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Joshua Fernandez on Unsplash

AI 落地的省思:在收銀台、停車格導入自動化是為了方便,還是監控誰沒付錢?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上周到日本帶團參訪,介紹公司在日本近年研發的智慧停車管理雲端平台、AI 動態辨識無柵欄停車管理系統、AI 場內垃圾檢知及違規停車通報系統。其中,台灣多數停車管理設備及繳費方式,已採用車牌辨識及繳費系統,但在日本,許多停車場還在使用車阻及車格繳費;停車場內仍聘用警衛駐點管理,而不是導入無人化智慧停車管理;室內停車場還是用目視尋找車位,而不是紅綠燈在席系統尋找車位,出入口也沒有顯示剩餘車位數。團員心中不免疑惑,日本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好像比台灣落後,很少業者使用智慧停車管理,是這樣嗎?

延伸閱讀:一籃商品結帳不用 2 秒!為什麼 Uniqlo、迪卡儂的自助結帳機這麼好用?

無人監督的自助結帳系統,考驗社會彼此信任基礎

還記得 4 年前觀摩日本智慧零售的發展,當時,我們正發表 AI 辨識麵包的 POS 系統,而日本已經將其商業化。讓客人把麵包放入托盤,再將托盤置於機器上,接著交由AI辨識及結算,最後客人再把現金放入機器中自行結帳;這個時候,店員則在櫃台協助把麵包一一裝袋,等到客人結帳完畢,麵包也打包好,準備交給客人。

同樣的場景,如果在超市中,店員的工作變成刷條碼,客人則是要到旁邊指定的繳費機投入零錢,或者多元支付。台灣的團員不禁好奇詢問,如果有人不付錢,就這樣離開該怎麼辦?面對這個問題,日本官員的表情一臉狐疑,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好像在心中反問我們:這是個什麼問題呢?因為日本早已建立起以信任為基礎的社會,誰會買東西或停車不付錢?又有誰會亂停車呢?

台灣 AI 人工智慧的發展,相對有很好的技術優勢,4 年前,我們協助日本導入 AI 智慧停車管理系統,並符合日本要求無柵欄的停車管理系統,在日本即便不需要柵欄機,日本民眾還是會依規定繳費,因此,就算沒有車牌辨識,民眾還是會依據車格號碼支付費用。

而台灣的路外停車場 9 成以上都有柵欄機管控,並透過車牌辨識進出場。研發團隊花了很多「工人智慧」在防堵不繳費、抓違停、檢舉場內亂丟垃圾等問題。

拋下懷疑、從防堵違規中解放,回歸 AI 追求高效的初衷

台灣在自助結帳的功能中,結帳過程要讓機器檢查是不是所有商品都已經輸入,看一下客人有沒有少付錢。沒有付錢就用機器把消費者攔在裡面,確定付完錢才會打開。

然而,如果人類社會能夠建立在真正的信任基礎上,AI 停車管理系統將會有另一種發展方向。例如不再需要密集地進出監控,和針對逃票(不繳費)的抓捕行動;而是更加著重於提供便利與輔助服務,將重心從「監控」轉向「協助」,讓停車變得更加高效和人性化。

延伸閱讀:當顧客抱怨擾民,迪卡儂如何讓自助結帳更友善、甚至擴大投資?

如果能夠落實這樣的改變,AI 停車管理系統的角色則可能會是:

1.提供自動化服務

利用 AI 客服回答客人的問題,例如:「我的車停在哪裡?」、「我的停車費是多少?」車主只需簡單詢問系統,AI 就能迅速提供精準的訊息,減少尋車和查詢費用等繁瑣的操作。

2.減少監控

如果社會普遍以誠信為基礎,停車場將不再需要密集的監控來防止惡意的逃票行為,以及違規停車的狀況。

3.自助繳費系統

停車費可以通過信任基礎來處理,消費者可以使用自動結算,系統就不需要即時監控誰沒有繳費。

回想起來,當台灣人問日本人,「沒有車牌號碼怎麼抓逃票?」就好像外國人會問我們,「為什麼台灣人搭捷運都乖乖排隊?」或許這就是社會發展的差異。如果 AI 停車管理系統的發展,能建立在有信任基礎的社會中,讓研發可以更專注提升用戶體驗和加值服務,而非繁瑣的監控和檢查,才能確實把 AI 轉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輔助工具。這種未來場景的發展,不僅依賴技術的進步,更需要整個社會在信任上的大幅進化。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