袋已成為台灣人過年的文化儀式,對於亟欲搶食此商機的流通業者,是非常大的挑戰。除了業績之外,網路上的評價,對於企業品牌商譽,有很大影響。就如同每年舉辦一次「福袋」擂台大賽,企業應思考,如何贏得「裡子」 (福袋銷售收入) 與「面子」 (福袋正面口碑)

首先,推廣福袋應由業態的經營本質 (滿足目標顧客需求) 來思考,從「促銷」轉換為「促買」。「促銷」是賣方的角度,也就是促進商品銷售,除了裝入顧客喜歡的商品,也順便夾帶業者想賣的商品;「促買」則是由買方的角度,要促進購買慾望,裝入福袋內的商品應該都是消費者喜歡、想要的。 Costco 特價活動為何廣受好評?就是因為,他們選擇的特價品,都是顧客喜歡的「暢銷品」。

延伸閱讀:促銷和補貼愈做愈多,為何顧客卻愈買愈少?分析你沒看見的「大前提」

其次,在消費行為中,顧客有 5 種角色扮演,發起者、影響者、決定者、購買者與使用者。購買福袋是複雜的消費行為,業者可以思考,福袋內的商品究竟是滿足購買者個人需要、還是全家人團聚需要?目前的福袋僅以「價格」來區隔市場,業者也可考慮針對目標客群需求,提供不同商品組合的福袋。

第三,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想要抽到的獎項。「福袋」的作法,是將所有獎項放在同一個獎池,消費者即使抽到獎品,也不一定會喜歡。我多年前參訪日本神戶 Harborland 購物中心,其中一家玩具專櫃正在舉辦周年慶抽獎活動,他們把 100 個獎品依目標客群喜好,分別放在 10 個抽獎箱,顧客可選擇將彩券丟進喜歡的抽獎箱,保證抽到的都是滿意的獎品。

我曾在味全食品工業任職,時任副總經理黃南圖把行銷活動,比喻為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企業希望把 海裡的沙子(潛在消費者) 捲到 沙灘上的沙子(忠誠顧客) ,如果行銷活動失敗,海浪可能反而將沙灘上的沙子捲回海水中。一年一度的福袋活動,就是在不斷驗證海浪與沙子的關係。

繼續閱讀 零售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