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PChome提供

統一正式入股 PChome!解析3大商機關鍵字:強強聯手,為何可能不甩 momo?

商社男
2024-12-20
商社男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網路家庭(PChome)19 日舉辦臨時股東會,正式敲定統一入股三成股權,成為網家最大法人股東,並取得 2 席董事席位。

食品流通集團統一認購網路家庭(PChome)30% 股份,無疑是近期撼動電商業的消息。PChome 作為電商市場的佼佼者,擁有穩固的市占率和龐大的用戶基礎,統一先前也投資了電商平台雅虎 Yahoo,如今再度出手,顯然對布局線上市場有更深層的策略考量。短時間內電商產業風起雲湧,一連串的大動作,也讓外界對電商市場的發展充滿無限想像。

若只站在電商產業的角度分析,可能會忽略一些促成此案的關鍵因素。所以今天想換個角度來看 PChome,如果你是統一的電商負責人,為何會想推動這個認購案?

媒體上關於 PChome 與其他電商平台的比較不少,競爭對手的態勢固然是值得關注的因素。然而,在電商市場持續成長的背景下,統一著眼的可能不僅僅是競爭對手 momo 的動態。更重要的是,如何以集團資源和優勢為基礎,透過策略布局為消費者創造更大附加價值,提升整體服務體驗。

延伸閱讀:震撼|統一宣布入主 PChome 成最大股東!羅智先併雅虎後,又拓展電商戰力?

大舉入股 PChome!統一想什麼?強強聯手,可能往3面向開拓新市場

讓我們試著從商業模式的幾個面向,推測提升附加價值的幾個關鍵:

目標客群|衝刺「食品電商化率」,開拓網購食品的新藍海

日本一向以數據資料的完整性著稱,其食品製造業在常溫、冷藏與冷凍等領域,均維持相當高的水準,市場上更是不乏優質的食品企業。照理推斷,日本的「食品電商化比例」應該也處於領先地位。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讓我們先釐清什麼是食品電商化比例。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網路完成的食品交易額,占整體食品交易額的比例。若一家麵包店每月營業額 100 萬,其中 20 萬來自網路訂單,那麼「食品電商化率」就是 20%。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2023 年日本食品電商化比例僅為 4.29%,而同年的電子產品電商化比例為 42.88%,顯示出食品產業在電商轉型方面仍然處於較低水平。這意味著,雖然日本在食品製造業擁有相對高的整體水平,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仍有待提升。

儘管如此,消費者對食品電商化的期待依然存在。根據日本商業雜誌調查,20~30 歲消費者在 2021 年疫情間使用網路超市的比例為 21%,2023 年雖然疫情已經消去,但比例卻提升至 30%,跟疫情間比還增長近 10%。統一集團若能活用經營實體超市的經驗,轉化為線上購物的附加價值,將能更好地滿足目標客群需求並掌握未來機會。

價值主張|發揮超市自有商品「PB」潛力!借鏡日本亞馬遜、Life 超市

近期,日本亞馬遜在電商食品超市上的布局引起了關注。除了自身網路超市業務外,日本亞馬遜還積極與實體超市合作,邀請超市業者在亞馬遜上開「店中店」。

媒體揭露,與日本亞馬遜合作的日本大型超市 Life(ライフコーポレーション)電商部門在 2022 年營業額達到 142 億日幣,2023 年更逆勢成長 40%,達到 200 億。這顯示出,實體超市能透過日本亞馬遜強化在電商領域的定位。乍看之下,似乎是超市受益更多,但日本亞馬遜的真正意圖是強化在電商市場的價值主張,吸引尋求特殊產品的顧客,而背後的一大關鍵就是:超市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PB)產品。

自有品牌的重要性在於,網路上的產品往往「同質化」,對於某些品項,消費者並不特別依賴某一平台,只要價格更具競爭力,顧客就可能轉往其他平台。因此,如何找到具有獨特性的唯一產品,成為電商平台在價格和配送之外的重要價值主張。

日本亞馬遜便是看到了實體超市自有品牌產品的潛力,這些產品不僅具備通路限定的特點,價格也通常低於大品牌,同時在超市品牌的背書下,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相對高。

反觀台灣,統一集團所掌握的自有品牌產品經驗,應該可提供類似的解決方案。此外,如果集團本身具備製造背景,透過不同通路開發製造不同規格的非自有品牌產品,不僅能避免干擾自有品牌的既有定位,還能製作出更多元的產品,滿足不同背景的消費者需求。這樣的附加價值可說是三贏局面,不僅有利於消費者,也能促進平台和實體超市間的良性互動。

延伸閱讀:統一才併購雅虎,為何又入股 PChome?財經專家、電商大佬這樣看

關鍵夥伴|把「最後一哩路」做起來!全台 7000 的領貨據點

要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便利,實體與電商的數位融合是最後一哩路。想提升配送的附加價值,能透過建立大型物流中心,直接將產品配送到每個家庭。只要具備足夠財力和專業人才,就有機會建設自己的大型物流系統。

以統一來說,全台擁有超過 7,000 間門市,如果把門市變成 7,000 個 24 小時營業的領貨據點,還能解決消費者在家無人代收的煩惱,以及送貨員因為無人在家的二次配送問題。

然而,即使擁有財力和專業人才,要在短時間內建立 7,000 個配送點,在目前的市場還是困難的。因此,若能找到具備實體優勢的合作夥伴,將成為解決消費者不便利的另一個關鍵能力。

這種虛實融合的模式正在持續演化。像在日本,網路下單購買的部分處方簽藥品已經能在便利商店領取,減少了消費者前往藥局的舟車勞頓和排隊時間;對於偏鄉的年長民眾來說,這樣的便利性更尤為重要。

基於上述 3 個面向推測,統一入股 PChome 後,或許並不會在意電商龍頭 momo 的動態,而更可能關注如何活用既有的生鮮超市經驗、自有品牌的製造能量,來強化實體店鋪的數位轉型,打造不同層次的新生活圈,開拓屬於自己的新市場。

(本文由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授權刊登、編輯)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