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師豪 /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 現為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臺鹽實業獨立董事、易飛網獨立董事; 曾任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和泰汽車獨立董事、台灣菸酒公司獨立董事。
日本生甜甜圈品牌「I'm donut?」亞洲首間海外分店日前在台開幕排隊人數超乎預期,導致買不到的民眾狂刷Google評論一星。品牌開幕即危機,怎解?
近日,根據外媒報導,鼎泰豐在美國「打趴全美餐廳」,然而,其他幾則新聞,卻讓人憂心,它真的可以代表台灣連鎖品牌在國際舞台發光發亮嗎?
自有品牌是大型零售業者委託製造商代工生產,再由零售業自行命名的產品。由於流通成本低,能夠在不犧牲品質的情況下,壓低價格,成為零售業者的心頭好。
台灣在2024年服務貿易輸出排名全球第29名,金額540億美元,輸入金額630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為90億美元,是政府與企業亟需重視的課題。
台灣338個老街商圈,以夜市小吃及傳統老街聞名於世,NVIDI執行長黃仁勳每次返台都抽空造訪,如今對國人與觀光客吸引力卻每況愈下。怎麼做才能振興老街?
「百年老店 查無分號」是許多創業者的夢想。2024 年多家老店吹熄燈號,也有許多超過一甲子的老店屹立不搖。被譽為餐飲界台積電的鼎泰豐如何遍地飄香?
今年有 19 縣市政府舉辦跨年晚會與施放煙火,聲勢愈辦愈盛大,究竟跨年活動魅力與商機何在?
內部行銷關鍵就在於訓練員工的能力,激勵員工的意願。若要消費者(外部顧客)滿意,先要讓員工(內部顧客)滿意。
零售服務業已進入戰國時代,在「窮則變,變則通」的定律下,業者應善用「市場區隔」概念,才能找出尚未開發的潛力新市場。
百貨業者將週年慶視為年度決戰勝負最重要一役,週年慶的魔力在哪?今年的週年慶又有什麼特色?
《台灣米其林指南》推出6年,北、中、南餐廳爭相摘星。然而,米其林是追求生活品味,星級餐廳的經營模式,與連鎖品牌仍有很大差異。
流通與服務業,維持老顧客,或是開發新客源,是長久以來的兩難問題。維持老顧客有其風險,產品和服務還是需要不斷創新,兼顧熟客的感受,同時吸引新客群。
可不可一名女店員在飲料吐口水、徒手攪弄寒天,引發公關危機。究竟,連鎖品牌要如何經營、管理,才能確保加盟店也能有一樣品質?
疫情後,台灣零售、餐飲業曾報復性成長,餐飲業成長超過18%。不過,今年上半年,成長幅度卻大幅下滑。業者該怎麼做,才能在疫後紅利消失後,持續抓住顧客的心?
一家咖啡廳,為什麼能吸引顧客一再光顧?有時候,不見得是價錢低、服務好,而是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抓住消費者的心。運用「魅力服務」,能創造更多價值。
餐飲業 4 月陸續爆發食安問題,為什麼上市櫃餐飲集團也會出現漏洞,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採取多品牌與單品牌策略各有哪些優缺點?
今年過年,超商、量販店的福袋活動成效明顯下滑,許多門店的福袋滯銷,甚至需要降價求售。業者應觀察市場趨勢,並把「促銷」轉換為「促買」。
萬客隆、華新牛排的滿意度高,但再訪率與回流效果卻不好,經營數十年的老牌公司也紛紛倒閉。顧客滿意不等於忠誠嗎?如何做到「圈粉」,才是企業經營的目標。
不論在流通業、餐飲業,如果能打造成連鎖店,是許多企業能否擴大關鍵。如何成功經營連鎖品牌?關鍵在於「3S1C」原則。
台灣流通業發展數十年,傳統競爭聚焦在同業態的企業之間,近年來消費者荷包縮水、時間有限,加上生活型態轉變,競爭疆域已朝向「業種」與「業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