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Leonardo ai

為了往上爬,不惜越級報告、打擊同儕!職場「跳級生」為何高升了卻滑鐵盧?

黃昭瑛
2024-06-13
黃昭瑛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職場上有野心的老手、資深工作者,通常喜歡藉不同機會和場合培養與高層的關係,一旦有機會就想彎道超車,批評自己的主管、攻擊同儕,以取得更大的權力。

在競爭比較強烈的大型企業工作過的人,多半對於這樣的行為不陌生,就算自己不曾採用也一定看過很多,只要是人都有慾望,而實現在職場的野心有很多方法,當按部就班實在太慢的時候,採取這種粗暴對策往往快又有效,像是結黨結派、聯手次要敵人攻擊主要敵人等等。

延伸閱讀:「他憑什麼被升遷?」《彼得原理》的真相:能力太好的人,擠不進晉升名單

但這樣的積極競爭下,我也看過許多高潛力人才,最後慘遭滑鐵盧的例子。通常有幾個原因:

1.彼德原理

這是最常看到的情況。所謂「彼得原理」就是把員工升到他能力所不及的管理職,然後整個團隊都因此在空轉,當事人也會因為在高度焦慮下,無法發揮正常水準,更別說要快速學習了。

公司會有按部就班的養成計畫一定有其原因,沒辦法一下子到達高位,其實是正常的,往上晉升通常需要很多不同角色與能力的歷練,也需要成功經驗累積的自信,而不是信心喊話,這就是跳級晉升常常戰死高潛力人才的原因。所以即便人才有野心、有意願快速晉升,主管也要三思。

2.同儕合作破局

採取手段上位的人才,一定具備的某方面的能力與個人特質、甚至手腕,但上位後要面對的現實是,底下有一群本來平起平坐、甚至是前輩或曾經被攻擊的同儕,要收攏他們的心,一起合作,但信任感在破壞後很難建立。

若是一開始透過批評他人而獲取主管信任、伺機上位的人,常常會因為很難發揮團隊向心力,而沒有好的表現。這樣的人本來就不是按照團隊速度前進的,要率領一大群人時就無法做出成績。新官上任一急之下,只好將團隊打掉重練,從零做起。如果公司可以等待,當然沒問題;但若已經是高競爭的產業環境,那就是自斷手腳。

延伸閱讀:工作努力、生產力高,為何升遷的不是你?拆解職場升遷的 8 個祕密

3.花太多時間向上管理,卻做不出成績

有些人和上層培養關係、取得信任的方式是情報交換,例如某部門、某個同事有什麼狀況,這些小道消息常常會觸動主管的神經。隨便一句話,再描述一些畫面,就可以中傷一個人才。想當然,會這樣做的人,沒有能力和時間發揮在管理或是商業上,只好用以往慣用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江湖地位,而且一招半式闖天下。

過去在職場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但是講求成果導向的企業通常也沒辦法忍受這個情況太久。所以,主管如果不想讓高潛力人才走偏,在他們提供情報時,不要有太多的好奇心才是正確的反應,將注意力放在生意上,對人才、對企業才是最好的。

按部就班地補強能力或許比較慢,但看到太多高潛力、有野心的人才因為快速升職卻滑鐵盧,為了人才好、企業好、團隊好,主管要小心以上三個陷阱。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