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超市購物時,你喜歡使用自助結帳,還是店員結帳服務呢?
前一陣子,我到超市購物時,喜歡自己用自助結帳機刷條碼付款,因為當時使用這些機台的顧客比較少,我可以避開大排長龍的店員結帳區,快速完成購物。
然而,隨著自助結帳的普及,愈來愈多顧客開始使用這些設備,使得人工結帳的隊伍變短,等候結帳的時間也隨之減少。不過,卻也因此出現了一些新的挑戰,例如,有些顧客對自助結帳機的操作不太熟悉,導致在自助結帳區排隊的人數增加,甚至超過了人工結帳區的排隊人數。
從傳統貼標到 AI 智慧貨架,有效提升顧客服務效率
在零售超市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提升顧客購物效率,採用了多種技術與管理方法。例如,最初是為每件商品貼上價格標籤,方便顧客選擇和店員結帳;隨後,貨架標準化與貨架標籤系統的引入,使商品按類別和品牌整齊擺放,不僅方便顧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還免去每件商品都需單獨貼標的時間。
接著,超市使用 POS 系統(point of sale system,銷售時點情報系統),整合商品掃描、結帳、支付及發票開立等功能,有效提升結帳速度,和顧客服務效率。
而近年來,超市進一步引入自助結帳機,讓顧客能夠自行掃描商品並完成支付,有效縮短排隊等待的時間,特別是在高峰期。此外,一些超市開發了購物 App,顧客可以透過 App 掃描商品條碼、自行管理購物車、支付並且完成結帳,也增強了消費的便利性。
最後,AI 技術也被應用在智慧貨架上,當顧客拿取商品後,系統自動辨識並計算金額,透過綁定的信用卡自動完成支付,經歷了全程無縫購物的消費體驗。這些智慧化的創新科技,使得零售超市的營運更有效率,也讓顧客享受到更快速、更便捷的購物歷程。
自助流程繁瑣缺乏協助,新手顧客頻頻卡關
在智慧零售的科技發展下,如自助結帳機、購物 App 和 AI 智慧貨架的廣泛應用,超市大大提升了結帳速度和購物便利性。然而,這些技術的普及,也使得顧客和員工之間的互動減少,對於不熟悉數位工具的消費者來說,也可能會因為不知道如何操作而感到困擾。
例如,自助結帳機的操作繁瑣,要刷會員條碼、掃描商品放至秤重區比對、選擇發票取得方式及付款方式,種種步驟容易導致操作錯誤或延誤。此外,AI 智慧貨架的無人化設計,雖然提升了效率,卻缺乏人工協助所能提供的即時幫助。
因此,如何在智慧技術應用中保持人性化,成為零售超市新的挑戰與課題,例如,超市可以安排配戴「智慧服務幫幫我」臂章的員工,執行區域巡邏,或透過後台的中控服務系統,接獲顧客的詢問,減少消費者購物的挫折感。此外,購物 App 可增加簡單的操作教學和即時支援功能,讓顧客在遇到問題時能迅速得到幫助,減少顧客在技術使用上的困難。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與成熟,零售業者不該只是追求自動化和高效率,更應深刻思考,如何營造一個兼具溫度與人性化的購物體驗。科技無法完全取代人際間的真實互動,而這樣的互動,也是建立品牌忠誠度和情感聯繫的關鍵。尤其是在消費者愈來愈重視服務品質的今天,我們透過智慧科技節省成本、提供便捷服務、縮短工時的同時,更應讓顧客感受到被重視和被理解。
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設計出「以人為本」的服務流程,並隨時保持對顧客需求和偏好的敏銳洞察,確保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達到兩者的最佳平衡。
如此一來,才能讓科技與人性化體驗相互輔助,不僅提升顧客的整體購物滿意度,還能有效改善服務流程的效率與準確性,最終為品牌建立長久的競爭優勢以及市場定位。