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行銷人員,注意新場地、新媒體等市場趨勢是我的日常,但平常時間緊張,一般場勘及供應商初次會面都會由團隊的同事們負責,而我則會是在有短名單之後,再到現場做最後確認。
今年有兩場奠定市場基礎的大活動,老闆及高層都相當重視,我也是在活動前期就全心投入在規畫及市場調查。在這時剛好有幾位飯店的業務聯繫上我,希望能帶我參觀並介紹場地,我們馬上就敲定了會議時間。
其中一位五星級酒店的業務,在剛開始聯絡時態度相當好,雖然在細節上我個人覺得不夠到位(沒詢問 email、發會議邀約),但整體來說還是能夠接受的。
我告知對方會帶同事一起到訪,並相約在某天的 11 點半。11 點時,這位業務還傳訊息提醒我 30 分鐘後的會議,我心想:這提醒工作還是做得挺好的。我 11:28 準時到了會場並傳訊息給他,事前告知在時間上會比較緊迫。但訊息未讀沒回,我同事立刻去詢問了飯店接待人員,幾位員工分別都打電話找這位業務。
11:35,傳了幾封訊息都沒讀沒回,飯店員工也聯繫不上他。我開始感到不耐煩,怎麼會連一封訊息都沒有呢?
一路到了 11:50,中間沒有人聯繫得上他,我也打了好幾次電話,都無人接聽,1 小時後即將有下個會議的我,參訪也沒看到、飯也要趕著吃。
終於,這位業務回了訊息,表示剛剛有會議耽擱,現在可以進行參訪了。我表示不必,之後如果有合作機會,會由我同事與另一位業務窗口合作。
這位業務急急忙忙地找到我在的餐廳,道歉的第一句話是:「真的很抱歉遲了 20 分鐘不到,剛剛有個 XX(客戶)的會議延遲了,你也知道 XX(暗指客戶名聲很大很重要),所以真的很對不起。」
聽到這樣的道歉,我原本已經氣消的心情,又火大起來了,最後這位業務直接損失了與我們合作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但如果真的很不幸的搞砸了與客戶的第一次會面,該怎麼辦?
一、誠懇道歉,不找理由
道歉一定要打從內心、坦白不找藉口,並慎重表示下不為例。舉這位業務為例,他雖然道歉了,在言談中卻暗指「自己僅遲到 20 分鐘」以及「在接待更重要的客戶所以耽誤了」,這樣的道歉還不如不要道歉。
二、給出利益,轉移注意力
再來,在商言商。即使第一印象扣分,還可以靠其他讓利條件來吸引客戶的注意力,不管是帶禮盒、簽約折扣等,直接給出優惠條件表示補償,還是最有效的。
三、切記沒有二次機會
好不容易把客戶救回來後,一定得告訴自己:不得存有僥倖心理,也絕對沒有二次機會。因為即使對這位客戶有效,不見得另外一位客戶也會買單,千萬不可以因為一次的成功而對自己放水。
第一印象固然是建立信任的基礎,但不代表搞砸就毫無希望。此外,客戶不管大小,一定都要用同理、誠懇的心態去服務與對待,難保看起來不大的客戶,預算規模卻出乎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