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教練式領導
feature picture
xFrame

協助部屬找到自己的答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剛當上主管的時候,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協助部屬排難解紛。那時候部屬有任何問題都會來問我:這事情是怎麼回事?這事情該怎麼做?要怎麼解決?每當這時候,我就英明神武起來,覺得這是表現我能力的時候,我會使出渾身解數,全力解答,直接說答案,也直接說解方。我覺得自己無所不知,也很享受被倚賴的感覺。

可是在我當了 5 年主管之後,我開始覺得這種方式好像有些問題;其一是,部屬問的有些問題,我覺得他們應該能自己找到答案,不需要來問我。其二是,我不斷回答問題,這樣他們似乎永遠沒有進步。

延伸閱讀:員工質疑我的工作成果,為何我還主動要求跟他同組?高管的職場觀察學

基於這2個問題,我開始思索,我直接給答案是否正確?我是否可以有更好的對應方式?

我嘗試的第一步,是在聽完他們的問題之後,雙方進行溝通、討論,一起找解答。我會要求部屬提出他想像中的解決方案,再經過論證,確認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再提出其他方案,直到找到答案為止。

過程中,我們會反覆問幾個問題: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可能的解決方法有哪些?這個方法真的能解決問題嗎?如果不能,那還有其他方法嗎?

我們會逐步釐清問題根源,我的角色,從解答的人,變成溝通討論的參與者。雖然有時我還是會提出解方,但這已不是我個人的意見,而是我們「共同」的意見。

討論之後,就進入第二步:找我詢問、洽商問題,請預先準備好解決方案。我要求所有部屬,不只要帶著問題來,也要想好解決方案,我們好一起分析討論。

延伸閱讀:在職場上抱持成見,將大大扼殺你的合作機會!6 個建立正確心態的提醒

部屬有初步的想法,代表他已經有過仔細的分析、思考和辯證,對問題有深度的理解,也有嘗試找尋對策,來找我,不過是想獲得第二意見而已。

部屬自己問問題、找答案,學會分析思考,也會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會進步、會成長,我也逐漸擁有一個能力更強的團隊。

之後,我讀到薩提爾的教練領導學,我發覺,協助部屬自己找答案的溝通方法,和書上的理論暗合。薩提爾所說的教練模式,不是治標的解決問題,而是治本的改變思考模式、改變溝通模式、改變解決問題的模式。而這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透過開放式的提問,協助部屬找到答案。

面對部屬發問時,主管不要急著給答案,而是要透過提問,協助部屬找到答案。

繼續閱讀 團隊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